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以長期進行艾灸?

有一位灸友剛做灸的幾天,灸療部位大量出汗,同時治療效果也較為明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灸療部位基本不再有汗液排出,同時癥狀並未痊癒,她問:之後還應該繼續艾灸么?繼續下去是否有風險?


有的灸友艾灸了大半年,身體也沒見到有什麼起色,艾灸真的有用嗎?首先,艾灸經歷了千年的傳承下來,肯定是有效果的,但前提是艾灸的方法要正確,這方法包括施灸者的手法,火候掌握,以及是否對症施灸等等因素構成的。


如果你相信中醫和人體自愈能力,那麼請你堅持艾灸,就算有暫時的排病反應(水泡、汗、疹子、甚至病症更嚴重),也請忍一忍,因為很快就可以看到效果。艾灸甚至能幫你把一些潛在疾病逼出來治癒。之所以艾灸之後經常會有些癥狀,是因為所謂的「發」,也就是前面說的排病反應。中醫認為體濕百病生,而艾灸排濕氣效果特別好,且無毒負作用。

Advertisements


接下來就來給大家講一下:艾灸既然這麼好,那艾灸的正確的方式是什麼?

健康的身體是要靠全方面的呵護養成的,我們平時要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果是每天的應酬喝酒、油膩飲食、完全不運動、生物鐘紊亂等等,那這樣只會透支自身的健康,與養生是背道而馳。所以,要養生,先從心底要認可養生和艾灸,然後遵守養生法則以及艾灸原則,保持正確的心態和態度,用正確的方式一絲不苟地去認真對待和實踐,這樣肯定就會有您意想不到的效果。


艾灸其實是不完全靠熱量,而是燃燒的艾絨會散發一種特有的紅外射線具有穿透性(所以像隨身灸,即使隔著布,效果也不會有什麼折扣)。所以艾灸並不是越熱或者火頭靠的越近越好。艾灸前先辯症,什麼病就灸相應穴位,可以查詢相關資料或者諮詢身邊的中醫師。艾灸一個穴位,我們要灸透

Advertisements

如果是為了調理急性病,比如突然頭痛腦熱,腹痛積食等,就灸的時間久一些,一天灸一次到兩次。

如果是調理困擾多年的慢性疾病,就要講究循序漸進的灸。剛開始可以每天灸,灸十五天,如果感覺身體有明顯好轉,之後就可以隔天灸,或者一個星期灸兩次到三次

如果是單純的為了保健而艾灸,那麼選幾個扶正的穴位,例如:中脘,神闕,關元,足三里,三陰交這些穴位,每周灸兩到三次,每次灸10-20分鐘。如果艾灸上火的話,可以灸湧泉穴(腳底)來引火下行

艾灸很簡單,不過艾灸前後的注意事項倒是被很多人忽略,其實這些細節往往會影響艾灸的效果


艾灸前:剛做完運動出了大汗,或者勞累,精神緊張,飢餓時不要馬上艾灸。艾灸前最好喝一杯溫水,溫度高於體溫。

艾灸時:艾灸時火力先小后大,灸量先少后多。尤其是久病後、或者素來體質虛弱,老人、小孩灸的時候,灸量宜小。在艾灸的時候,忌喝冷水、吃冷的東西,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不利於疾病的治療。艾灸時要注意保暖,最好不要在有風的地方,這樣風邪容易進入人體,反而會加重病情。

艾灸后:艾灸后最好喝一杯熱水。艾灸后不要碰一切冷的東西,如果要洗手,也要用熱水。尤其是有風濕類疾病、寒性疾病的患者。

另外:孕期、生理期、哺乳期不建議灸。晚上10點之後不宜艾灸


艾灸與節氣

艾灸注重節氣灸,因為在節氣時候是人身體內陰陽交替的時間,這時艾灸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冬至是一年中「一陽升」的時候,最適合做艾灸來補充陽氣。

艾灸與季節

艾灸最好的季節是夏季,因為艾灸溫通經絡,祛除寒濕,補益人體陽氣的效果好,在夏季大自然陽氣最盛的時候艾灸,補益的效果最佳。其次,在冬季,冬季是人體寒氣最重的時候,也是人體陽氣最弱的一個季節。此時若不注意調養,會因陽氣不足而引發很多病症,因此冬季艾灸針對寒性體質的人群而言尤其重要。

總之,艾灸是很靈活的,但是一定要掌握正確的艾灸方法才能有好的效果。

更多艾灸資訊及免費艾灸諮詢 請點我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