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與科學:大雁南飛!卡爾科學實驗室第135期

唐代詩人盧綸創作的一首古體詩,是組詩《塞下曲》中的第三首。這首詩寫將軍雪夜準備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激烈的戰鬥場面,但留給了讀者廣闊的想象空間,營造了詩歌意蘊悠長的氛圍。

老規矩,同學們大聲朗讀三遍!

接下來,我們進入有趣的科學視點:

大雁又稱野鵝,天鵝類,大型候鳥,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雁熱情十足,能給同伴鼓舞,用叫聲鼓勵飛行的同伴。

大雁屬鳥綱,鴨科,是雁亞科各種類的通稱。

大雁和很多鳥類一樣是候鳥,具有沿緯度季節遷移的特性。夏天的時候這些鳥在緯度較高的溫帶地區繁殖,冬天的時候則在緯度較低的熱帶地區過冬。夏末秋初的時候這些鳥類由繁殖地往南遷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時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

Advertisements

我們還知道大雁群飛時,喜歡排成「人」字!

聰明的同學,可能從詩中發現了問題:大雪的冬季,大雁早已飛往了南方過冬,不應該再出現在北方啊?
我們分析,詩人盧綸所提到的雁,不應該是大雁,應該是

因為鷹在北方草原很多,而且鷹是猛禽,不是候鳥,是不飛往南方過冬的。

分享是美德!

歡迎轉發分享給家有學童的親朋好友!

讓更多的孩子愛上科學、和科學做朋友!Thanks...

如需深度互動,請關注公眾號:卡爾科學實驗室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