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上長了小痘痘,美好青春惹煩憂,中醫藥為你來解愁

痘痘[dòu dòu]:又叫痤瘡,痤瘡是毛囊皮脂腺單位的一種慢性炎症性皮膚病,主要好發於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心理和社交影響很大,但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減輕或痊癒。臨床表現以好發於面部的粉刺、丘疹、膿皰、結節等多形性皮損為特點。

發病機理

《素問.生氣通天論》雲:"汗出見濕乃生痤疿,高粱之變,足生大丁。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郁乃痤。" 痤,癤子;疿,俗稱痱子。丁,通疔。皶,粉刺。表現為粉刺、丘疹、膿皰、瘢痕。多生在面部,多見於青年人,陽氣者煩勞則張,因勞而陽氣動,玄府開而汗出,卒受寒邪外束,衛氣鬱閉,郁而化熱,乃生痤疿。《素問.玉機真藏論》雲:"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或痹不仁、腫痛。"

Advertisements

案例

女,31歲,面部生痤瘡多年,久治未愈,疼癢不舒。觀之,以鼻為中心,涉及兩顴、上下口唇四周,遍生紅赤痤瘡,大如豌豆,小如綠豆,有滲出液。自訴心煩、帶下量多而粘,大便調,舌紅苔薄黃膩,脈濡數。 風寒外邪束表,衛氣鬱而化熱,兼加濕熱。治以疏風清熱涼血兼化濕。

處方:荊芥6g,白芷5g,炒梔子10g,防風5g,薄荷4g,川芎10g,黃芩10g,赤芍12g,丹皮12g,炒蒼朮10g,車前子10g,生甘草6g 5劑,日1劑,水煎服。忌辛辣油膩及味酸甜飲食。 複診癥狀好轉,繼續守前方加減。

根據李時珍經驗:

  1. 肺熱:好發於前額、鼻尖,以粉刺、丘疹為主,癥狀相對輕,部位比較淺,舌淡紅,苔薄白,脈浮數。李老善用桑白皮、黃芩、枇杷葉清肺熱;

    Advertisements

  2. 肝熱:多為面頰兩側,以丘疹、膿皰為主,兼見肝氣鬱結,或肝鬱化火等癥狀。常用藥:夏枯草、白芍、川楝子等;

3.心火:兼見煩躁、失眠,舌尖紅甚。常用:蓮子心、黃連、梔子、淡竹葉等。

4.脾熱痤瘡色暗,反覆不愈,平素飲食辛辣肥甘,兼食少體倦,脘腹脹滿等中焦蘊熱或濕熱之證,舌苔黃或者黃白厚膩。常用藥物:黃芩、黃連、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等。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