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步堅筋五加皮,祛風出濕又活絡

后3-4年於夏、秋兩季採收,挖取根部,除掉鬚根,刮皮,抽去木心,晒乾或炕干。

炮製方法

揀凈雜質,用水洗凈,稍潤后切片,乾燥。炒制:取原藥材,用微火炒至變色。酒制:將五加皮片與黃酒拌勻,悶潤至酒盡時,取出,晾乾,每五加皮500g,用黃酒60g,亦可用酒洗。《本草述鉤元》:五加皮,剝去骨,陰乾酒洗,或用薑汁制。

生藥材鑒定

⑴細柱五加

根皮呈不規則又鄭或單鄭筒狀,有的呈塊片狀,長4-15cm,直徑0.5-1.5cm,厚1-4mm。外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不規則裂紋或縱皺紋及橫長皮孔;內表面共同白色或灰黃色,有細縱紋。體輕,質脆,斷面不整齊,灰白色或灰黃色。氣微香,味微辣而苦。

以皮厚、氣香、斷麵灰白色為佳。

⑵無梗五加

根皮圓柱形或切成不規則塊片。皮厚0.5-1mm。外表面灰褐色棕褐以,有縱向皺紋,皮孔色略淺,橫向明顯隆起。莖皮暗灰色或灰黑色;嫩莖上有刺,呈扁錐形,多數剝落,皮孔點狀或徑向橢圓形。氣微香,味淡。

顯微鑒別

(1)細柱五加根皮橫切面:木栓層7-14列。皮層細胞2-4列,散有樹脂道。韌皮部射線寬1-8列細胞,韌皮部的樹脂道,排列成3-5(-8)環層,樹脂道呈橢圓形或條橢圓形,長徑60-225(-420)μm,直徑14-24μm,周圍分泌細胞4-5個,扁長方形,內含淡黃色分泌物,靠內側的樹脂道多為類圓形,直徑14-20μm。皮層和韌皮部薄壁細胞含草酸鈣簇晶上徑12-60μm,稜角粗大,少數銳尖,射線細胞中簇晶較小,常數個或十數個徑向排列成行。薄壁細胞含澱粉粒,單粒橢圓形或類球形,直徑8-14μm。較老根皮中有韌皮纖維,長240-600μm,胞腔窄,孔漢明顯。

(2)無梗五加根皮橫切面:木栓層12-20列。皮層3-4列。韌皮射線寬1-3列細胞,波狀彎曲,細胞壁具網狀紋理,韌皮部樹脂道較多,橢圓形或類圓形,長徑40-116μm,直徑32-50μm周圍分泌細胞4-8個。薄壁細胞中簇晶直徑8-20(-40)μm韌皮部偶見單個或2-7個成束的纖維散在。纖維長220-600μm,直徑20-50μm,孔溝明顯。

莖皮橫切面:木栓層厚20-25列,有的木栓細胞壁增厚顯層紋。厚角細胞5-6列。韌皮部有纖維束,斷續散在於射線間,纖維長600-1500(-2000)μm,樹脂道較少,多分佈於纖維束外側,薄壁細胞中簇晶較根皮少。

藥性論述

性味歸經

辛、苦,溫。歸肝、腎經。

功效主治

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用於風寒濕痹;腰膝疼痛;筋骨痿軟;小兒行遲;體虛贏弱;跌打損傷;骨折;水腫;腳氣;陰下濕癢。

各家論述

⑴《本經》:主心腹疝氣,腹痛,益氣療蹩,小兒不能行,疽瘡陰蝕。

⑵《本草經疏》:五加皮,觀《本經》所主諸證,皆因風寒濕邪傷於(足少陰、厥陰)二經之故,而濕氣尤為最也。《經》雲,傷於濕者,下先受之。又雲,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肝腎居下而主筋骨,故風寒濕之邪,多自二經先受,此葯辛能散風,溫能除寒,苦能燥濕,二髒得其氣而諸證悉瘳矣。又濕氣浸淫,則五臟筋脈緩縱;濕氣留中,則虛贏氣乏。濕邪既去,則中焦治而筋骨自堅,氣日益而中自補也。其主益精強志者,腎藏精與志也。

⑶《別錄》:療男子陰痿,囊下濕,小便餘瀝,女人陰癢及腰脊痛,兩腳疼痹風弱,五緩虛贏,補中益精,堅筋骨,強志意。

⑷《藥性論》:能破逐惡風血,四肢不遂,賊風傷人,軟腳,暨腰,主多年瘀血在皮肌,治痹濕內不足,主虛贏,小兒三歲不能行。

⑸《日華子本草》:明目,下氣,治中風骨節攣急,補五勞七傷。

⑹《綱目》:治風濕痿痹,壯筋骨。

⑺《本草再新》:化痰除濕,養腎益精,去風消水,理腳氣腰痛,治瘡疥諸毒。

⑻《陝西中草藥》:活血消腫,治風濕關節痛,陰囊濕疹,跌打損傷,水腫,小便不利。

⑼《雲南中草藥》:治跌打損傷,骨折,瘡毒,瘧疾。

⑽《藥性類明》:兩腳疼痹,風濕也。五加皮苦泄辛散,能治風濕。《藥性論》言其破逐惡風血。破逐惡風血,即治痹之義也。丹溪治風濕腳痛加減法雲,痛甚加五加皮。可見其逐惡血之功大也。

⑾《本草求真》:五加皮,腳氣之病,因於風寒濕三氣而成,風勝則筋骨為之拘攣。濕勝則筋脈為之緩縱,男子陰痿囊濕,女子陰癢蟲生,小兒腳軟。寒勝則血脈為之凝滯,筋骨為之疼痛,而腳因爾莫行。服此辛苦而溫,辛則氣順而化痰,苦則堅骨而益精,溫則祛風而勝濕,凡肌膚之瘀血,筋骨之風邪,靡不因此而治。蓋濕去則骨壯,風去則筋強,而腳安有不理者乎。但此雖屬理腳之劑,仍不免有疏泄之虞,須於此內參以滋補之葯,則用之歷久而不變矣。

⑿《本草思辨錄》:五加皮,宜下焦風濕之緩證。若風濕搏於肌表,則非其所司。古方多浸酒釀酒,及酒調末服之,以行葯勢。心疝少腹有形為寒,肺熱生痿躄為熱,《本經》並主之。五加皮辛苦而溫,惟善化濕耳。化其陰淫之濕,即驅其陽淫之風。風去則熱已,濕去則寒除。即《別錄》之療囊濕、陰癢、小便餘瀝、腰腳痛痹、風弱、五緩,皆可以是揆之。

藥用配伍

用於風濕痹痛、筋骨拘攣、腰膝酸痛等症,對肝腎不足有風濕者最為適用,可單用浸酒服,也可與羌活、秦艽、威靈仙等配伍應用。治肝腎不足所致腰膝酸疼、下肢痿弱以及小兒行遲等症,在臨床應用上常與牛膝、木瓜、續斷等葯同用。治水腫、小便不利,常配合茯苓皮、大腹皮、生薑皮、地骨等葯同用。

喜歡養生加微信XTW119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