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忽視的腹瀉:乳糖不耐受

被忽視的腹瀉:乳糖不耐受

原創作者|小黑爸媽

在美國出差時總是腹瀉,隨行的其他四位同事均如此,剛開始以為是水土不服,後來發現每次喝了牛奶、吃了奶製品,幾分鐘內必定反應強烈,狂找廁所。後來,查了度娘,原來是乳糖不耐受。由於美國牛奶和奶製品乳糖含量高於中國,所以在國內可以正常喝牛奶,而到美國后出現不適。

偶然,和同事聊天,她家1歲多的寶寶上吐下瀉,醫生說有可能是乳糖不耐受,還被我們嘲笑一番,戲謔她肯定是醫生沒把病毒化驗出來。第二日,同事反饋,給孩子停奶粉后,嘔吐和腹瀉癥狀消失。恍然大悟,想起自家孩子剛斷母乳時的一則小事,感到非常內疚。孩子一直抗拒喝奶粉,擔心他缺少營養,那日,我們組團鼓勵(忽悠)他,為了哄我們開心,孩子抱著奶瓶咕隆咕隆立馬乾掉了一大瓶。一段可怕的經歷開始了,不到一分鐘內孩子吐得非常嚴重,之後的幾天一直既拉又吐,排泄物里很多泡泡。我們一直以為是輪狀病毒所致,帶著糞便去化驗,並沒有發現病毒,之後,孩子漸漸好了。回想起來,這就是典型的乳糖不耐受。

Advertisements

乳糖不耐受,簡單的解釋就是腸道對乳糖消化障礙而導致腸道癥狀如腸脹氣,腸痙攣或者腹瀉等。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乳糖酶的缺乏引起的。它僅發生在小眾群體身上嗎?答案當然是 No!打開瀏覽器,發現網友紛紛就此現象提問諮詢。

乳糖不耐受不是病,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乳糖不耐受不是突然的,它是我們基因表達的一種形式。被一些科學家解釋為幫助哺乳動物斷奶的行為。意味著脫離母親的懷抱,學會獨自面對殘酷的自然界。

科學研究表明,由於歷史上向來飲食習慣不同,中國的乳糖不耐人群的比例是遠遠高於歐美國家的。乳糖不耐受並不意味著對所有牛奶及奶製品都會產生反應,這和奶製品中乳糖含量相關。

什麼是乳糖?

乳糖是乳中含的主要碳水化合物,人乳中含量最多(約7%),是由葡萄糖、半乳糖組成的雙糖,甜度較低。乳糖的功能除供熱外,還可促進鈣、磷、鎂、鋅和其他微量元素的吸收,對嬰兒生長發育十分重要。乳糖在通過小腸中段后,被黏膜上皮細胞的乳糖酶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最終產物乳酸造成腸道酸性環境,增加了鈣鹽的溶解性,使更多的鈣被吸收。乳糖代謝產生的酸性環境促進雙歧桿菌的生長,雙歧桿菌代謝產生乳酸和醋酸,抑制了致病菌的生長,使嬰兒減少腸道感染。乳糖很少致成齲齒,對嬰兒有利。

Advertisements

臨床表現

對嬰幼兒而言,主要癥狀是腹瀉每日數次至10餘次,大部分患兒腸道氣體多,常帶出少量糞便在尿布上。大便多為黃色或青綠色稀糊便,或呈蛋花湯樣,泡沫多,有奶塊,少數患兒有回奶或嘔吐。患兒還會伴有腹脹和不同程度的不安、易哭鬧,排便或經治療后腹瀉好轉。腸絞痛少見,常發生在病程中,但也可發生在腹瀉前。嚴重者可發生脫水、酸中毒、生長遲緩等,多無發熱。

解決方法

1.少量多次。乳糖不耐受的發生往往與一次攝入乳糖過多有關,而且存在著明顯的個體差異。少量多次飲用牛奶,不僅可以減輕乳糖不耐受癥狀,而且可刺激和提高小腸黏膜合成乳糖酶的能力。

2.避免空腹飲奶。空腹飲奶,胃腸通過時間過快,牛奶中的營養成分(包括乳糖)較快地進入大腸,使乳糖不耐受癥狀更容易發生。因此,不要空腹飲奶,早餐可以與蛋、饅頭、餅乾等搭配食用。

3.選用酸奶。酸奶是鮮奶經加熱消毒,接種嗜酸乳酸桿菌后經發酵培養而製成的奶製品。鮮奶經乳酸桿菌發酵后,奶中的營養成分進行了「預消化」。乳酸桿菌具有乳糖酶活性,可促進牛奶中20%~30%的乳糖被分解;乳酸桿菌可在腸道內繁殖,抑制腸道內腐敗菌和致病菌的繁殖,維持腸道正常菌叢的平衡,有利於改善乳糖不耐受癥狀。

4. 選用低乳糖奶及奶製品。對乳糖不耐受的寶寶,可以選擇低乳糖或無乳糖的奶粉,乳糖含量少易吸收,降低腹瀉的反覆發生。與全乳糖的常規配方奶相比,乳糖含量大幅度降低的低乳糖配方奶如雅培親護,既能幫助寶寶減少乳糖不耐受癥狀,同時可長期為寶寶提供滿足生長所需的乳糖攝入。

奶粉成分中的乳糖含量

純牛奶中為什麼沒有標乳糖含量的?營養成分表的標註是有相關規定的,按照規定是無需標註乳糖含量的,但營養成分表中有碳水化合物是必須標註的,這一項就包括了乳糖含量。

5. 最捷徑的方法——飲用牛奶前補充適量乳糖酶 。飲用牛奶前或就餐時,乳糖不耐受者可以先服用乳糖酶,使機體能有效分解乳糖,顯著改善乳糖不耐受癥狀,而且無任何副作用。在國外,乳糖酶相關口服類產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廣泛認可。在國內,目前也有口服乳糖酶製品問市,服用簡便、有效。如果新生寶寶有乳糖不耐受的癥狀,媽媽可將乳汁用吸奶器吸出,加入一片乳糖酶(藥店有售),再用奶瓶喂寶寶,口服乳糖酶製品可以直接幫助乳糖的消化吸收。

圖解:乳糖在乳糖酶的作用下水解為易於吸收的小分子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