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仕愛尤物

明末清初一個名叫衛泳的文人,在《悅容編》一書中寫到:「丈夫不遇知己,滿腔真情,欲付之名節事功而無所用,不得不鍾情於尤物,以寄其牢騷滿懣之懷。」這幾乎是中國最早論述美人的專著。它在「丈夫」與「尤物」,也就是名士與美人之間,找到了某種天然的對應性。

早在戰國時期楚國的《離騷》中,屈原就以香草美人自喻,將陰陽雙方之間的精神呼應關係提升到審美的高度,明代名士與名妓之間的眉來眼去,則是對其的現實印證。

屈原在《離騷》中曰「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其中的美人指楚懷王,意思是擔心楚王不能勇於進取而誤了楚國的前途。言語之中,寄予了他的人生理想、政治理想。

那時的文人,只有得到帝或王的賞識,才可大展拳腳,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無奈聖意難測,眾多學士在政治鬥爭中失利時,也不敢直白表明自己對聖上的不滿。受本身政治使命、以及傳統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們只能將自己的哀怨愁悶寄予美人,借其抒發自己對賢君明臣的渴慕,同時也表達在政治失意時有口難言的無力抗爭。

《戰國策》中曾曰「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使得士和女兩者有某種人生態度上的相似之處。蘇軾在暢遊赤壁后寫下《赤壁賦》,其中吟誦「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懷,望美人兮天一方」。詩中充分道出蘇軾適逢夾縫中生存的孤獨,同時又要保持文人氣節不低頭,只能藉助詩詞表達對賢君的期盼,以及對報國機遇的渴慕,這是典型的以對美人的思念,折射自己理想追求的失落和惆悵。

當然,文人們也並非只在懷才不遇時,借美女抒發理想追求的失落。美人本身表現出的美是讓人嚮往的,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封建社會弱勢地位的女性極具陰柔之美,這樣的美是所有男性的嚮往,兼具了世俗女性的真實性和作為意像符號的虛擬性。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美人"與文人學士的追求具有相似性,使得文人經常拿美人來表現一種人生態度。

Tips:常出現在文人畫卷中的美人題材

(註:人物眾多,篇幅較長)

瑤姬:西王母第22個女兒,和大禹相戀。大禹治水,到巫山過不去。瑤姬說,要打通山須用火燒,於是工人就在巫山兩頭放起了火,瑤姬也和眾侍女一起幫忙。經過七七四十九天,岩石漸漸軟化,工人終於打通了巫山,但瑤姬已為此耗盡神力,回不到天上。等大禹治水成功返回巫山尋找瑤姬,她們卻因久候變成巫山12峰了。

妹喜:夏桀征戰有施國時,有施人進貢了名叫妹喜的女子。妹喜活潑,爽朗的野性美,夏桀發覺後宮佳麗雖無數卻沒有一個比得上,遂立她為妃。

夏桀一向沉溺女色,得到妹喜后,更命人建造酒池肉林,兩人泛舟酒池中,擊鼓狂歡,不問朝政;即使上朝,也要妹喜坐在膝上。聽說妹喜愛聽錦帛撕裂的聲音,為了討她的歡心,夏桀下令把宮中民間的布匹全部收攏,就為了要一條一條的撕給她聽,這不但造成天怒人怨,也種下了夏桀滅亡的種子。

褒姒: 古人言: 「 一小傾人城, 再笑傾人國.」 這位傾城傾國的女子, 無疑便是褒姒了.褒姒是周幽王的寵妃, 天生不愛笑, 幽王為博取佳人笑,不惜出資千金. 有人提出「烽火戲諸侯」的主意, 幽王覺得新鮮便招人點燃烽火;當時各方諸侯皆以為幽王有危險,馬上派遣大軍趕往卻發現被戲弄了,之後狼狽退離. 褒姒看到這景象果然笑了。

後來外族攻陷, 幽王命人燃上烽火信號. 但諸侯們不願再被戲弄, 決定不發一兵一卒. 最後城傾了, 國也傾了。

西施: 春秋戰國時代, 越國向吳國稱臣.越王勾踐想以「美人計」復國,便四處尋找。當時浙江有位女子,人們都叫她「西施」,她常和同伴到江邊浣紗,長得如出水芙蓉,連水裡的魚兒見了都大為驚艷而沉入水中。差使一找到西施,便遊說說她為國忍辱負重。

西施獻給吳王后,吳王驚為天人,為了看她足穿木屐,腰系銅鈴跳舞,特地修建跳舞場所;而她捧心蹙眉的模樣,更令吳王憐惜不已,從此吳王無心朝政,讓勾踐有足夠的時間養精蓄銳東山再起。

呂后: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在劉邦還只是一介平民時,呂雉的父親看他氣宇軒昂,將來一定大有作為所以將女兒許配給他。劉邦稱帝后,呂后協助他殺害異姓王鞏固政權,所以有不少人給呂后的評價是:「權力慾望很高的女人」。但不容否認在她的謀略下劉邦才得以消弭分裂,達到統一的局面。

劉邦過世後由呂后掌政,在她統治的16年中,不論是在政治經濟法治等方面,均為後世打下很好的基礎,她是中國第一位女性統治者。

陳嬌:是漢武帝劉徹的第一任皇后, 從小他們就玩在一起. 有一次,小劉徹被阿嬌的母親抱在懷裡問: 「 長大以後娶阿嬌好嗎?」 小劉徹說: 「 好! 我娶她, 一定蓋一棟黃金宮殿給她住.」金屋藏嬌也。

後來劉徹成為皇帝, 果然信守小時諾言讓阿嬌當了皇后. 可是阿嬌因為脾氣驕縱且在宮裡做了蠱惑害人的事情, 最後被漢武帝廢去,打入了清冷的長門宮.孤獨的阿嬌, 常常懷念以前和武帝恩愛的歲月, 遂請司馬相如寫了一篇「長門賦」, 傾訴一己哀怨。

衛子夫:原是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家的歌妓。有一次,武帝拜訪平陽公主,在觥籌交錯之際,看上了翩翩起舞的子夫。

被帶回宮中的子夫,為武帝生了一個兒子(後來被立為太子)。雖然武帝一直很疼愛子夫,但自古後宮多是非,她們常為了爭寵而無所不用其極。在子夫被立為皇后的第38年,有些人想利用巫盅製造事端,置武帝於死地。當時的武帝年老多疑,他認為這是太子想早日登基所想出的計策,故出兵討伐。最後太子自縊,而子夫也因此含冤自盡……

劉細君:西漢時代,西域的烏孫國是一支強悍的民族,擁有八千多精銳騎兵。漢武帝為了削弱他們的威脅,指定江都王劉建的女兒劉細君遠嫁烏孫王。細君是歷史記載上第一位「和親公主」。

當時烏孫王已經很老了,在彼此語言不通風俗習慣也不同的情況下,生活的孤單可想而知。後來烏孫王過世,依照當地的風俗細君又嫁給了他的孫子。「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為黃鵠兮歸故鄉。」細君非常思念遠方的家園,只是一直到五年後她去世未曾回故里。

劉解憂:遠嫁西域和親的細君逝世后,漢武帝又選派了楚王劉戊的孫女解憂,以公主的身份嫁給新的烏孫王。

解憂和細君的性格不同,她對政治有濃厚的興趣,也知道此番和親的重任。

為了融入烏孫國,她努力學烏孫的語言;為了適應草原生活,她學騎馬。她在烏孫多國50多個寒暑,嫁給三任烏孫王。運用自己的影響力,讓漢朝和烏孫的關係更密切友好。她以一介女子薄弱的肩膀,挑起國家重擔,一直到年屆70,滿頭白髮,才有橫渡千里回到長安。

王昭君:漢元帝時,昭君被選進宮。當時進宮的女人都要讓畫匠畫張像,以讓皇上點選。許多宮女會送禮物給畫匠,希望把自己畫美一點,但昭君並沒有,所以一直沒有機會受到皇帝的青睞。後來,匈奴王來中土請求和親,後宮佳麗都怕被選中嫁去荒遠的地方,只有昭君自願和親。

成婚的日子到了。昭君出塞時因想到經此一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不禁悲從中來,彈奏了「出塞曲」抒發情愁。據說天上的燕子聽到這首哀傷的曲調,竟然忘記飛翔,紛紛掉落下來。

趙飛燕:「古今來不少美人,問他瘦燕環肥,幾個紅顏成薄倖?」詞句中的「瘦燕」,指的就是趙飛燕。

飛燕原名宜主,因身形窈窕,每每款擺腰肢,迎風起舞,就象一隻欲飛的燕子,時人便以飛燕相稱。有一次,她在高台上跳舞,忽然一陣狂風吹來,漢成帝怕她被風吹走,叫樂師拉住她;無意間。那薄如蟬翼的裙擺被扯下一片。從此宮中流行起缺了一角的「留仙裙」。

成帝非常寵愛飛燕,甚至廢掉許皇后,該封飛燕為後。只是飛燕最後以自殺結束生命,下場凄涼。

趙合德:漢成帝皇後趙飛燕之妹。原是陽阿公主家舞姬,由趙飛燕引見給,深得皇帝寵愛。與趙飛燕聯手,成功迫使班婕妤退出爭奪皇帝寵愛的鬥爭,被封為昭儀。姐妹聯手使皇帝廢掉許皇后,使趙飛燕登上皇后寶座。後因與趙飛燕爭寵,與其發生嫌隙。但兩人為了將皇帝掌握,仍然在眾多後宮及政治鬥爭中聯合。趙合德生得體態豐腴,較趙飛燕更得皇帝寵愛,留下溫柔鄉和禍水的典故。

貂蟬:雖然史書上沒有明確記載過貂蟬,但許多文學作品,都把她列為中國古代四大美人之一。據說,早在貂蟬出生的前三年,忻州市村裡的桃花,杏花都不敢開,因為此處將誕生一位有「羞花之貌」的女子。

貂蟬15歲被選入宮中,后被王允收為義女。王允利用她的美貌,使計讓呂布殺了奸臣董卓后嫁於呂布為妾。當時民間有諺:「忻州沒好女,定襄沒好男。」意思是說,因為貂蟬和呂布,從此忻州再也生不出美麗佳人,而定襄也生不出英雄少年。

大喬小喬:歷史上所稱的「江東二喬」,指的是三國時代的大喬,小喬兩姐妹。其父為橋國老,她們本姓橋。

二喬都出落得美麗動人,絕代佳麗。這對姐妹花分別嫁給了兩位英雄人物,姐姐嫁的是雄略過人威震江東的孫策;妹妹嫁的是文武雙全風流倜儻的周瑜。奈何自古紅顏多薄命,孫策和周瑜去世時正當壯年,兩個姐妹,「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從此過著寂寞的日子。

甄宓:三國時代,曹植描述洛神的美:「彷彿兮若輕雲之蔽月。」意思是說,好像雲朵飄過來,把月亮遮蔽起來,令之黯淡無光。而曹植所說的洛神,就是讓曹操父子都迷戀的甄宓。

在歷史上,甄宓一生顛沛流離,為愛而生亦為愛而亡,是典型的悲劇性人物。起初她是袁紹的媳婦,後來曹操擊潰袁紹,看見清麗脫俗的甄宓不免動情;然同曹操而行的二子----曹丕和曹植,亦為之心動。後來甄宓嫁給曹丕,但和曹植之間雋永凄美的愛情,更讓後世吟哦。

樂昌公主:陳後主的妹妹,長得端莊秀美。她不戀棧侯門,反而自己作主,嫁給了江南才子徐德言。婚後互信互愛成了當時人人羨慕的佳偶。

當時隋文帝日益壯大,很快就滅了陳國。國破家亡的陳後主皇族被擄往隋國,樂昌公主當然也在其中。眼看著馬上就要和恩愛的駙馬分離,臨行前,公主把梳妝台上的一面銅鏡摔成兩半,一半自己藏在懷裡一半留給夫君。他們約好,以後每年的元宵節,要在長安城沿街叫賣銅鏡,知道找到對方,夫妻得以破鏡重圓。

高陽公主:天性活潑熱情洋溢的高陽公主,一直是唐太宗最寵愛的掌上明珠,當然對她的終身大事也刻意。那年正值公主對愛情憧憬的年歲,太宗把她許配給丞相房玄齡的兒子房遺愛。但房遺愛是個紈絝子弟,不學無術,絕不是公主心儀的對象。

有天公主外出打獵,結識了學識淵博的辯機和尚,熱情主動的公主讓辯機墜入情網。但這樣的愛情註定得不到祝福,太宗知道后便把辯機處死。從此,公主過著行屍走肉的日子,彷彿她的魂魄也跟隨辯機而去。

上官婉兒:她出生時,她的母親夢見有個巨人拿了秤給婉兒,要她以此衡量天下。長大后,她果然成為唐代中葉除了武則天以外最有權勢的女人。

不過剛出生的婉兒曾因祖父得罪武則天而被送入「掖庭」----唐代關閉有罪女子的地方,一直到她14歲被武則天召見。武則天被她的耀眼才華震懾,從此處處倚重她。婉兒的政治手腕非常高明,然而宮中風波惡,不但處處勾心鬥角,也含藏殺機,最後婉兒終究被斬於宮門前,但仍留下不少好詩,供後人憑弔.

太平公主:為唐高宗李治與武則天的小女兒,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妹妹,生平極受父母兄長尤其是其母武則天的寵愛,權傾一時。

太平公主從小生長在複雜的宮廷中,耳濡目染下個性不拘泥古禮,講權謀也喜歡參與政治。她結過兩次婚,也和其他臣子有過幾段情,不過這些都比不過她參與過的三次政治鬥爭精彩。

唐朝從武則天開始,陸續出現了幾個取土從政的女人;而太平公主在第三次政爭中失去了生命,同時也終結了唐朝女人的從政時代。

永泰公主:唐中宗女兒,武則天孫女。雖生於帝王之家卻是早夭的花蕊。據說她17歲時,因為大膽敢言,看不慣祖母武則天的形事風格批評了幾句,沒想到就被賜死。不過也有一說,她是因為骨盆太窄難產而死。生命在這麼燦爛的年紀先行凋零,總是令人唏噓。「皇親國戚金波粒,冷酷無常索香魂。尋常百姓粗茶淡,摯愛親情享天倫。」短短四句,道出了生於帝王家的無奈。

文成公主:公元7世紀中葉,吐蕃王松贊干布向唐太宗提出和親要求。唐太宗雖然不舍宮主嫁到這麼遠的地方,但為了開創兩國友好的關係,終究決定把文成公主嫁給他。松贊干布非常高興親自率軍迎接。

文成公主知書達理不避險難,勇敢踏上陌生漫長的路途。她帶著佛像經書還有一些五穀雜糧蔬菜種子前行,不但把佛法傳入了吐蕃同時也教當地人耕種,增進唐朝和吐蕃之間親密合作的關係;此後200多年間很少發生戰事,兩地的商人和使節也往來頻繁。

楊玉環:本是唐玄宗兒子的妃子,但因天生麗質精通音律歌舞,很得唐玄宗的喜愛,索性冊封為自己的妃子。唐玄宗曾創作「霓裳羽衣曲」,貴妃看過後便能依韻而舞。迷人的歌聲加上宛若天女散花的舞步,令玄宗著迷不已。「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是他們永世的愛情盟約,奈何因「安史之亂」,玄宗逃離長安行到馬嵬坡,大軍不肯前行,他們認為這些禍害和貴妃脫不了關聯,便逼迫玄宗下詔將同行的貴妃縊死。

梅妃:原名江采蘋.從小酷愛梅花,被選入宮后,唐玄宗封她為梅妃。

冰心玉潔的梅妃,就象一株高雅嫻靜的梅花,深得玄宗寵愛。但自嬌艷欲滴的楊玉環入宮后,玄宗完全無心思再看後宮三千佳麗一眼。一日,玄宗把從南方進貢的荔枝賜給了貴妃,卻沒有給她;玄宗最後贈她珍珠聊表歉意。梅妃傷懷,寫下「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失去玄宗關愛的梅妃,只能孤獨一人,過著仿如冷宮一樣凄涼的生活.

金城公主:雖出生在帝王之家,但卻命運多舛。唐中宗時,吐蕃贊普聽說金城公主端莊賢淑聰慧明理,而自己的王子也到了適婚年齡,便要求和親,以維繫雙方友好關係,於是金城公主銜命背鄉離井遠嫁吐蕃。豈知王子騎馬時墜馬命喪黃泉。然而礙於和親的使命只好嫁作王子父親的妃子。

後來公主生了一個兒子,但普贊的大妃子沒有生育,硬生生把孩子佔為己有。史書記載,為此公主過了無數不眠之夜,受了許多苦難,才得以和孩子團聚。

花蕊夫人:在五國十代,前蜀開國皇帝的妃子因美艷如花,故賜號「花蕊夫人」。自幼飽讀詩書,曾作宮詞百首,多才多藝。

其時蜀國積弱不振,宋太宗於是發兵打下蜀國,花蕊夫人成了俘虜。宋太宗看花蕊夫人才貌雙全一心想納為妃子,可是她不順從,常在深夜裡面對蜀皇帝的畫像無限思念。宋太祖知道后,遂改用強迫的手段,豈知花蕊夫人性情剛烈,寧死也不願屈服,在她倒下的那一刻,庭院里的芙蓉彷彿也同時染上鮮紅的顏色。

柔福帝姬:古代,皇帝的女兒都叫公主,但北宋年間,稱為「帝姬」。柔福帝姬是宋徽宗的女兒。

有一年朝廷想把汴京的繁榮畫下來,便授命徐承茵繪製「清明上河圖」。柔福對繪畫很有興趣要求成為畫中的模特兒。徐承茵和活潑可愛的柔福帝姬相處久了不免日久生情。後來金兵攻陷,把皇族幾乎都擄走了,柔福也在其中。從此兩人無緣再見,徒留殘夢一段。據說,高宗時柔福曾返國,不過高宗的母親韋皇后卻說她是假冒的,引發一段「真假公主」的懸案。

李師師:北宋末年名妓,自幼即被調教得能歌善舞,13歲左右長得眉眼如畫,已是名滿京城。當時與之往來的皆是一時俊秀騷人墨客,尤其和周邦彥相知相惜的一段情更為後人津津樂道。當然,其中還有一位重量級人物不能忽略,就是利用微服出巡夜會師師的宋徽宗。

為了能和師師長相聚首,徽宗皇帝曾冊封她為明妃,可惜沒過多久金兵南下入侵,京城失陷徽宗被俘虜至金國。而在兵荒馬亂中也沒人顧及師師的下落。

李清照:宋朝有名的女詞人,20歲時嫁給趙明誠,婚後不但協助丈夫編著完成一本名滿天下的《金石錄》,兩人更常陶醉於琴棋書畫中過著愜意無比的生活。趙明誠因工作離開家鄉,李清照遣相思填了一闋「醉花陰」寄給他:「。。。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看過後,連同自己創作的詞一起寄給好友欣賞。沒想到好友說,這麼多闋詞中,唯「醉花陰」寫得最好!

朱淑貞:南宋女詞人朱淑貞生於官宦之家,從小讀書認字。少女時她對愛情懷抱浪漫情懷,但當時社會不容許女子有交友的權利,只能被被逼著嫁給情不投意不合的人。「東君不與花為主,何以休生連理枝。」淑貞只能寫詩排遣情愁。後來她有機會結交宰相夫人,在那時期她認識了心儀的對象,兩人吟風弄月享受愛情的歡愉。可惜造化弄人,相愛的兩人卻在烽火中分離,最後淑貞回到故鄉,但家人不諒解她的行為,以致她在傷心,寂寞中離開人世……

寧國公主:寧國公主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女兒,也是成祖(燕王)的妹妹。她嫁給文武雙全的梅殷,兩人郎才女貌璧人一對。但成祖對梅殷卻恨之入骨。

朱元璋死後成祖攻破南京城,留寧國公主當人質。成祖知道公主和梅殷感情很好,便逼迫公主寫信給梅殷入京,並答應只要梅殷不再抵抗就不會殺害。沒想到成祖派去接梅殷的人,卻在半路把他推入水中溺斃了。公主知道后傷心欲絕,隔日早朝當著文武百官的面,拉著成祖的衣服大哭:「把我的丈夫還給我!」

明憲宗妃萬氏:歷史上得寵的妃子很多,但似乎都比不上大明憲宗18歲的萬氏特別。憲宗和吳皇后結婚後,並沒有貪戀皇后青春美麗,反而時時夜宿嬪妃萬氏宮中,這令皇后百思不解。原來憲宗年幼時都是萬氏在照顧,當他逐漸長大自然對日日陪伴的萬氏依賴不已,要不是萬氏出身卑微早就想立她為後了。

萬氏在憲宗的寵愛下一直晉陞到貴妃。在她58歲時因發怒一口氣喘不過來,從此沒再醒來。憲宗知道后肝腸寸斷,傷心的說:「萬貴妃去了,我還能活多久?」

長平公主:明朝末年長平公主16 歲,崇禎皇帝賜婚周顯,但因戰亂暫停。

戰敗了城陷了,皇帝怕家人受到侮辱,拿著劍到長平公主居所悲凄的說:「你為何要生在宮廷呢?」說罷,揮劍斬斷公主的左手。幾天後僥倖未死的公主醒過來,她上書給清世祖希望出家為尼,清世祖沒答允,還令公主嫁給當初許配的周顯,同時賜給他們田地銀兩。只是對公主而言,家已破國已亡活著只堪哀,乃至中日鬱鬱寡歡,第二年就因為病重,香消玉殞了。

陳圓圓:姑蘇名妓, 能歌善舞,溫婉動人; 明朝末年, 被吳三桂相中納為妾.當時吳三桂兵權在握鎮守山海關. 闖王李自成破京師,軍隊擄走了陳圓圓, 這把吳三桂觸怒了. 為了心愛的陳圓圓,他打開鎮守的關門引清兵通往北京攻打李自成。

陳圓圓最後的下場, 有人說她跳蓮花池自盡, 也有人說她常伴青燈遁入空門. 無論如何自古美女多如雲,但能讓一方英雄作出「衝冠一怒為紅顏」,不顧國家民族大事的怕只有她一人了。

李香君:明末秦淮河畔名妓。她自幼學習音律詩詞,絲竹琵琶無一不精,深得許多人士的愛慕;其中有位才子名為侯方域,性格風流瀟洒,和香君兩人一見鍾情彼此互許終生。好景不長,侯方域因為激怒了宮廷里的人,恐惹禍上身只得遠避他方。別離時他給了香君一把扇子,作為日後相見的定情物。從此香君朝盼夜盼,祈願早日相聚。只是造化弄人,那年暮春,滿樹的桃花都凋謝了,落紅滿地。經此一別,他們沒有機會再聚首。

柳如是:明朝末年蘇州名妓,她和錢謙益的忘年之交流傳千里。那年冬天如是女扮男裝,拜訪從朝廷禮部侍郎告老還鄉的錢謙益。故人來訪錢謙益分外高興,便叫她小住下來。此後他們一老一少一起寒舟垂釣踏雪尋幽;吟詩作對飲酒品茗,過得像神仙一般。

當時如是才20出頭,而錢謙益已年近六旬,雖然年紀懸殊,但如是感念他濃濃的情意和悉心的照護下嫁於他,共同寫下一段有名的白髮紅顏的愛情佳話。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