荀子為什麼批評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寫這篇文章,是因為在我前面寫的莊子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中,一名讀者只留下一個評語:蒙。這個評語也許是針對我,也許是針對莊子。我倒願意是針對我,這樣的話心裡還舒服些。因為到了我這個年齡,雖然不再把一個人當作「神」一般去看待,但莊子在我心中的分量依然很重。這麼說,不是說莊子就沒有缺點,用毛澤東老人家的話來說,就是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不犯錯誤,一種是還未出生的人,一種是已經死去的人。莊子雖然已經死去了,但他的文章是在或者時候寫的,因此就一定會有錯誤和不足。比如他思想的邏輯性是存在問題的,比如他對「天性」與「人性」的認識。

荀子在《解蔽》中有一段話:「墨子蔽於用而不知文,宋子蔽於欲而不知得,慎子蔽於法而不知賢,申子蔽於勢而不知智,惠子蔽於辭而不知實,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

在這段話中,荀子共批評了六個人:墨子、宋子、慎子、申子、惠子,最後是莊子。他批評莊子「蔽於天而不知人」,就是說莊子由於對「道(天)」了解的太深入了,因此思想上受到了了遮蔽,致使對「人性」的認識產生了偏失。這正是莊子思想的不足之處。下面,我就從荀子思想的角度來說明一下荀子為什麼會這麼認為。

荀子指出莊子的錯誤之後,接著說道:

故由用謂之道,盡利矣;由俗謂之道,盡嗛矣;由法謂之道,盡數矣;由勢謂之道,盡便矣;由辭謂之道,盡論矣;由天謂之道,盡因矣。此數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體常而盡變,一隅不足以舉之。

這裡,荀子論述了莊子和其他五子的錯誤在於「一隅不足以舉之」,也就是用部分代替了整體,用表象代替了本質,這個說法可謂的見。為什麼呢?

在莊子思想中,「道」具有「全」的特點,這全體現在與具體事物「同一」的特點,具體事物存則道存,具體事物消失則道消失。莊子認為每個人都「盡天性」就是符合了道。從這一角度看,道是不會同「人」相背離的。而荀子批評莊子的,正是他只看到了事物的部分,而沒有看到事物的整體,致使得出了錯誤的認識。這種批評對不對呢?

荀子這麼說自然也有荀子的道理。「不知人」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莊子不了解「人性」是怎麼回事。荀子說莊子只顧著理解天(道)去了,對天了解的很深刻,而對「人性」卻了解的很少。要理解荀子的這句話,我們就必須了解一下荀子對於「人性」的認識是怎樣的。

下面是荀子對於「人性」比較有名的一段論述: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順是,故爭奪生而辭讓亡焉;生而有疾惡焉,順是,故殘賊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聲色焉,順是,故淫亂生而禮義文理亡焉。然則從人之性,順人之情,必出於犯分亂理,而歸於暴。故必將有師法之化,禮義之道,然後出於辭讓,合於文理,而歸於治。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荀子在這一段文中,提出了他著名的「性惡論」觀點。他的這種觀點與孟子的「行善論」針鋒相對,好像水火不容。但是如果他和孟子能夠面對面探討問題,我想他們兩個人一定可以握手言和。所以清代的呂思勉評論道荀子的性惡論時說:「其實荀子之言性惡,與孟子之言性善,初不相背也。」但是,這個觀點到了現在,又有人提出了不同的認識。英國行為生態學家道金斯(Dawkins, Richard)寫過一本書《自私的基因》,在書中他從生物學和遺傳學等角度論述了人性「自私」的基因特徵,他的論述邏輯很像荀子這一段對「行惡論」的論述,也像荀子一樣,認為人性自私並不會使人類的前途悲觀,他在《自私的基因》中使用了一個有趣的概念「覓母」,用來表達外界環境對人性自私的修正。

當然,細心的讀者會發現荀子與道金斯的論述其實存在著差異,一個是「性惡」,一個是「自私」。但是,只要我們仔細思考「惡」與「自私」的關係,就會發現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為了說清這個問題,我舉一個例子:

每個人都會肚子餓,當我們肚子餓,我們用食物來填報自己的肚子,沒有人會認為這種行為是自私的。但是,如果我們面對著另一個也是一樣飢餓的人,卻只顧填飽自己的肚子,讓對面那個人繼續飢餓,這時候就會被別人評價為自私。

從這個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到,「自私」的評價是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中得出來的。我們對「惡」的評價也具有這樣的特徵。當我們評價一個人「惡」時,往往就是因為這個人對其他人造成了傷害或侵害。這是一個相同的邏輯。

我們再回頭看看荀子批評莊子的「不知人」,這不知人,就是因為莊子只是看到了人性中的「善」,因此提出「盡性」符合道的觀點。他要告訴莊子的是:你呀,周,你只看到了人性中的善,卻沒有看到人性中的惡,這是多麼愚蠢啊。

莊子怎麼回答的?

莊子說:「夫知有所待而後當,其所待者特未定也。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所謂人之非天乎?」

莊子說,人對事物的認識,一定要憑藉具體的事物才能夠表達出來,也只有這樣才能夠得出對錯的判斷。但是,所憑藉的對象是變化的,因此人的認識也是不斷變化的。所以啊,旬卿,你怎麼能夠知道我所說「天」就不是「人性」呢?

不得不說,莊子有些狡猾。他在這裡模糊了概念之間的區別,故意採用了張冠李戴的方法,混淆了「道」和「人」概念之間的界限,用兩個概念的外延代替了內涵,在邏輯上是不成立的。這麼去評價莊子,自然有合理的地方。

但是,如果因此就把莊子的思想完全否定,也是不合適的。莊子曾經在《逍遙遊》中寫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為什麼不知?因為自己的生活條件和生活環境決定的。人們的認識來自經驗,而經驗來自自身的閱歷和生活環境。因此,對著生長在北極且沒有離開過北極的愛斯基摩人大講赤道附近的熱帶海灘景象是沒有意義的,除非你給他看圖片或者視頻。

這種情況,就是「盲人摸象」。我們對事物的判斷,依賴於經驗判斷。盲人之所以對「象」得出了違背事實的判斷,是因為經驗使然。從另一個角度講,每個獨立的盲人,如果沒有來自外界的信息告訴他「象」是怎麼回事,那麼他會一直把錯誤的認識帶到墳墓里去。從這個角度看,盲人一直會認為自己的認識就是真理。

還有一種情況,當別人告訴這個盲人真相時,盲人就會懷疑:你憑什麼說你說的就是正確的而我認為的就是錯誤的?

是啊,憑什麼呢?

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道是可以談論的,但又是不可以談論的。因為談論者雙方必須建立在相同的思想基礎上,這樣才能實現溝通和理解。如果不是建立在相同的思想基礎上呢?莊子在《逍遙遊》中寫道: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我對這幾句話進行了「非典型」解讀:天藍藍,這是它本來的顏色嗎?是因為我們站得低看不到它的邊界才得出這樣的認識吧?如果我們站到了它的邊際往下看,也應該是這樣的吧。那麼,我們對事物的認識,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