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看做人與做事

人的一生需要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界定自己的位置,找准自己的方向,向更高的層次邁進,不用擔心高處不勝寒,因為人永遠無法登峰造極……

我們活著總是要不斷回答這樣兩個問題——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每個人都會根據自己的際遇給出一個解釋,雖然可能還沒有形成文字,但是卻時時刻刻被自己所踐行著。

我們評判一個人的時候往往都是針對他所做的事情,雖然說做人比做事更重要,但是所做的人都是由所做的事體現的,所以先講講方法論的問題。

很多時候當事情多而雜的時候就會非常煩,而產生逆反心理,不想工作。以至於很多時候我都在想,我們做事情的原動力到底在哪裡?是那些寥寥無幾的薪水,還是那些所謂的社會認同?但每當我想這個問題到了飯點的時候,我會毫不猶豫的跑去吃飯,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這麼不假思索,好像這些都很顯然的樣子。其實這些確實很顯然,因為這是最本能的驅動,本能到甚至你大腦都還沒有思考,你的四肢已然了悟了一般。

當我偶然間再翻到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時,彷彿豁然開朗了。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需求必然會行動,而這就是做事,所以你做事的動力其實就是滿足你自己的需求。很多人表示他很困惑,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其實你可以反思一下自己所做的事情,人總是要不斷滿足自己需求的,你可以援引一切理論解釋自己的動機,但是你欺騙不了自己的靈魂。

根據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我畫了張圖

做事最基本的驅動力是本能,吃喝拉撒睡、趨利避害都是如此。本能驅動應該跨越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的最基本的兩層,一般統稱為物質性價值需求。這些事情一般不需要他人的督促與社會的激勵,甚至於抹殺掉人的社會特性,他也會主動去完成。

其次是一種責任心。一般人經過社會活動,總是能與社會中的人或團體建立起羈絆,而你所做事情的客體或受益部分很多時候就是這些人或團體,你會建立起一種主人翁意識,認為這是自己的責任,而且往往是你歸屬感越強的團隊,你付之於的責任感越強。因為這些事情的完成,可以有效滿足自身的社會需求,伴隨的也會有更強的安全感。

再之上是一種渴望尊重的驅動。人都不希望蠅營狗苟一身,雖然我們最終都會成長為一個不再「中二」的人,但是我仍然希望獲得更多的認同,並隨著我們的成長,會希望獲得更多人,更多團體的肯定,這是社會價值實現的需求。與責任感稍有不同的是,責任更多的用於融入一個社會,而尊重則是希望在社會中處於一個更加有優越感的地位。

以上都是最常鞭策我們努力工作的源動力,或者我們可以更加籠統地將這些歸為慾望驅動。因為這進行些活動時我們都會帶上比較明確的目的性,而評判所做事情優劣的標準也比較具體。此外還有一種更加高尚的動力,我姑且叫它熱愛,它不一定嚴格對應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中的自我實現部分,但是確是一種來自靈魂的熱衷;它也不一定做一些追求人生至高精神境界的事情,但是一定是你矢志不渝,不問緣由的事情。

我們一生做的事情不計其數,但其出發點大多逃不出這些原因。而評判一個人做事的優劣,往往可以通過判斷他所做大部分事情都是源於哪類原因。其實說分佈的話肯定是一個金字塔的分佈,塔底肯定是最基本的本能驅動,但是這些都是些習以為常的事情。另外一個標準是所做事情的直接效用,綜合考慮兩個指標往往就能得到比較明朗的答案。比如說,一個人做事基本都是本能驅動,缺乏責任心、更沒有捨我其誰的雄心、熱愛更不敢企及,那他應該是一個庸碌的人,若還是熱衷於追求最低層次的欲求,那更是一個俗不可耐的人。反之,他有很強的責任心,偶爾會耍耍聰明,做一些有創意或突破的事情,有三兩個小的愛好,對於本能需求達到基本水平即可,不再有過高的追求,那麼至少他是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若是一個人熱衷於獲得人們的尊重,繼而將所做的事情作為自己的事業來熱愛,那麼它一定是對社會有較大推動力的人。若一個人窮其一生只為追逐自己的夢想,並為之付出終身,那麼他一定可以算上一個不朽的人,可能他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不能成為影響世界的偉人,但是他能用行動詮釋一種力量,一種不苟世俗的雄風。

藉此,我們再談談創新創造,若是基於前兩種驅動力,其實很難激發感性的衝動,並獲得靈妙的思維,雖然基於這些基本的活動可以完成全世界90%的工作。正因為他們幾乎無所不能,以至於很多人都值停留在此處。我們實驗室一直流傳著《把信帶給加西亞》的必讀文獻,按上面的推論,應該算是嚴格的責任驅動,這種嚴苛的自我要求甚至可以直接上升到至高的人生境界。而出於后兩種動力所做的事情一般都具有一定的創造性,因為一般性事務不會獲得更多的讚許,其中基於尊重原因更多會產生微創新,即在原來的基礎之上加上一點靈感可以有更好的收效;而基於熱愛所做的事情可能或產生較大的創新,因為漫無目的的求索反而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而即便沒有收穫也不會自怨自艾。所以說,如果出於想要獲取更多尊重而去給加西亞帶信,他可能不僅把信送到了,甚至還把加西亞也帶回來了。而若是出於熱愛去給加西亞帶信,他可能在人還沒有找他時,他已經叫上了加西亞。當然這篇文章不是強調創新與創造的,我這裡瞎用典了。

關於做事,我想最後再談談在一個團隊裡面的問題。有些團隊有較明確的目的,可以叫做事務性團隊,那麼在這樣的團隊里就只需要責任驅動差不多就夠了,因為事務都比較固定,可能領導者多一些渴望尊重的驅動,那麼就基本可以構建一個很有效率的團隊。另外一些團隊可能更加註重創新,可以叫做創新型團隊,那麼要求隊員在保證責任心的前提下還要有所突破,更希望領導者能對團隊達到熱愛的層次。因為熱愛才能不顧一切,因為熱愛才能給予一切的資源。

其實如果從宏觀的角度看,我們大多數人都還僅僅停留在本能驅動的層次,即使有責任心也很難做到像《把信帶給加西亞》那樣,更別說在此基礎之上還尋求什麼突破,甚至於達到熱愛……

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我們更多的關注本能地需求,可能永遠也培養不了責任心、創造力,未來的發展趨勢可能是機器越來越智能,或許我們可以將更多低級的事務讓渡給機器,而人類可以更多得追尋自己的熱愛。

最後再說說人生觀、價值觀的問題,關於做人,真的很難去評判,我還這麼年輕,才過了一小半的年紀,還不想給自己打上標籤,這裡只說說關於做人的境界吧。

小時候覺得超人厲害,可以隻身拯救萬民,但是後來時光證明他們已經死了。所以在我的眼中,最高的人格魅力絕對不是偉岸的高人,他們更多是回歸於民間的一舉手一投足,能給予你哪怕一點點啟迪,但是能激發你見賢思齊的鬥志與決心,漸漸地你會發現自己真正在成長。所以我眼中的做人第一境界,是不管你有多麼偉大,但是一定能同時給予別人達到你所謂偉大的方法與勇氣;否則你只能排到第二種境界,給予榜樣與崇拜;再其次,給予方法與途徑或感動。當然,我覺得這個世界沒有什麼都給予不了你的人,除非你沒有感知到這個人!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