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

聯合國下屬機構:遊戲成癮是精神疾病!你符合這些標準嗎?

現在,智能手機已經成了人體的一個器官,除了工作、社交、閱讀、視頻之外,玩遊戲是很多人使用手機時間最長的功能。但是,愛玩遊戲的你,是否時常會出現這種情況:

每次心想,再來一把就睡覺;一把結束后,又想,再來一把就睡覺;結果,一把接著一把玩到深夜;

或者,中午時候,匆匆吃完午飯,就迫不及待地來兩把《王者榮耀》或「吃雞遊戲」……

你是否發覺,自己玩遊戲的時間越來越多,而且無法自拔?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如果你符合這些情況,不幸,你可能真的遊戲成癮了。更可怕的是,明年,遊戲成癮將被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WHO)列為「精神疾病」的一種了!

世衛組織將遊戲成癮列為精神疾病

12月20日,《新科學家》報道稱,WHO精神衛生和物質濫用部門的Vladimir Poznyak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關於遊戲障礙(Gaming disorder,即遊戲成癮)是否被列入精神疾病,WHO已經做了十幾年研究和考量,如今,WHO認為遊戲成癮已經符合了相關標準。

▲圖片來源:《新科學家》報道

目前使用的WHO《國際疾病分類》(ICD)是1990年版本。2018年,WHO將會發布最新版的《國際疾病分類》。早在今年11月中旬,遊戲障礙就已經被列入《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修改草案中的「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但是,寫入草案並不代表確定無疑。不過日前,《新科學家》周刊從WHO方面獲悉,遊戲障礙將被正式列入精神疾病。

根據《國際疾病分類》草案中的描述,「遊戲障礙」的特點是,持續或過於頻繁地玩網路遊戲或電視遊戲,它表現為:

在起止時間、頻率、強度、時長和情境等方面,被遊戲所控制;

將遊戲的優先性置於其他重要事項和日常活動之上;

在遊戲已產生負面影響之後,這種行為仍然持續或升級。

▲圖片來源:WHO《國際疾病分類》草案

WHO在草案中表示,這種行為可能是持續性的,也可能是間斷性的,它會對個人、家庭、社會、教育、職業等產生嚴重影響。要判斷遊戲成癮,通常需要至少12個月的診斷,但如果成癮特徵非常明顯,診斷時間可能縮短。

遊戲上癮是精神疾病?爭議不斷

雖然遊戲成癮已經被納入WHO的疾病分類草案,並得到了相關人士的肯定,但是圍繞遊戲成癮是否屬於精神疾病的爭論一直不斷。

▲圖片來源:攝圖網

早在2007年,智能手機遊戲尚未普及時,醫學界以及有人主張將視頻遊戲列為和酒精上癮一樣的精神障礙了。但是當時,這一主張遭到了美國成癮醫學協會專家的反對。

目前,國際精神醫學領域通用的診斷體系主要由WHO的《國際疾病分類》和《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構成。

2013年,美國精神病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發布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中,引入了「互聯網遊戲障礙」(Internet gaming disorder)這一概念。因為,當時亞洲一些國家和研究中心對年輕男性的研究發現,當人全神貫注於互聯網遊戲時,他們大腦的活動與毒品成癮者相似,在極端的情況下,可能表現為上癮行為。

▲圖片來源:2013年美國精神病學學會報告

但當時,美國精神病學學會將「互聯網遊戲障礙」歸類為「尚待進一步研究」。

美國精神病學學會列出了9種癥狀,滿足其中5項,才能診斷為「互聯網遊戲障礙」:

完全專註遊戲;

停止遊戲時,出現難受、焦慮、易怒等癥狀;

遊戲時間逐漸增多;

無法減少遊戲時間,無法戒掉遊戲;

放棄其他活動,對之前的其他愛好失去興趣;

即使了解遊戲對自己造成的影響,仍然繼續遊戲;

向家人或他人隱瞞自己的遊戲時間;

通過遊戲緩解負面情緒,如罪惡感、絕望感等;

因為遊戲而喪失或可能喪失工作和社交。

今年3月,《美國精神病學雜誌》上發表的一份最新研究對美國、英國、加拿大和德國的成年人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符合美國精神病學學會提出的「互聯網遊戲障礙」癥狀的遊戲玩家少之又少,只有0.3%到1%的人滿足「互聯網遊戲障礙」標準,65%的遊戲玩家並沒有上述任何癥狀。相比之下,賭博上癮比遊戲成癮的比例高得多,而且,即便符合「互聯網遊戲障礙」癥狀的玩家,他們的精神健康、生理健康和社會活動與其他人並沒有顯著差異。

2008年,中國將遊戲成癮納入精神疾病範疇

事實上,美國精神病學學會的「互聯網遊戲障礙」標準來源於中國。

2008年11月,由北京軍區總醫院制訂的我國首個《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通過專家論證,玩遊戲成癮被正式納入「精神疾病」診斷範疇。這一標準為今後臨床醫學在網路成癮的預防、診斷、治療及進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據。我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出台網路成癮診斷標準的國家。

2013年,《網路成癮臨床診斷標準》正式被收入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這標誌著中國人制定的標準首次在世界精神疾病診斷領域被國際認可,填補了網路非物質成癮領域的空白。

據《人民日報》2013年報道,從2003年開始,在北京軍區總醫院醫學成癮科當大夫的陶然發現,陸續有家長因孩子沉溺網路而來求診。這是不是病?能不能治?當時有醫生們還拿不準。經過學習摸索,2005年,陶然團隊收治了200多個沉迷網路的孩子。通過臨床實踐,他們慢慢發覺這是一種病。

2013年,中國青少年網路協會第三次網癮調查研究報告顯示,我國城市青少年網民中,網癮青少年超過2400萬人,還有1800多萬青少年有網癮傾向。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