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休息的哲學

來自閱讀公社

00:0008:21

從哲學的角度看,休息就是人的存在方式的改變。老年人要過好退休生活,從哲學深處理解休息的含義是大有必要的。

哲學是深奧的,也是簡單的。其所以深奧,是因為作為哲學的理論是灰色的,其所以簡單,是由於哲學本身也來源於生活。休息的哲學也完全如此。

生活是個矛盾的海洋。休息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關於休息的哲學,生活中無時不有,無處不在,它既是那樣的深邃,又是那樣的淺顯。如果你還沒有發現它,只是缺少認真的思索罷了。

你看,坐著是一種休息,但坐得久了,站起來也是一種休息;躺著是一種休息,但躺得久了,你就想坐起來,還想站起來,因為久躺后的坐與站都是一種休息。坐著、站著、躺著,都是一種存在方式,人的體力就是在這些存在方式的改變中得以休息的。

大腦的休息也何嘗不是如此!大腦的運動在於思考,如果你專心致志地思考某個問題,思考得久了,難免會有疲勞的感覺;思考得再久了,你甚至會感到頭痛,嚴重的還會伴隨著煩悶與失眠。但此時倘若你有意識地把這個問題暫時放下,去思考另一個問題,你就會感到輕鬆一些、舒坦一些。何以如此?就是因為你思考的內容有所改變,而這些思考的內容就是大腦的一種存在,改變思考的內容就是改變大腦的存在方式。可見,人腦的休息也是在其存在方式的改變中得以實現的。

你或許有過這樣的感受:因為玩牌坐得久了,腿和腳竟會浮腫起來,用手指頭一摁,還會有一個深深的坑,幾分鐘后才能恢復原狀;因為在病床上躺得久了,初次下地時竟邁不開雙腿,甚至連站立也感到困難;因為迎候客人站得久了,兩腿就會感到發麻,有時還會有眩暈的感覺。這些都從反面告訴我們,人體的某種存在方式持續得太久了,都會產生有損健康的不良效果,靜止是有害的,變化才是有益的。

你或許還有這樣的體驗,連續幾個小時讀一本內容深奧的理論書籍后,會感到頭腦發脹,記憶力也隨之下降,但此時如果改讀一本內容輕鬆的小說,那種大腦發脹的感覺馬上就會消失去很多,而且對小說中一些生動的故事情節還會記得清清楚楚。所以,喜歡讀書而又有經驗的人,在案頭總是放著多種書籍,還有各類報刊雜誌等。這種情形從正面啟示我們,即使大腦也是喜歡變化,而排斥靜止的。

人們在談到養生時常有兩種說法,一為動養,二為靜養;動養重在養身,靜養重在養心。但無論是動養還是靜養,無論是養身還是養心,都無不伴隨著休息。有效的養生總是與良好的休息相伴隨的,因為休息就是同有損養生的勞累抗爭,就是同不利於健康的誘惑作戰。所以,老年人要學會養生,就應當學會休息。

休息的本質在於存在的方式的改變。但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改變是異常紛繁複雜的。你應當怎樣去「改變」,怎樣去休息,誰也不能開出一個適用於任何人的藥方來。你能夠做的只是選擇——選擇適合自己的方式——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在這方面,生話提示我們可供參考的有下列諸點:

★要多培養一些愛好和興趣。因為每一種愛好和興趣都是一種存在,你的愛好與興趣多了,存在的方式也就多了,改變起來也就相對容易一些;隨之而來,你休息的機會也就更多一些,效果也會更好一些。

★要學會有規律地生活。人生有韻律,生活有規律。人生的韻律和生活的規律追求的都是和諧。規律是一種力量,和諧是一種力量,只要你的生活是有規律的、和諧的,良好的休息也就會融於其中。

★要傾心做你願意做的事情。與其說休息是一種自我的放鬆,更不如說它是一種自我的欣賞。你做好了自己想做的事,你就擁有了自我欣賞的資本。你在自我欣賞的過程中,就會感受到一種特別的快樂,而這種快樂,正是一種極為甜蜜的休息。

★要藝術化地調控你的各種存在方式。生活有藝術,人的存在也有藝術。坐如鐘,是坐的藝術;站如松,是站的藝術;走路挺胸,是走的藝術;嚴肅著作讀久了,改讀休閑書籍,是讀書的藝術;一個問題思考得久了,改換另一個問題思考,是思考的藝術;腦力活干久了,去干一些體力活,是工作的藝術;麻將打久了,去散散步,是休閑的藝術;與老伴吵嘴了,找機會開個玩笑,是夫妻相處的藝術;與兒女們鬧翻了,想想他們再大也是自己的孩子,是父子相處的藝術;與這個朋友生氣了,找另一個朋友去傾訴,是朋友相處的藝術,等等。所有這些藝術的奧秘只有一個,就是變緊張為鬆弛,變煩惱為快樂。只要你在精神上是輕鬆而愉快的,你就能得到充分而有效的休息。

願更多的老年朋友都能學會休息。

運營人員: 馮玉鵬 MZ014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