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失調與陰陽平衡論

陰陽並非是總能處在一種相對的動態平衡狀態,總會是在一定原因或自身消耗上出現問題,而失去平衡,這也就是陰陽失調。但它又會通過某些能力或機制恢復期動態平衡狀態,這也就是我們所要的狀態——陰陽平衡態。

一、陰陽失調論

陰陽失調是指機體陰陽的平衡協調狀態由於某些因素的作用而遭到破壞,導致陰陽之間出現不和等情況,是對機體各種病理狀態的高度概括。

陰陽失調之說,首見於《內經》。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的「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和《素問·調經論》說的「陽虛則外實、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等。

陰陽失調的狀態主要表現為:陰陽格拒、陰陽互損、陰陽偏勝、陰陽偏衰和陰陽亡失等。

1、陰陽格拒

陰陽格拒,是陰陽失調病機中比較特殊的一類病機,主要包括陰盛格陽和陽盛格陰兩方面。主要由於某些原因引起陰和陽的一方盛極,因而壅盛於內,將另一方排斥格拒於外,迫使陰陽之間不相維繫,從而形成真寒假熱或真熱假寒等複雜的臨床現象。

陰盛格陽,即陰陽內外格拒。系指陰寒之邪盛極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相互格拒、排斥的一種病理狀態。其疾病的本質雖然是陰寒內盛,但由於其格陽於外,故其臨床表現,反見面紅煩熱、欲去衣被、口渴、狂躁不安等熱象。因其陰寒內盛,格陽於外所致,故為真寒假熱。

此外,陰盛於下,虛陽浮越,亦可見面紅如火,稱為戴陽,亦是陽虛陰盛,陰陽之間不相維繫的一種表現。

陽盛格陰,系指邪熱內盛,深伏於里,陽氣鬱閉於內,格陰於外的一種病理狀態。多見於熱病的熱盛至極,反見「熱極似寒」的四肢厥冷、脈沉伏等寒象。由於其疾病之本質是熱盛於里,而格陰於外,故稱為真熱假寒。這種四肢厥冷又稱之為「陽厥」或「熱厥」。

2、陰陽互損

陰損及陽,系指由於陰液(精、血、津液)虧損,累及陽氣生化不足,或陽氣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了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陽損及陰,系指由於陽氣虛損,無陽則陰無以生,久之則陰液生化不足,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了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病理狀態。

陰陽偏勝

陰或陽的偏盛,主要是指「邪氣盛則實」的實證病機。病邪侵入人體,在性質上,必從其類,即陽邪侵襲人體,則邪並於陽,而形成機體的陽偏勝;陰邪侵襲人體則邪並於陰,而形成機體的陰偏勝。

由於陰和陽是相互制約的,一般來說,陽長則陰消,陰長則陽消。所以陽偏勝必然會耗陰,從而導致陰液不足;陰偏盛也必然會損陽,從而導致陽氣虛損。

陽偏盛

陽主動,主升而為熱,所以陽偏勝時,多見機體的機能活動亢奮、代謝亢進,機體反應性增強,熱量過剩的病理狀態。一般來說,陽勝的病機,多指陽氣亢盛而陰液未虛的實熱證。進一步發展,可成為陽盛陰虛之證。

陽勝的形成,多由於感受溫熱陽邪,或雖感受陰寒之邪,但入里從陽而化熱,或情志內傷,五志過極而化火,或氣滯、血瘀、食積等郁而化熱所致。臨床多見壯熱、煩渴、面紅、尿赤、便干、苔黃、脈數。若陽熱亢盛過久,則必耗陰液,故陽盛實熱病證,易於煎灼人體陰液,久之亦可導致人體津液不足,陰精虧損,轉化為實熱傷陰的病證。此即是「陽勝則陰病」。

陰偏盛

陰主靜,主內收而為寒,故在陰偏勝時,多見機體的機能活動代謝低下,熱量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謝產物積聚等陰寒內盛的病理狀態。一般來說,陰偏勝,多指陰邪偏盛而陽氣未衰的寒實證,進一步發展可導致陽虛,則成為陰盛陽虛之證。

陰勝的形成,多由外感陰寒之邪,或過食生冷,陰寒內盛,遏抑機體的陽氣,或由素體陽虛,陽不制陰,而致陰寒內盛。前者屬實,後者則為虛實夾雜此外,陰寒之邪壅盛,日久必傷陽氣,故陰盛實寒病證,常可導致虛衰,出現機體生理功能活動減退情況,此即「陰勝則陽病」。

3、陰陽偏衰

陰或陽的偏衰,是指「精氣奪則虛」的虛證。所謂「精氣奪」,包括了機體的精、氣、血、津液等基本物質的不足及其生理功能的減退,同時也包括了臟腑、經絡等生理功能的減退和失調。

陽偏衰

陽偏衰,即是陽虛,是指機體陽氣虛損,機能減退或衰弱,機體反應性低下,代謝活動減退,熱量不足的病理狀態。多由於先天稟賦不足,或後天飲食失調,或勞倦內傷,或久病損傷陽氣所致。

陽氣不足,一般以脾腎陽虛為主,尤以腎陽虛衰(命門之火不足)最為重要,這是由於腎陽為諸陽之本的緣故。由於陽氣虛衰,陽虛不能制陰,陽氣的溫煦功能減弱,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功能活動亦因之而減退,血和津液的運行遲緩,水液不化而陰寒內盛。這是陽虛則寒的主要機理。

陽虛則寒,臨床可見面色蒼白,畏寒肢冷,舌淡脈遲等寒象,亦可見到倦卧神疲,小便清長,下利清谷等虛象,以及由於陽虛氣化無力,陽不化陰,水液代謝功能減退或障礙而導致的水濕停滯等病變。

陰偏衰

陰偏衰,即是陰虛,是指機體的精、血、津液等陰液虧耗,其滋養、寧靜的作用減退。多由於陽邪傷陰,熱邪熾盛傷津耗液,或因五志過極化火傷陰,或因久病耗傷陰液所致。

陰虛,雖然五臟皆可發生,但一般以肺、肝、腎之陰虛為主,其它臟腑之陰虛,久延不愈,最終亦多累及肺腎或者肝腎,所以臨床上以肺腎陰虛與肝腎陰虛為多見。因為,腎陰為諸臟陰液之本,所以,腎陰不足在陰偏衰的病機中又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所謂陰虛則熱,是指陰液不足,不能制約陽氣,陽氣相對亢盛,從而形成陰虛內熱、陰虛火旺以及陰虛陽亢等病理表現。陰虛內熱多有全身性虛熱,五心煩熱,骨蒸潮熱,消瘦,盜汗,口乾,舌紅,脈細數;陰虛火旺多有咽干疼痛,牙齦腫痛,顴紅升火,咳血或痰中帶血等症;陰虛陽亢多見眩暈耳鳴,肢麻,肌肉顫動等症。

4、陰陽亡失

陰陽的亡失,是機體的陰液或陽氣因大量消耗而亡失,是生命垂危的一種病理狀態。主要包括亡陽和亡陰兩類。

亡陽,是指機體的陽氣發生突然性脫失,導致全身機能突然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多由外邪過盛,正不敵邪,陽氣突然大量耗傷而脫失;或由於素體陽虛正氣不足,又加疲勞過度等多種因素所誘發;或過用汗法,陽隨津枯,陽氣外脫等所致。慢性消耗性疾病之亡陽,多由於陽氣嚴重耗散而衰竭,虛陽外越所致。主症是大汗淋漓,汗稀而涼,肌膚手足逆冷,精神疲憊,神清淡漠,甚則昏迷,脈微欲絕等陽氣欲脫之象。

亡陰,系指機體的陰液大量消耗或丟失,而致全身機能嚴重衰竭的一種病理狀態。多由熱邪熾盛,或邪熱久留,煎灼陰液,或因慢性消耗性疾病,陰液耗竭所致。主症多見汗出不止,汗熱而粘,手足溫,喘渴煩躁,甚則昏迷譫妄,脈數無力,舌光絳無苔等。

由於陰與陽相互依存,故陰亡,則陽必無所依附而浮越於外,陰亡之後可迅速導致亡陽,「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生命亦告終結。

二、陰陽平衡論

陰陽平衡就是指陰陽之間的消長轉化運動如果是在一定範圍、一定程度、一定限度、一定時間內進行的,這種消長轉化運動往往不易察覺,或者變化不顯著,事物在總體上仍舊呈現出相對的穩定,此時就稱做「平衡」或動態平衡。

可見,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轉化過程中的,陰陽在這種消長轉化過程中一般是達到一種動態的平衡。這種消長轉化是絕對的,而動態平衡則是相對的。比如白天陽盛,人體的生理功能也以興奮為主;而夜間陰盛,機體的生理功能相應的以抑製為主。從子夜到中午,陽氣漸盛,人體的生理功能逐漸由抑制轉向興奮,即陰消陽長;而從中午到子夜,陽氣漸衰,則人體的生理功能由興奮漸變為抑制,這就是陽消陰長。若各種形式的陰陽消長轉化運動處於一定限度、一定範圍、一定時間之內表現為動態平衡,整個事物就是處於正常的平衡狀態,反之,就往往陷於異常或失調狀態。

中國傳統醫學的「陰陽」學說,是其理論思想的總綱,它不僅用來解釋人體生理與病理,即以「陰」和「陽」分別象徵寒與熱、虛與實、濕與燥、里與外、靜與動……並特彆強調其中的「相和」關係。而且,還將「陰陽辨證」作為其辨證論治的總綱,並將「陰」與「陽」的協調平衡稱為「和」,視為健康狀態;反之,則稱為「違和」,視為不健康的狀態。

陰陽平衡論是中國傳統醫學理論的的統率,也是《內經》的理論靈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這裡的「陰陽」,作為天地之道也罷作為陰陽總體規律也罷,總之是居於全部醫學理論之首。而其「治病必求於本」,這個本就是根本的意思,《內經》說:「生之本,本於陰陽」。也就是說,生命的根本必須建立在自然陰陽變化平衡的基礎上,《內經》又說「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這就是說,只有陰陽的相互對立、協調統一平衡才是生命之基,所以,「治病必求於本」就是求這個「陰陽」之本的平衡。因為這個本也就是「生命健康之本」。

《內經》認為健康的標準和治病的目標,均在求「陰陽平衡」或「中和」上。中和者為「平人」.「平人者,不病也」(《素問·平人氣象論》)診其脈:「春應中規,夏應中矩,秋應中衡,冬應中權。」(《素問·脈要精微論》)而不得「太過與不及」(《素問·平人氣象論》)。必須「和於陰陽,調於四時。」(《素問·上古天真論》)故「聖人陳陰陽,筋脈和同,骨髓堅固,氣血皆從。如是則內外調和,邪不能害。」「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兩者不和,若春無秋,若冬無夏,因而和之,是謂聖度。故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因此「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靈樞·調經論》)是故愈病時「無問其病,以平為期」,《靈樞》中曰:「使和則通」;《素問》中曰:「疏其氣血,令其調達,而致和平」。「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

關於這種「陰陽平衡」關係,「太極圖」作了極為形象、準確而明晰的標示。請看,「太極圖」中間一條「S」形曲線分為相等的兩半;一半黑,一半白,形同兩條魚首尾相抱,故稱陰陽魚;陰魚的眼睛是白的,屬陽;陽魚的眼睛是黑的,屬陰。陰陽魚中間的一條S形曲線也算是一個界限;過了這個界限,陰陽失去平衡,就要起變化了,這叫做陽極則陰生,陰極則陽生;換句話說,就是盛極必衰,消極必長。這個陰陽,不是虛玄的,一一都有事實可以作為依據。譬如,有日必有夜,有寒必有暑,有春夏就有秋冬,有潮漲就有潮落。由這些自然界的現象來觀察,一一都是一盈一虛,一消一長。還有這陰陽兩條「魚」的內邊,既不交叉又不分離結,合得天衣無縫,不正好象徵著對立雙方互為前提、相反相成的緊密關係嗎?而兩條「魚」的外邊,構成一個正圓,不正好象徵著對立雙方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和諧關係嗎?

《老子》第四十二章云:「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正是對立雙方相互溝通、相互交融、相反相成、相得益彰之謂。「和」也就是其陰陽平衡的和諧狀態。其中,陰、陽是為二,陰陽相抱「和」而為一,二而一是為三,也就是「陰、陽、和」是為三元和合平衡之最佳狀態。

《中庸》上也說;「致中和,天地為焉,萬物育焉。」 天道一陰一陽的平衡,就是中道,又稱中和。世間的人事若是失去了平和,就會引起天道的變化就像戰爭和飢荒等等的大劫數,都是由於人事的不公平、人心的不中和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國與國之間的鬥爭,黨與黨之間的鬥爭,無論暫時的勝負如何,結局仍然是兩敗俱傷,就是暫時勝利的,也將歸於失敗。請翻一翻世界各國的歷史,就可以知道,凡是贏了的,到底也都是輸了,這就可以知道天理終究是公平的,人心的不平不和,終究是會被天理制裁的。

值得注意的是:陰陽平衡不等於是平均、也不等於是平等,即不是1:1的關係,≠0.5,而應該是=0.618,也就是說,陰陽平衡的關係是一種黃金分割的比例關係。其實,陰陽平衡論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三元辨證法思想,就是過分的,要受到制裁;吃虧的,要受到補償,陰陽「以和為貴」,即其最終之目標是趨於「平衡」的。中醫學的「陰平陽秘,精神乃至,陰陽離決,精氣乃絕」也是在說陰陽平衡才能健康。總之,中國的醫家、儒家、佛家、道家的垂訓,都是反覆的叮嚀,說明這個道理。

氣的功能:氣者,人之根本也

(1)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對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種生理功能。故曰:「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

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它對於人體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種生理功能。故曰:「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素問·五常政大論》)。「氣者,人之根本也」(《難經·八難》)。「人之生死,全賴乎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醫權初編》)。氣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推動作用

氣的推動作用,指氣具有激發和推動作用。氣是活力很強的精微物質,能激發和促進人體的生長發育以及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動血液的生成、運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輸布和排泄等。

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氣自身具有運動的能力,「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素問·六微旨大論》)。氣的這種勝復作用,即克制與反克製作用。氣是陰陽的矛盾統一體,陰陽是氣本身內在的矛盾要素。氣的剋制與反克製作用,亦即陰陽的矛盾運動,是「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氣本身的相互作用,是推動生命活動的根本動力。「氣血,人身之二儀也,氣為主而血為配。故曰:氣化即物生,氣變即物易,氣盛即物壯,氣弱即物弱,氣正即物和,氣亂即物病,氣絕即物死是氣之當養也明矣」(《醫方考,氣門》)。「人之生死由乎氣」(《醫門法律,先哲格言》)。

人體的臟腑經絡,賴氣的推動以維持其正常的機能。如血液在經脈中運行於周身,其動力來源於氣。「氣為血之帥,血隨之而運行」(《血證論·吐血》)血為氣之配,氣升則升,氣降則降,氣凝則凝,氣滯則滯。津液的輸布和排泄賴氣的推動,氣行則水行,氣滯則水滯。氣這種動力作用,是由臟腑之氣所體現的,如人體的生長發育和生殖功能,依賴於腎氣的推動;水谷精微的化生賴脾胃之氣的推動等等。三焦為元氣通行之道路,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三焦囊括了整個人體最主要的新陳代謝功能,其自我完成的能動過程是通過氣化作用實現的。「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於身者也」(《馮氏錦囊秘錄》)。構成經絡系統和維持經絡功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謂之經絡之氣經絡之氣為人體真氣的一部分。

經絡之氣旺盛,則人身二氣周流,無往不貫,出於臟腑,流布經絡,循脈上下,榮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當氣的推動作用減弱時可影響人體的生長、發育,或出現早衰,亦可使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減退,出現血液和津液的生成不足,運行遲緩,輸布、排泄障礙等病理變化。

(2)

「神者,正氣也」(《靈樞·小針解》)。「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

「神者,正氣也」(《靈樞·小針解》)。「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神氣舍心,魂魄畢具,乃成為人」(《靈樞·天年》)。人的精神是物質之氣的產物,氣為體,神為用。人的精神意識活動也賴氣的推動。故曰「氣乃神之祖」,「氣者精神之根蒂也」(《脾胃論·省言箴》)。(二)溫煦作用氣的溫煦作用是指氣有溫暖作用,故曰「氣主煦之」(《難經·二十二難》)氣是機體熱量的來源,是體內產生熱量的物質基礎。其溫煦作用是通過激發和推動各臟腑器官生理功能,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來實現的。氣分陰陽,氣具有溫煦作用者,謂之陽氣。具體言之,氣的溫煦作用是通過陽氣的作用而表現出來的。「人體通體之溫者,陽氣也」(《質疑錄》)。就營衛之氣而言,衛氣屬陽,「衛氣者,熱氣也。凡肌肉之所以能溫,水谷之所以能化者,衛氣之功用也」(《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陽氣稱之為少火,所謂「少火生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氣對人體的生長壯老已至關重要,「陽氣者,若天與日,失其所,則折壽而不彰」(《素問·生氣通天論》)。「氣為生人少火,立命之本也」(《質疑錄》)。溫煦作用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人體的體溫,需要氣的溫煦作用來維持;各臟腑、經絡的生理活動,需要在氣的溫煦作用下進行;血得溫則行,·氣可化水,血和津液等液態物質,都需要在氣的溫煦作用下,才能正常循行。氣虛為陽虛之漸,陽虛為氣虛之極。如果氣虛而溫煦作用減弱,則可現畏寒肢冷、臟腑功能衰退、血液和津液的運行遲緩等寒性病理變化。(三)防禦作用氣的防禦作用是指氣護衛肌膚、抗禦邪氣的作用。人體機能總稱正氣。中醫學用氣的觀點解釋病因和病理現象,用「正氣」代表人體的抗病能力,用「邪氣」標示一切致病因素,用正氣不能抵禦邪氣的侵襲來說明疾病的產生。故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素問·刺法論》)「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素問·評熱病論》)。氣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盛則人體臟腑經絡的機能旺盛,人體臟腑經絡機能旺盛則抗病能力旺盛,即正氣強盛「氣得其和則為正氣,氣失其和則為邪氣」(《醫門法律·先哲格言》)「和」,即和諧之意。氣具有物質性和運動性的顯著特徵,氣分陰陽,陰陽相輔相成,相互激蕩,彼此合和,萬物便「沖氣」合和而化生。氣的生成和升降出入運動處於陰陽和諧的動態平衡狀態,就是氣之「和」或「和諧」。氣和則生機盎然,機能旺盛,抗病能力亦盛,故曰「氣得其和則為正氣」。否則,氣失其和則人體機能低下抗病能力減弱,易招邪氣侵襲而為病。故曰:「氣失其和則為邪氣」。氣的防禦作用是通過正氣而體現出來的。氣的防禦作用主要體現為:1.護衛肌表,抵禦外邪。皮膚是人體的藩籬,具有屏障作用。肺合皮毛,肺宣發衛氣於皮毛,「衛氣者,為言護衛周身,溫分肉,肥腠理,不使外邪侵襲也」(《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衛氣行於脈外,達於肌膚,而發揮防禦外邪侵襲的作用。2.正邪交爭,驅邪外出。邪氣侵入機體之後,機體的正氣奮起與之抗爭,正盛邪祛,邪氣迅即被驅除體外,如是疾病便不能發生。「太陽之為病,脈浮頭項強痛麗惡寒」(《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並治》)。太陽主一身之表,功能固護於外,外邪侵襲人體,從表而人,必先犯之。脈浮,惡寒,或已發熱或未發熱,為衛氣與邪氣相爭的反映。如正氣戰勝邪氣,則脈浮、惡寒自罷,而病癒。3.自我修復,恢復健康。在疾病之後,邪氣已微,正氣未復,此時正氣足以使機體陰陽恢復平衡,則使機體病癒而康復。總之,氣的盛衰決定正氣的強弱,正氣的強弱則決定疾病的發生髮展與轉歸。故曰:「正氣旺者,雖有強邪亦不能感,感亦必輕,故多無病,病亦易愈;正氣弱者,雖即微邪,亦得易襲襲則必重,故最多病,病亦難痊」(《馮氏錦囊秘錄》)。如衛氣不足而表虛易於感冒,用玉屏風散以益氣固表;體弱不耐風寒而惡風,汗出,用桂枝湯調和營衛,均屬重在固表而增強皮毛的屏障作用。(四)固攝作用氣的固攝作用,指氣對血、津液、精液等液態物質的穩固、統攝,以防止無故流失的作用。「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素問·調經論》)。機體陰陽平衡標誌著健康,平衡失調意味著生病。但是,中醫學的陰陽學說認為,在人體陰陽的對立互根的矛盾關係中,陽為主而陰為從,強調以陽為本,陽氣既固,陰必從之。「凡陰陽之要,陽密乃固。……陽強不能密,陰氣乃絕」(《素問·生氣通天論》)。人體中的陽氣是生命的主導,若失常而不固,陰氣就會耗傷衰竭,引起疾病甚至死亡。所以,氣的固攝作用,泛言之,實為人體陽氣對陰氣的固密調節作用。氣的固攝作用具體表現為:(3)1.氣能攝血,約束血液,使之循行於脈中,而不致於逸出脈外。 2.氣能攝津,約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腸液等,調控其分泌量或排泄量,防止其異常丟.1.氣能攝血,約束血液,使之循行於脈中,而不致於逸出脈外。2.氣能攝津,約束汗液、尿液、唾液、胃腸液等,調控其分泌量或排泄量,防止其異常丟失。3.固攝精液,使之不因妄動而頻繁遺泄。4.固攝臟腑經絡之氣,使之不過於耗失,以維持臟腑經絡的正常功能活動氣的固攝作用實際上是通過臟腑經絡的作用而實現的。固與散、泄、脫相對。氣的固攝作用減退,必將導致機體陰陽、氣血、精神,津液的耗散、遺泄、脫失。其病輕者為散,為泄,重者為脫。凡汗出亡陽,精滑不禁,泄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遺,久嗽亡津,歸於氣脫;凡下血不止,崩中暴下,諸大亡血,歸於血脫。而黃宮綉則認為「陽旺者陰必竭,故脫多在於陰。陰盛者陽必衰,故脫多在於陽」(《本草求真》)。張景岳則將脫泄責之於肺、腎,「在上者在表者皆宜固氣,氣主在肺也;在下者在里者皆宜固精,精主在腎也」(《景岳全書·新方八陣略引》)。散者收之,澀可去脫。久嗽為喘,而氣泄於上,則固其肺;久遺成淋,精滑不止,則固其腎;小便不禁,則固其膀胱;大便不禁,則固其腸;汗泄不止,則固其皮毛;血泄不止,則固其營衛;大虛大脫,又當補而固之。(五)營養作用氣的營養作用,指氣為機體臟腑功能活動提供營養物質的作用。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其一,人以水谷為本,水谷精微為化生氣血的主要物質基礎。氣血是維持全身臟腑經絡機能的基本物質。因此說,水谷精氣為全身提供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其二,氣通過衛氣以溫養肌肉、筋骨、皮膚、腠理。所謂「衛氣者,本於命門,達於三焦,以溫肌肉、筋骨、皮膚」《讀醫隨筆·氣血精神論》),「熏於肓膜,散於胸腹」(《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通過營氣化生血液,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故曰:「營者水谷之精,和調於五臟,灑陳於六腑,乃能人於脈也……灌溉一身」(《婦人良方·調經門》),「人於經隧,達臟腑,晝夜營周不休」(《醫旨緒餘·宗氣營氣衛氣》)。其三,氣通過經絡之氣,起到輸送營養,濡養臟腑經絡的作用。故曰:「其流溢之氣內溉臟腑,外濡腠理」(《靈樞·脈度》)。(六)氣化作用氣化,在不同的學術領域有不同的含義。在中國古代哲學上,氣化是氣的運動變化,即陰陽之氣的變化,泛指自然界一切物質形態的一切形式的變化。在中醫學上,氣化的含義有二:1.氣化指自然界六氣的變化。「歲候,其不及太過,而上應五星。……承天而行之,故無妄動,無不應也。卒然而動者,氣之交變也,其不應焉。故曰:應常不應卒。此之謂也。帝曰:其應奈何?岐伯曰:各從其氣化也」(《素問·氣交變大論》)。「少陰司天為熱化,在泉為苦化,不司氣化居氣為灼化」(《素問·至真要大論》)。2.氣化泛指人體內氣的運行變化。氣化是在氣的作用下,臟腑的功能活動精氣血津液等不同物質之間的相互化生,以及物質與功能之間的轉化,包括了體內物質的新陳代謝,以及物質轉化和能量轉化等過程。氣化的過程包括形化氣化及形氣轉化。在這一過程中,既有有形物質向氣的轉化,如食物經脾胃腐熟運化之後化為營氣,又有氣向有形物質的轉化,如營氣在心肺的作用下而化為血液。人體是一個不斷發生氣化作用的機體。陽化氣,陰成形。陽主動,陰主靜。陰陽動靜的相互作用是氣化作用的根源。要言之,人體的生命活動全恃氣化,氣化是生命活動的本質所在。(4)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營養、氣化等功能,雖然不盡相同,但密不可分,在生命活動中相互促進,協調配合,共同維繫著人的生命過程。氣是維持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營養、氣化等功能,雖然不盡相同,但密不可分,在生命活動中相互促進,協調配合,共同維繫著人的生命過程。氣是維持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這種生命物質——氣,經常處於不斷自我更新和自我複製的新陳代謝過程中。《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所說的「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精化為氣」等,就是對氣化過程的概括。氣化為形,形化為氣的形氣轉化的氣化運動,包括了氣、精、血、津液等物質的生成、轉化、利用和排泄過程。人體必須不斷地從周圍環境攝取生命活動必需的物質,否則,生命就無法維持。人以水谷為本,得谷則昌,絕谷則亡。臟腑經絡,周身組織,無不在不同的角度、範圍與深度上參與了這類氣化運動,並從中獲取所需要的營養和動力,而排出無用或有害的代謝產物。人體的氣化運動是永恆的,存在於生命過程的始終,沒有氣化就沒有生命,故曰:「物之生,從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素問·六微旨大論》)。由此可見,氣化運動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徵。如果氣的氣化作用失常,則能影響整個物質代謝過程。如:影響飲食物的消化吸收,影響氣、血、津液的生成、輸布,影響汗液、尿液和糞便的排泄等,從而形成各種複雜的病變。「氣」的生成(1)人體之氣,就生命形成而論,「生之來謂之精」,有了精才能形成不斷發生升降出入的氣化作用的機體,則精在氣先,氣由精化。人體之氣,就生命形成而論,「生之來謂之精」,有了精才能形成不斷發生升降出入的氣化作用的機體,則精在氣先,氣由精化。其中,先天之精可化為先天之氣;後天之精所化之氣與肺吸人的自然界的清氣相合而為後天之氣。先天之氣與後天之氣相合而為人體一身之氣。 人體的氣,源於先天之精氣和後天攝取的水谷精氣與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脾胃和腎等臟腑生理活動作用而生成。(一)氣的來源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氣,其來源有二。1.先天之精氣:這種精氣先身而生,是生命的基本物質,稟受於父母,故稱之為先天之精。「生之來謂之精」(《靈樞·本神》)。人始生,先成精沒有精氣就沒有生命。這種先天之精,是構成胚胎的原始物質。人之始生,以母為基,以父為榍,父母之精氣相合,形成了胎。所謂「方其始生,賴母以為之基,坤道成物也;賴父以為之梔,陽氣以為捍衛也」(《黃帝內經素問注證發微》)。先天之精是構成生命和形體的物質基礎,精化為氣,先天之精化為後天之氣,形成有生命的機體,所以先天之氣是人體之氣的重要組成部分(2)2.後天之精氣:後天之精包括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和存在於自然界的清氣。因為這類精氣是出生之後,從後天獲得的,故稱後天之精。氣由精化,後天之精化而為後天之氣。呼吸之清氣:通過人體本能的呼吸運動所吸人的自然界的新鮮空氣,又稱清氣、天氣、呼吸之氣。「喉主天氣」(《素問·太陰陽明論》),「天氣通於肺」(《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人體賴呼吸運動,使體內的氣體在肺內不斷交換,實行吐故納新,參與人體氣的生成。故曰:「天食人以五氣,五氣人鼻,由喉而藏於心肺,以達五臟」(《類經·氣味類》)。水谷之精氣,又稱谷氣、水谷精微,是飲食物中的營養物質,是人賴以生存的基本要』素。胃為水谷之海,人攝取飲食物之後,經過胃的腐熟,脾的運化,將飲食物中的營養成分化生為能被人體利用的水谷精微,輸佈於全身滋養臟腑,化生氣血,成為人體生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故曰:「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脾胃論·脾胃虛傳變論》),「人以水谷為本,故人絕水谷則死」(《素問·平人氣象論》)。如初生嬰兒,一日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枯竭而死,可見人類一有此身,必資谷氣人胃,灑陳於六腑,和調於五臟,以生氣血,而人資之以為生。人自有生以後,無非天地之為用。非水谷,無以成形體之壯;非呼吸,無以行臟腑之氣。所以說:「人一離腹時,便有此呼吸,……平人絕谷,七日而死者,以水谷俱盡,臟腑無所充養受氣也。然必待七日而死,未若呼吸絕而即死之速也」(《醫旨緒餘·原呼吸》)。(二)生成過程人體的氣,從其本源看,是由先天之精氣、水谷之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三者相結合而成的。氣的生成有賴於全身各臟腑組織的綜合作用,其中與肺、脾胃和腎等臟腑的關係尤為密切。1.肺為氣之主:肺為體內外之氣交換的場所,通過肺的呼吸吸人自然界的清氣,呼出體內的濁氣,實現體內外之氣的交換。通過不斷的呼濁吸清,保證了自然界的清氣源源不斷地進人體內,參與了人體新陳代謝的正常進行肺在氣的生成過程中主要生成宗氣。人體通過肺的呼吸運動,把自然界的清氣吸人於肺,與脾胃所運化的水谷精氣,在肺內結合而積於胸中的上氣海(膻中),形成人體的宗氣。「夫合先後(指先天之氣和後天之氣——作者注)而言,即大氣之積於胸中,司呼吸,通內外,周流一身,頃刻無間之宗氣者是也」(《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宗氣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脈而行氣血,通達內外,周流一身,以維持臟腑組織的正常生理功能,從而又促進了全身之氣的生成。肺司呼吸,「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消息自然,司清濁之運化」(《類經圖翼·經絡》)。宗氣賴肺呼吸清氣而生,待其生成之後,則積於胸中,走息道而行呼吸。肺通過呼吸,排出濁氣,攝取清氣,生成宗氣,以參與一身之氣的生成。呼吸微徐,氣度以行,「一呼脈再動,氣行三寸,一吸脈亦再動,氣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靈樞·五十營》)。呼吸精氣,則能壽蔽天地。肺借呼吸吸入自然之清氣,為一身之氣提供物質基礎,賴化生宗氣進而化生一身之氣。肺之呼吸是氣的生成的根本保證,故曰「諸氣皆生於肺」,「肺主氣,氣調則營衛臟腑無所不治」(《類經·臟象類》)。肺為呼吸橐箭,虛如蜂窠,吸之則滿,呼之則虛,受臟腑上朝之清氣,稟清肅之體,性主乎降。「人身之氣,稟命於肺。肺氣清肅,則周身之氣莫不服從而順行」(《醫門法律·肺癰肺痿門》)。升降出入,無器不有:人體是一個不斷發生著升降出人的氣化作用的機體。「升降者,里氣與里氣相迴旋之道也;出入者,里氣與外氣相交接之道也」(《讀醫隨筆·升降出入論》)。而肺則集升降出入於一身,呼則升且出,吸則降且人。「肺之一呼吸,以行臟腑之氣」(《醫易一理》),從而維持全身氣機的動態平衡故曰:「氣……周流一身,循環無端,出入升降,繼而有常……總統於肺氣」(《金匱鉤玄·附錄》)。總之,肺臟通過呼吸運動,吐故納新,吸清呼濁,化生宗氣,進而生成一身之氣,並總統一身之氣機的升降出入運動,從而保證了氣之生生不息。故有「肺主一身之氣」(《醫門法律·明胸中大氣之法》),「肺為氣之主」(《醫述》引《仁齋直指方》)之說。(3) 2.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胃司受納,脾司運化,一納一運,生化精氣。脾升胃降,納運相得,將飲食化生為水谷精氣,靠脾之轉輸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氣上輸於肺,再由肺通過經脈而布散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脾胃為後天之本,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脾胃的腐熟運化功能尤為重要。「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脾胃論·脾胃虛實傳變論》)。「胃司受納,脾司運化,一納一運,化生精氣,津液上升,糟粕下降,斯無病也」(《明醫雜著》)。脾升胃降,納運相得,才能將飲食化生為水谷精氣。因為人在出生之後,依賴食物的營養以維持生命活動。而機體從飲食物中攝取營養物質又依賴於脾胃的受納和運化功能。飲食人胃,經過胃之受納和腐熟,進行初步消化,通過幽門下移於小腸,靠脾的磨谷消食作用,將水谷化生為水谷精微——水谷之精氣,並靠脾之轉輸和散精作用,把水谷精微上輸於肺,再由肺注人心脈,通過經脈布散到全身以營養五臟六腑,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所以李中梓說:「嬰兒既生,一日不再食則飢,七日不食,則腸胃涸絕而死。經云:安谷則昌,絕谷則亡。……胃氣一敗,百葯難施。一有此身,必資谷氣。谷入於胃,灑陳於六腑而氣至,和調於五臟而血生,而人資之以為生也。故曰後天之本在脾」(《醫宗必讀·腎為先天本脾為後天本論》)。脾為五臟之軸,胃為六腑之首,脾胃合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在氣的生成過程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脾胃在氣的生成過程中,不僅化生水谷精氣,提供物質基礎,參與宗氣的生成,而且又能滋養先天之精氣。3.腎為生氣之源:腎有貯藏精氣的作用,腎的精氣為生命之根,生身之本。腎所藏之精,包括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先天之精是構成人體的原始物質,為生命的基礎。後天之精,又稱五臟六腑之精,來源於水谷精微,由脾胃化生並灌溉五臟六腑。實際上,先天之精和後天之精在腎臟中是不能截然分開的。故曰:「先天之氣在腎,是父母之所賦;後天之氣在脾,是水谷所化。先天之氣為氣之體,體主靜,故子在胞中,賴母息以養生氣,則神藏而機靜。後天之氣為氣之用,用主動,故育形之後,資水谷以奉生身,則神發而運動。天人合德,二氣互用,故後天之氣得先天之氣,則生生而不息;先天之氣得後天之氣,始化化而不窮也」(《醫宗金鑒·刪補名醫方論》)。可見,腎精的盛衰,除先天條件外,和後天之精的充盛與否也有密切關係。腎臟對精氣,一方面不斷地貯藏,另一方面又不斷地供給,循環往複,生生不已。所以說:「腎者,主受五臟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臟盛乃能瀉,是精藏於腎而又非生於腎也。五臟六腑之精,腎藏而司其輸泄,輸泄以時,則五臟六腑之精相續不絕」(《醫述》引《怡堂散記》)。腎所藏的先天之精氣充盛,不僅給全身之氣的生成奠定了物質基礎,而且還能促進後天之精的生成,使五臟六腑有所稟受而氣不絕。所以說:「父母構精時,一點真陽,先身而生,藏於兩腎之中,而一身之元氣由之以生,故謂生氣之原」(《醫門法律·先哲格言》)。總之,氣的生成,一者靠腎中精氣、水谷精氣和自然界清氣供應充足;二者靠肺、脾胃、腎三臟功能的正常。其中以脾肺更為重要。故臨證所謂補氣,主要是補脾肺兩臟之氣。氣 的 內 含中國古代哲學的物質觀,從五行的多元論到陰陽二氣的二元論,最終統一於氣的一元論。誠如《河洛原理》所說,「太極一氣產陰陽,陰陽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萬物」。 陰陽五行始終被置於中國古代哲學的最根本最高的氣範疇之內,即使在陰陽五行學說的極盛時代,也沒有成為宇宙觀的主體,往往是氣一元論宇宙觀的構成部分。所以天地萬物「本是一氣,分而言之則曰陰陽,又就陰陽中細分之則為五行。五氣即二氣,二氣即一氣」(宋·吳澄《答人問性理》)天地萬物皆本於氣,人亦因氣而生。氣是構成天地萬物以及人類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質,人的生死、物之盛毀,都是氣聚散變化的結果。故曰:「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故萬物一也」(《莊子·知北游》)人與天地之氣通為一氣,「人之生也,因陰陽五行之氣而有形,形之中便具得陰陽五行之理,以為健順五常之性」(吳澄《答田副使第二書》)。總之中國古代哲學用氣一元論的單一物質概念,說明了世界的物質本原,肯定了世界的物質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物質(氣)的不同形態,世界上一切現象都是根源於物質(氣)的,這是中國古代唯物主義哲學的基本理論。總之,氣一元論是中醫古代哲學中最根本最重要的哲學思想,是一種動態的、有機的宇宙觀,濃縮地反映出中華民族的特有傳統。一、氣的基本概念中國古代哲學的氣一元論應用於中醫學領域,成為中醫學認識世界和生命運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與醫學科學相結合,形成了中醫學的氣一元論。(一)氣的哲學含義氣,是中國古代哲學標示物質存在的基本範疇,是運動著的、至精至微的物質實體,是構成宇宙萬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標示著佔有空間、能運動的客觀存在。氣是中國古代對世界本原的粗淺認識,從雲氣、水氣到量子、場,無不涵蓋其中,可謂「至大無外」,「至小無內」。但在中國古代哲學上,氣又是一個涵蓋物質與精神、自然與社會的哲學範疇,其內涵既是客觀存在的實體,又是主觀的道德精神,兼容並包,錯綜複雜。哲學的物質概念是標誌客觀實在的哲學範疇,是世界上一切現象(自然和社會)的根本特性的最高概括,是指不依賴人的感覺而存在的客觀實在。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自然界和社會的一切現象,都是運動著的物質的各種不同表現形態。意識是物質高度發展的產物。哲學的物質概念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不能把它同自然科學中關於物質的特殊屬性、結構和形態的學說相混淆。哲學的物質概念是永恆的,既不會陳舊也不會改變,只會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豐富。但是,對具體科學的物質的概念、屬性、結構和形態的認識,則是隨著實踐和科學的發展而不斷改變和深化著的。氣作為哲學範疇是人們對世界物質本質及其現象的高度概括,是天地萬物統一的基礎,是生成萬物的本原,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它不是某一具體的物質形態,而是一個抽象的、一般的範疇。限於古代中國的科學發展水平中國古代哲學對氣的認識便不可避免地帶有樸素直觀的特性,以具體物質形態的氣體為模型,構想了氣的聚散、絪緼、升降、振蕩等運動形式,把氣又規定為具有動態功能的客觀實體,氣又成為一種具體的特質形態,從而把自然科學的具體物質概念與哲學的物質概念並用。因此,氣範疇具有抽象與具體、一般與個別的雙重意義,此為中國古代哲學氣範疇的重要特點之一。此外,氣範疇是一種整體的本原性的概念而不是結構性的物質概念,這又是其另一特點。中國古代哲學氣一元論學說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地完善、豐富和發展的。及至近代,鴉片戰爭之後,隨著西學東進,中國哲學氣範疇的發展表現出與古代不同的特色,氣範疇被賦予了近現代科學的說明與規定,視氣為光、電、質點、原子、量子、場等,現代理論物理學界更趨向以「場」釋氣因此氣由抽象的物質概念,越來越趨向於某種特定的具體存在,其抽象性、普遍性的程度越來越低。其所包含著的抽象性與具體性、普遍性與個別性的內在矛盾更加明顯。這種變化反映在中醫學中,氣範疇的哲學功能不斷地淡化,並傾向於被陰陽五行學說取而代之。中醫學以氣一元論為其宇宙觀和方法論,因此,中醫學理論體系也必然體現出中國古代哲學氣範疇的特點。中醫學在闡述生命運動的規律時,往往是抽象的哲學概念和具體的科學概念並用,注重整體生理功能的研究而忽視人體內部結構的探討,具有鮮明的整體性和模糊性。中醫學的氣具有抽象的哲學範疇和具體的科學概念雙重意義。在中醫學氣一元論中,氣作為哲學範疇的含義已如上述。作為醫學科學中具體的科學的物質概念,在中醫學理論體系,就生命物質系統——氣、血、精、津、液而言,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活力很強、運動不息、極其細微的物質,是生命物質與生理機能的統一。在生命物質系統的各種具體的物質概念中,氣是最大的概念。氣一元論的基本內容氣一元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自然觀體系,其蘊含的內容極其豐富。在此,僅就其中與中醫學關係密切者簡介如下。(一)氣是構成萬物的本原寰宇茫茫,生物吐納,有一種有形無形而存在的東西,中國古代哲學稱之為氣。在中國傳統哲學中,宇宙又稱天地、天下、太虛、寰宇、乾坤、宇空等等。氣通常是指一種極細微的物質,是構成世界萬物的本原。古代唯物主義哲學家認為「氣」是世界的物質本原。東漢·王充謂「天地合氣,萬物自生」(《論衡·自然》)。北宋·張載認為「太虛不能無氣,氣不能不聚而為萬物」(《正蒙·太和》)。氣是一種肉眼難以相及的至精至微的物質。氣和物是統一的,故曰:「善言氣者,必彰於物」(《素問·氣交變大論》)氣是世界的本原,是構成宇宙的元初物質,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最基本元素。「太虛寥廓,肇基化元,萬物資始,五運終天,布氣真靈,摁統坤元,九星懸朗,七曜周旋,曰陰曰陽,日柔曰剛,幽顯既位,寒暑弛張,生生化化,品物咸章」(《素問·天元紀大論》引《太始天元冊》語)。《內經》稱宇宙為太虛,在廣闊無垠的宇宙虛空中,充滿著無窮無盡具有生化能力的元氣。元氣(即具有本原意義之氣)敷布宇空,統攝大地,天道以資始,地道以資生。一切有形之體皆賴元氣生化而生成。元氣是宇宙的始基,是世界萬物的淵源和歸宿。氣是構成宇宙的本始物質,氣本為一,分為陰陽,氣是陰陽二氣的矛盾統一體。「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天氣」是自然界的清陽之氣,「地氣」是自然界的濁陰之氣。陰氣濁重,降而凝聚成為有形的物體,構成了五彩繽紛的大地;陽氣清輕,升而化散為無形的太虛,形成了蒼莽的天宇。天地陰陽之氣上升下降,彼此交感而形成天地間的萬事萬物。「本乎天者,天之氣也。本乎地者,地之氣也。天地合氣,六節分而萬物化生矣」(《素問·至真要大論》)。總之,氣是物質性的實體,是構成自然萬物的最基本元素。類是整個世界的特殊組《內經》時代哲學領域激烈爭論的重大問題之一。中醫學從天地大宇宙、人身小成部分,是自然的產物。人與自然有著密切的關係。在中國哲學史上,周、秦以前稱「天」或「天地」為自然,從《淮南子》始方有宇宙的觀念,「往來古今謂之宙,四方上下謂之宇」(《淮南子·齊俗訓》)。宇宙便是物質世界,便是自然界,宇宙觀即世界觀。天人關係問題是中國古代哲學特別是宇宙的天人統一性出發用氣範疇論述了天地自然和生命的運動變化規律。中醫學從氣是宇宙的本原,是構成天地萬物的要素這一基本觀點出發,認為氣也是生命的本原,是構成生命的基本物質。故曰:「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素問·寶命全形論》),「氣者,人之根本也」(《難經·八難》),「人類伊始,氣化之也。兩間(指天地間——作者注)既有人類,先由氣化,繼而形化,父精母血,子孳孫生」(《景景室醫稿雜存》)。人體是一個不斷發生著升降出入的氣化作用的機體。人的生長壯老已,健康與疾病,皆本於氣,故曰:「人之生死",全賴乎氣。氣聚則生,氣壯則康,氣衰則弱,氣散則死」(《醫權初編》)。氣是絪緼運動,至精至微的物質,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這種「氣」相對於天地之氣而言,是人體之氣,故又稱「人氣」。人類只要認識人氣的運動變化規律,就能夠認識生命的運動規律,故曰:「通於人氣之變化者,人事也」(《素問『氣交變大論》)。血、精、津液等亦為生命的基本物質,但它們皆由氣所化生,故稱氣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人之有生,一氣而已……氣以成性,而內焉則為人之心,外焉則為人之體。體者氣之充,而心者氣之靈」(吳廷翰《古齋漫錄》)。人的形體和人的思想精神都是氣的產物。中醫學在古代哲學氣論的基礎上從生命科學的角度,認為「人之生死由乎氣」,「惟氣以成形,氣聚則形存,氣散則形亡」(《醫門法律》),即人的形體是由氣構成的,而人的精神意識思維活動也是由物質機體產生的一種氣的活動,故曰:「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元也,神者生之制也。形以氣充,氣耗形病,神依氣位,氣納神存」(《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素問·天元紀大論》),「氣者,精神之根蒂也」(《脾胃論》)。總之,氣是連續性的一般物質存在,充塞於整個宇宙,是構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統一性的物質基礎。氣是構成萬物最基本的物質要素,萬物是氣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氣規定萬物的本質,氣的內涵揭示了氣的物質性和普遍性、無限性和永恆性。(二)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天地之氣動而不息,運動是氣的根本屬性,氣是具有動態功能的客觀實體,氣始終處於運動變化之中,或動靜、聚散,或絪緼;清濁,或升降、屈伸,以運動變化作為自己存在的條件或形式。天地運動一氣,轂萬物而生。《內經》稱氣的運動為「變」、「化」,「物生謂之化,物極謂之變」(《素問·天元紀大論》)。「物之生,從乎化;物之極,由乎變。變化之相薄,成敗之所由也」(《素問·六微旨大論》)。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變化,不論是動植物的生育繁衍,還是無生命物體的生化聚散,天地萬物的生成、發展和變更、凋亡,無不根源於氣的運動。「氣有勝復,勝復之作,有德有化,有用有變」(《素問·六微旨大論》)。氣有勝復作用,即氣本身具有克制與反克制的能力。氣這種勝與復、剋制與反克制的作用,是氣自身運動的根源。氣分陰陽,陰陽相錯,而變由生。陰陽相錯,又稱陰陽交錯、陰陽交感即陰陽的相互作用。陰陽相錯是氣運動變化的根本原因。換言之,陰陽的對立統一是氣運動變化的根源和宇宙總規律,故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氣的陰陽對立統一運動,表現為天地上下、升降、出入、動靜、聚散、清濁的相互交感,這是氣運動的具體表現形式。《內經》以「升降出入」四字概之故曰:「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升已而降,降者謂天,降已而升,升者謂地,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素問·六微旨大論》)。氣是構成宇宙的物質基礎,氣聚而成形,散而為氣。形和氣是物質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氣的相互轉化則是物質運動的基本形式。物之生由乎化化為氣之化,即氣化。形氣之間的相互轉化就是氣化作用的具體表現。氣生形,形歸氣,氣聚則形生,氣散則形亡。形之存亡由乎氣之聚散。氣充塞於太虛之中,一切有形之物的生成和變化乃至消亡,無不由於氣的氣化作用。所謂「氣始而生化,……氣終而象變」(《素問·五常政大論》)。《內經》不僅在氣化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氣和形相互轉化的思想,而且用陰陽學說闡明形氣轉化的根源。「陽化氣,陰成形」(《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陽動而散則化氣,陰靜而凝則成形。陰陽動靜的相互作用,是氣化成形和形散為氣兩種方向相反的運動過程的根本原因。氣至大無外,至細無內。大者,有形之物與太虛之氣之間;小者,每一有形之物內部都存在著形化為氣和氣化為形的氣化作用。中醫學的形氣轉化理論對中國古代哲學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總之,氣是陰陽矛盾統一體。陰陽為固有的兩種對立要素,而不是兩個不同的組成部分,即「陰陽有定性而無定質」(《張子正蒙注·卷一》)。陰陽矛盾對立形成了氣的永恆的有規律的運動變化。動靜統一是氣的運動性質。氣化運動是動與靜的統一,聚散統一則是氣的存在形式。散而歸於太虛是氣的無形本體;聚而為庶物之生,是氣的有形作用。聚暫而散久,聚散在質和量上均統一於氣,聚散統一揭示了宇宙萬物氣的統一性。陰陽統一揭示了氣的內在性質,動靜統一描述了氣的存在狀況,而聚散統一則規定著氣的存在形式。(三)氣是萬物之間的中介氣貫通於天地萬物之中,具有可人性、滲透性和感應性。未聚之氣稀微而無形體,可以和一切有形無形之氣相互作用和相互轉化,能夠衍生和接納有形之物,成為天地萬物之間的中介,把天地萬物聯繫成為一個有機整體。感應,即交感相應之謂。有感必應,相互影響,相互作用。氣有陰陽是兩,兩存在於一之中。氣是陰陽的對立統一體,陰陽對立的雙方共同組成氣的統一體,它們是一切運動變化的根源。氣之陰陽兩端相互感應而產生了事物之間的普遍聯繫。有差異就有統一,有異同就有感應。「以萬物本一,故一能合異,以其能合異,故謂之感。……陰陽也,二端故有感,本一故能合天地生萬物,所受雖不同,皆無須臾之不感」(《正蒙·乾稱》)。相互感應和普遍聯繫是宇宙萬物的普遍規律。「感之道不一,或以同而感」,「或以異相應」,「或以相悅而感,或以相畏而感」,「又如磁石引針,相應而感也」,「感如影響,無復先後,有動必藏,咸感而應,故曰咸速也」(《橫渠易說·下經·咸》)。陰陽二氣的相互感應產生了天地萬物之間的普遍聯繫使物質世界不斷地運動變化。這種陰陽二氣相互感應的思想具有樸素的辯證法因素,把人與自然、社會視為一個具有普遍聯繫的有機整體。中醫學基於氣的相互感應思想,認為自然界和人類,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和現象,人體的五臟六腑與生理功能,以及生命物質與精神活動之間,雖然千差萬別,但不是彼此孤立毫無聯繫的,,而是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密切聯繫的,在差異中具有統一性,遵循共同的規律,是一個統一的有機整體。故曰:「人與天地相參」(《靈樞·經水》)。「天地之大紀,人神之通應也」({素問·至真要大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