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痔」青年,內有防「痔」高招,速速來學

常言道十人九痔,痔瘡是老百姓生活中最常見的肛腸疾病,它也是人類的特有疾病。牛、馬、狗、羊等四足爬行動物一輩子都不會得痔瘡,而人類患痔瘡的幾率高達60~70%,最根本的原因是:動物是四隻腳著地,人是兩條腿走路。

英國人Thomson於1975年提出痔的近代概念: 痔是直腸下端的肛墊出現了病理性的肥大。

老百姓常講的「痔瘡」醫學術語應為「痔病」根據發生部位的不同,可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目前認為內痔是肛墊(肛管血管墊)的支持結構、血管叢及動靜脈吻合發生的病理性改變和移位,但是很少有疼痛感;外痔是齒狀線遠側皮下血管叢擴張、血流瘀滯、血栓形成或組織增生,比內痔更靠近外部,用手可以清晰地摸到,常有疼痛感;混合痔是內痔和外痔混合體。

常常遇到這樣一類痔瘡病人,他們患痔后,雖然本身積極地治療,甚至還住院做了手術,但病情還是反反覆復,經常大便帶血。那麼,人為什麼那麼容易長痔瘡呢?這其中既有客觀原因,也有主觀因素。

首先,四肢爬行動物未發現痔瘡,這足以證明痔瘡是人類進化未完善的結果。人類直立行走,由於地球引力的作用,對迴流的血液形成向下的重力,極容易在人體下部的肛門直腸部位發生血液淤積,再加上直腸上下靜脈本身管壁薄、易曲張,久而久之,形成痔瘡。這就是痔的病因形成的靜脈曲張學說,目前頗有爭議。

其次,便秘特別是頑固性的便秘,排便時間過長,或長期腹瀉,便無定時等,均可增大下推肛墊的垂直壓力,使肛墊的支持性結締組織與穩定性結締組織(Treitz肌等)過度伸展、斷裂,導致肛墊下移。即西醫主流支持肛墊下移學說,因此有人統計,便秘病人中74.5%的人患有痔瘡。

最後,肛門乃大便的出口,又經常處於潮濕的環境,本身就易於感染,如再患有痢疾、腸道感染等也可引起肛門直腸靜脈充血擴張,而形成痔瘡。

另外,飲食上嗜食辛辣、肥甘厚味或過細過精的飲食,生活無規律等均可使大便困難或量少,久而久之易誘發痔瘡。

人的不同姿勢對痔瘡的影響也不一樣。常處於站位和坐位的人患痔率最高,行走和蹲位次之,不定位最低。所以,不同行業的人群患痔率也不一樣。比如,司機、漁民、白領的痔瘡發病率最高,工人、農民次之,軍人、學生最低。就是因為司機、白領的常處體位是坐位,漁民的常處體位是立位,容易得痔瘡,而學生和軍人常處於不定位,患痔瘡幾率相對較低。

防痔高招

痔瘡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也折磨人。長期慢性出血可引起貧血,經常頭昏眼花,有氣無力,提不起精神,抵抗力下降,百病乘虛而入。不僅如此,痔瘡可能經常脫出,讓人坐立不安,如脫出不及時托回而併發感染,屁股就遭殃了。

痔瘡很難治,這沒錯。不過只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針對其原因而避之,就完全有可能預防或減少痔瘡的發作。

預防有幾個目的:不發生痔瘡、使痔瘡不發展、不發作或減少發作。這需要做好下列幾點

防止便秘,保持大便通暢,是預防痔瘡最有效的方法。其中飲食是關鍵的一環,應多吃粗糧、豆類、蔬菜、水果等含有纖維素的食品。纖維素能增加腸道蠕動,通便,排除腸道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對習慣性便秘者更為適宜。早起床,吃好早餐,能加強起床后的直立反射和胃、結腸反射,促進排便,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涼開水,也有利於防止便秘。另外,有便意感時,不要忍著不解大便,否則容易引起習慣性便秘。最好養成每天定時大便的習慣。排便時,不要看書報、吸煙、久蹲不起,或過分使勁用力,否則,久而久之,會形成痔瘡。一般排便的時間以3~5分鐘為宜。

不吃或少吃刺激物。吃辣椒、大蒜后第二天大便時如有刺激灼熱感,說明已經過時量,不能多吃了。酒類致血管充血是非常明顯的,痔瘡可因此充血擴張,故容易引起痔瘡發作。避免久坐、久站、久蹲,適當調節和運動,增強體質。

及時治療胃腸道疾病和肛門周圍的炎症,如腹瀉、痢疾、肛周皮膚病等,減少炎症對肛管、直腸的刺激,保持肛周清潔。同時還應積極治療心臟、肺部、肝臟等全身疾病,這樣才能減少痔瘡的發生。

每日早晚做兩次提肛運動,每次做30回左右,特別是老年人、體弱多病者。也可在臨睡前用手自我按摩尾骨尖的長強穴,疏通經絡,改善肛門血液循環。

有一些中藥,如黑芝麻、生地、何首烏、草決明、肉蓯蓉、地榆等等,有一定的防痔治痔作用,服后可潤腸能便,涼血止血。

綜上所述,對痔瘡的預防,不能只從單方面著想,而應全身調理,及時治療和減少某些有可能形成痔瘡的疾病及因素,才能有效地預防痔瘡的發生。

溫馨提醒:實在無法忍受,還是「捨棄」掉吧!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