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吃不喝也瘦不下來,原因竟是它!

【優恪原創】減肥界一直流傳著六字箴言:管住嘴,邁開腿。

近日,美國三度獲得「國家科學作者獎」的蓋里·陶比斯在他的權威暢銷書《我們為什麼會發胖》中拋出了另一種減肥觀:造成肥胖的決定因素並不是人們常說的多吃少動,而是體內過高的胰島素水平,使脂肪更易於囤積而不是被消耗。

這也解釋了,為何有的人怎麼吃都不胖,而有的人即便長期處於半飢餓狀態,卻依然受困於「喝水都胖」的循環。

所以如果你正在每天與意志力作戰,逼迫自己健身和節食,或者每餐必計算卡路里,深陷數字燒腦的減肥怪圈中的話,不妨了解學習一下這種新的減肥觀,興許減肥將不再困難。

胰島素是掌控你胖瘦的儀錶盤

據書中觀點,控制胰島素才是減肥的關鍵。胰島素就像汽車儀錶盤一樣精準:當胰島素水平高時,它將指向「讓你胖」一端,此時,體內助長脂肪囤積的酶活性會更高,無論吃什麼都更容易胖。

而胰島素水平低時,它將指向「讓你瘦」的那端,此時,另一種促進脂肪分解的酶活性更高,即便是飲食中富含脂肪,也不易形成可長期囤積的脂肪。

胰島素是由體內血糖水平決定的,它的主要作用是督促身體迅速處理掉血液中的葡萄糖。血糖越高,身體中分泌的胰島素便越多。

大家熟知的II型糖尿病人,便是因為分泌的胰島素不足以讓血糖降到正常範圍,而不得不控制飲食(甚至注射胰島素),避免血糖過高。

減肥者正好可以通過向糖尿病人學習飲食,使胰島素水平處於較低範圍,讓身體處於燃脂模式中。

糖尿病人飲食的奧秘: 吃低糖食品

糖尿病人的飲食規則其實很簡單: 吃的食物GI值較低,也就是升糖指數較低。

那麼,一根香蕉和一片全麥麵包,誰的升糖指數更高呢?結果恐怕會讓很多人驚訝:是全麥麵包!與大家的直覺不同,其實並不是甜度越高的食物升糖指數就越高。

水果中常見的果糖,甜度非常高,但它需要通過肝臟代謝后才能進入血液。而且很多水果富含膳食纖維和水分,這些也會減緩糖吸收的過程。所以水果的升糖指數往往不會很高。

與之相反的是澱粉類食物產生的葡萄糖,它們甜度不高卻會迅速進入血液。因此,當我們吃完一碗面或者一碗米飯後,血液就變成了「糖水」。此時健康人的身體會通過迅速分泌大量胰島素來控制血糖。

如果吃的時候還搭配著油膩食品,那真是想不長胖都難!所以,比起單純的一大塊肥肉,油炸澱粉類食物,如油條、炸薯條、炸雞塊會讓人更容易發胖。

飯後精力差?當心脂肪細胞偷走你的能量!

你們是否羨慕這樣一群人: 他們很瘦,卻精力無限。很多人以為這是天生性格使然,其實,這很可能和他們身體獨特的能耗系統有關。

對於飯後慵懶的人來說,體內的情形很可能是這樣的:脂肪細胞辛勤地工作,孜孜不倦地偷走血液中的熱量,把它們儲存起來,於是,囤積的脂肪越來越多精力卻越來越差。而對於飯後精力無限的人來說,體內則是另一番景象:除脂肪以外的各器官能迅速利用新攝入的熱量,熱量越高,主人的運動慾望越強烈。

對於第一類人,還面臨一件更恐怖的事實:如果脂肪細胞盜取熱量過於勤勞,它還會變得更加貪得無厭。通過分泌激素來刺激人的食慾,讓主人吃進更多熱量以便儲存。因此一個體型較胖、或者正在發胖道路上的人,食慾會非常強烈!

所以,如果發現自己飯後懶得動彈或是突然間食慾旺盛可要當心了,警惕自己變成易胖體質哦。

適度運動: 成為易瘦體質的另一法寶

除了飲食以外,很多人認為,運動也有助於減肥。一則運動能消耗額外的卡路里;二是運動有利於肌肉生長,提高身體的基礎代謝。其實,這兩種說法都對,但不全對。

從能量角度來看,肌肉實際只佔人體基礎代謝的五分之一,其他的內臟器官和大腦才是真正的耗能大戶。所以,運動本身的耗能是極其有限的。

其實長期堅持適度運動還可以提高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這意味著,身體利用更少的胰島素便能使血糖保持在正常範圍內。這也是為何在糖尿病初期,醫生往往會建議病人養成有氧運動的習慣。

很多肥胖者正是因為長期不運動,使得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程度降低,最終變為「喝水都胖」的體質。

所以,忘掉卡路里,僅僅為了平衡身體激素而堅持運動吧。保持良好的運動和飲食習慣,讓你健康讓你瘦。

【okoerchina】←長按複製到微信訂閱我們,商品檢測、食品安全、育兒寶典,各類熱訊搶先看 (╯3╰)~

版權聲明:本文為優恪原創,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