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為什麼要洗手嗎?

想說一個有點悲傷的冷知識。

現在哪怕是從來沒上過學的人,恐怕都知道醫生做手術之前要洗手吧。吃個飯都要洗手啦,別說是做手術了是吧。

現在的術前洗手步驟謹慎得緊,我不是醫科生,具體的步驟記不清,印象中要用肥皂水洗洗刷刷好幾次,還要用乙醇泡上好一會兒。根據我多年洗瓶子的經驗,恐怕比「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是形成一層均勻的水膜」要認真細緻得多。

可是(看這種描述是肯定會有「可是」的轉折的,而且轉折後面的內容才是最重要的),在200年前,醫生們做手術是不洗手的哦!不洗手的哦!不洗手的!不洗手!不洗!不!……

不止是不洗手啊,醫生們在患者去世之後,還都會對患者進行解剖的哦,屍檢之後手套都不換就直接上手術台的哦。

Advertisements

然後呢,就直接導致了很多病人的死亡,這種情況在婦產科尤為嚴重,弄得那些准媽媽們寧願在家裡,甚至在路邊生下孩子,都不願意去醫院。去醫院和送死沒兩樣,醫院似乎成了閻羅殿,產婦們哭著不願意去醫院啊,嘖嘖。

後來有個婦產科的醫生,發現不對勁啊,有問題,一定是有問題。於是他就做了個統計,發現助產士接生的那個病房裡,產婦病死率很低,但是醫生接生的病房裡,產婦病死率炒雞高。那麼助產士和醫生的區別在哪裡呢?bingo,就在於有沒有對那些死去的患者進行屍檢!

這個醫生就想呀,會不會是病死的那些人身上有啥東西,讓產婦們生病了,然後死掉了呢?那會兒還沒有微生物學這個概念,也沒有抗生素的說法,隨便一個細菌或者病毒都可以弄死人。這位醫生當然想不到那麼複雜的東西,他就是想著,讓做了解剖的婦產科醫生們洗個手。

Advertisements

他先是說服了幾個自己的基友,讓基友們試著洗個手,看看效果。果然咧,洗了手以後,產婦的死亡率降了不知道多少個百分點!直接就從18.27%降到了0.19%!

看吧,有效果!於是他就將這個事兒呢,在一個醫學大會上進行了報告,滿心以為這樣能讓大家明白,做手術之前要洗個手啊,不洗手會害死產婦的。可是他的報告不僅沒有取得預期的效果,反而…婦產科醫生們都炸了毛了,我們都是拯救生命的天使,怎麼可能會害死這些產婦,你這個妖言惑眾的邪教教主!於是,這位良心醫生就被炒了魷魚…

但是他不甘心啊,准媽媽們多可憐啊,還沒好好看自己孩子一眼就死掉了,所以他就寫論文,寫書,發傳單,到處宣傳他的想法,到處和別人說醫生做手術接生之前要洗手。

但是,還是但是,沒有人相信啊,沒有一個人相信他,看到他在發傳單,所有人都繞著走,所有人都覺得他是個神經病,還把他送到了精神病院去。

到精神病院里他也不老實啊,他心裡念著病人的生命啊,所以他要出院呀,就和保安鬧。結果,就被打死了…可憐的醫生,他的葬禮上都沒幾個人,連自己的老婆都沒去他的葬禮,他死的那年才47歲。

你以為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嗎?不,沒有,在他死後的第三年,微生物學說橫空出世,另一位醫生李斯特的論文也奠定了術前消毒的重要性,自此之後,醫生們做手術之前都會好好洗手消毒了,產婦們也不用可憐兮兮地在街上生孩子了,醫院不再是閻羅殿。

最後的結局應該算是美好的吧,如果那位醫生在天有靈,一定很開心,畢竟,他的願望總算還是實現了。在他臨終之前,寫下過這樣一段話:「回首往事,我只能期待有一天終將消滅這種產褥感染,並用這樣的歡樂來驅散我身上的哀傷。但是天不遂人願,我不能親眼目睹這一幸福時刻,就讓堅信這一天早晚會到來的信念作為我的臨終安慰吧。」

那麼,讓我們都記住他的名字—— 伊格納茲·塞麥爾維斯(Ignaz Semmelweis),如果能在洗手的時候想起他,想起這個勇敢的醫生,那就更好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