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光投資聯想控股背後 趙偉國:晶元不能靠一招鮮吃遍天下

紫光集團旗下紫光控股昨日宣布近日在公開市場買入聯想控股292萬股,持有流通股比例超過5%,消息引發市場關注,聯想控股本周5連漲,累計漲50%。

聯想控股接收採訪時表示,歡迎認可聯想控股品牌與價值的市場投資者成為公司的股東。目前公司各項業務運營正常,基本面保持穩定。聯想控股將繼續發揮「雙輪驅動」業務模式的獨特優勢,推動公司價值的持續成長。

在接受《英才》專訪時紫光集團董事長趙偉國表示:「今天的中國,發展晶元製造業已擁有三個縱深:市場縱深、資本縱深、人才縱深。中國市場已經足夠大,錢也足夠多,人才的層次和水平正快速提升。」

「晶元產業不像互聯網產業,不能靠一招鮮吃遍天下,」趙偉國認為,「要有源源不斷的資本投入,十年1000億美元是個基本數字。」

Advertisements

對話趙偉國:晶元不像互聯網產業,不能靠一招鮮吃遍天下

《英才》:9月底,長江存儲一期一號生產及動力廠房提前封頂,長江存儲是中國存儲晶元產業規模化生產的里程碑項目,你對這一項目有怎樣的期待?

趙偉國:長江存儲是中國科技領域的遼寧號航空母艦。從其投資規模、技術水平、對國家產業安全和國家信息安全的意義看,這一比喻並不為過。通過長江存儲這個項目,中國集成電路產業才真正在世界上有了一定的地位。長江存儲,總投資將超過240億美元,是紫光集團目前為止最大的投資項目之一。長江存儲的研發和建設,無疑是紫光集團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英才》:在存儲領域,形勢非常嚴峻,三星、SK海力士、美光科技、閃迪、英特爾、東芝幾乎把控了全球市場。在你看來,改寫巨頭壟斷的格局,還需要多長時間?預計我們何時能正面抗衡三星、SK海力士?

Advertisements

趙偉國:目前在主流存儲晶元產品領域,中國完全是空白。在長江存儲項目之前,我們不是縮短差距的問題,因為原來的基礎是零,所以在長江存儲之前和國際巨頭的距離是無限遠。之所以紫光規劃了十年1000億美元的投資,是因為這個行業具有以下特點:資本密集、人才密集、技術密集、全球競爭。

晶元製造不僅是高端製造,而且是尖端製造,十年1000億美元的投資,平均每年也就是100億美元,Intel、台積電、三星每年在晶元製造上的資本開支各自都超過100億美元。達不到平均每年100億美元的投資規模,根本就進入不了晶元製造的第一陣營。這個行業不僅技術要先進,而且必須有產能。有了產能才有話語權。

我想有五年的時間,我們可以站穩腳跟;再有五年,應該有相當的成就。所以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心理準備和戰略耐力。

歷史機遇

《英才》:全球存儲產業經歷了由「美國--日本--韓國」 企業相繼稱雄的歷史,並非一個國家長期保持不敗地位。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企業是否也迎來了躋身存儲晶元強者行列的機遇?反思產業發展的歷程,你有怎樣的體會和感觸?

趙偉國:中國發展晶元製造產業,目前是一個重大機遇窗口期。今天的中國,發展晶元製造業,有三個縱深:市場縱深、資本縱深、人才縱深。

中國每年進口的晶元佔全球產值的三分之二,這就是巨大的市場縱深;中國目前積蓄了全球僅次於美國的雄厚資本,這就是資本縱深;中國每年畢業700多萬大學生和近百萬的研究生、博士生,這兩個數目加起來,大陸一年增加的人才,比中國台灣全部的就業人群還多;再加上大量的留學歸國人才、來華工作的海外人才,以及大陸不斷成長的企業家人群,這就是海量的人才縱深。儘管在人才的層次和水平方面和美、日、韓及中國台灣地區相比還有差距,但我們正在快速成長。

反思中國晶元產業發展的歷程,必須有三點清醒的認識:一是要有人才,二是要有時間,三是要有花不完的錢(只是個比喻,意思是要有充足的資金)。所謂人才,指的是必須有世界級的領軍人才。這是一場「世界大戰」(全球競爭)。沒有世界級的人才,根本沒法打仗(登上舞台)。

晶元不像互聯網產業,不能靠一招鮮吃遍天下。這是一個需要每天進步一點,不斷積累的行業。所以,要有足夠的耐力和耐心,並且對時間要有充分的認識。這是馬拉松,不是短跑。但每一個100米,又要像跑百米一樣頑強衝刺。所以我說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戰略耐力和心理準備。

所謂要有花不完的錢,就是必須有足夠的投入,要有源源不斷的資本投入。十年1000億美元是個基本數字。

《英才》:半導體產業和高鐵、航空發動機、航空母艦有何本質不同?

趙偉國:集成電路產業要堅持企業的市場化方向。晶元這個產業,在中國可以形容為——「國家戰略全力推動,地方政府全力支持,企業市場化運作取勝」。

晶元不像高鐵,不是國家採購;晶元市場是充分競爭的。如果企業的市場化不充分,是肯定做不好晶元的。企業必須是一個市場化的企業,這是必要條件。只有這樣,才有可能在晶元領域成功。

你看國企做互聯網,基本沒有成功的。就是因為國企的市場化程度很難適應互聯網產業的要求。就其市場特點看,晶元市場和互聯網市場很像,但更為艱難。因為晶元市場沒有辦法靠商業模式制勝,也沒有消費習慣和語言優勢,政府也無法管制。所以在晶元這樣一個充分市場化的市場上,只有充分市場化的企業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希望中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把支持的重點放到充分市場化的企業上。

目前,美、日、韓和中國台灣地區的企業是遙遙領先者,我們是後來者。作為追趕者,勢必要付出更高的代價。航空發動機和航空母艦都是國家採購。晶元的主流市場不是國家採購,所以發展晶元產業更為艱難。這就需要中國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房子要想蓋的高,地基必須打的深。

投資壁壘

《英才》:你如何看待,晶元領域,外資在華投資和中國企業對外投資的不平等?這對中國發展集成電路產業帶了怎樣的困難?

趙偉國:在集成電路領域,海外企業在華投資和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受到的待遇完全不對等。在海外,美、日、韓和中國台灣地區對中國大陸企業是嚴防死守;而在國內,海外企業幾乎為所欲為。由於中國地方政府對招商的狂熱,海外企業在中國本土獲得的幾乎是超國民待遇。這給中國大陸企業在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上,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這是一場不對稱的競爭。海外企業在中國本土依靠優惠政策和中國大陸企業進行人才、資本和地方政府資源的爭奪,使中國大陸企業面臨非常殘酷的本土競爭環境。

《英才》:紫光此前計劃收購美光科技、西部數據,入股台灣力成、南茂均宣告終止,此前中資基金收購美國萊迪思半導體,也被美國政府叫停。目前來看,中國半導體國際併購最大的障礙還是國際投資壁壘的問題?甚至是政治因素?

趙偉國:集成電路產業的發展,是中國科技產業崛起的關鍵,也是中國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國和強國的關鍵。美、日、韓和中國台灣地區根本不希望中國大陸崛起。

集成電路這個產業,不僅市場規模龐大,應用廣泛,而且一旦領先,利潤豐厚。所以美、日、韓和中國台灣對中國大陸企業的阻擊,既有政治因素,也有經濟因素。

美、日、韓和中國台灣採用的是典型的「雙重標準」:當市場化對他們有利的時候,他們就和你談市場化;當市場化對他們不利的時候,他們就給你談國家安全。他來中國大陸,就和你講市場化;你去他那裡,他就給你講國家安全。完全是兩套原則。從商業角度看,是極不公平的。商業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對等。

《英才》:集成電路是極其燒錢的行業,雖然有國家大基金和國開行的支持,資金是否仍舊不足?

趙偉國:確實資金還不足,除了國家大基金和國開行、中國進出口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支持外,紫光也在多方位籌措資金,包括設立各種基金,與地方政府聯合投資,在資本層面合作等。紫光還希望發起設立中國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

三星是一個科技資本財團。晶元業務只是一部分業務。三星的金融和實業為晶元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巨額資金。紫光要借鑒三星的發展經驗,成為一個以晶元和雲網為主導業務的綜合性科技財團。這樣紫光才有可能完成振興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大業。

轉向自主研發

《英才》:併購對紫光來說是必須的嗎?在國際併購遇阻的情況下,是否應該尋求更加溫和的合作方式?

趙偉國:紫光今天的模式是自主創新加國際合作,紫光雖然是通過併購切入晶元產業的,但目前的工作重點已經完全轉向自主研發。

《英才》:未來紫光在國際併購方面的節奏是否會放緩?

趙偉國:會放緩,現在併購已經不是我們的重點,這裡面既有紫光自己的戰略考慮,也有國際環境的因素。

解讀:紫光為何投資聯想控股?

近期,股價一向表現低迷的聯想控股(03396.HK)走出了一波驚人的漲幅。

自12月18日開始,聯想控股股價連續上漲,4天大漲42.18%。截止12月21日收盤,公司股價已經漲至30港元,創出了兩年來的新高。

聯想控股股價為何會暴漲?

首先,聯想控股長期被低估。

一直以來,聯想控股忍受著PB不到1倍,PE不到10倍的尷尬處境。在港股大牛市的背景下,遭受著「不公正」待遇。

聯想控股股價長期維持在17—21港元,目前其每股凈資產為25.78港元,股價已經長期跌破凈資產價格。

其次,聯想控股長期不被市場理解。

業內周知,聯想控股是一家大型投資控股集團,投資於IT、金融服務、現代服務、農業與食品、房地產以及化工與能源材料六大板塊。

聯想控股是聯想集團(00992.HK)的母公司,控股超過30%併合並報表。數據顯示,聯想集團為聯想控股提供了將近94%的銷售收入。

不過,自上市以後,聯想集團對聯想控股的凈利潤貢獻逐步弱化。2014財年,聯想集團貢獻的凈利潤占聯想控股的40.9%,是其主要的業績支柱,到2016年,這一數字已降低到27.5%,到今年中報,其凈利潤佔比更降低到不足1%。

然而,聯想控股的股價卻嚴重受制於聯想集團的業務表現,一般投資人對聯想控股的價值認知也依賴於聯想集團。從兩家公司近年來的股價走勢也可見一斑。

聯想控股的發展戰略是「戰略投資」與「財務投資」並駕齊驅。市場給了「雙輪驅動、獨具特色」一定分量,但是,資本市場並沒有完全理解這一戰略的意圖。

柳傳志就曾公開表示,市場並不理解聯想控股的業務,仍然停留於從事IT業務的聯想集團。他還強調了聯想控股不會減持聯想集團,將積極布局,加強戰略投資,以平衡發展和減輕聯想集團所產生的影響。

一直以來,這類混合型的資產組合容易讓市場產生迷惑,投資人總是習慣性迴避這些企業。很多投資機構對聯想控股的態度是「看不懂」、「不想看」。

不過隨著港股市場走向牛市,聯想控股所投資企業逐漸成長,並且能真正帶來價值回報的時候,很多投資者便會重新構建對聯想控股的分析體系。

此前,聯想控股戰略投資的神州租車(00699.HK)已於2014年在港股上市。當前,拉卡拉支付正處於創業板的申報階段。集團戰略投資與財務投資雙輪驅動的業務模式正逐步發力,投資企業逐漸開花結果,這些都將陸續化作豐厚的投資回報。

聯想集團真正的價值正逐步被市場認可。當各個業務板塊協同效應真正體現出來的時候,企業市值表現將逐漸修復,聯想控股正是走在了修復估值的這條路上。

紫光集團為何要買入聯想控股股票?

從價值投資角度講,買股票有兩個原則。第一,要足夠便宜,第二,要買到好公司的股票,而且買夠量。好公司的標準包括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以及穩定的成長性。

顯然,目前的聯想控股股價符合上述兩個投資標準。

據12月21日晚發布的公告顯示,紫光集團旗下紫光控股(00365.HK)於12月19日至21日合計增持聯想控股292萬股,佔後者流通股5.28%。

紫光集團是清華大學旗下的高科技企業。目前,形成了以集成電路為主導,從「芯」到「雲」的高科技產業生態鏈。

紫光集團已經成長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性集成電路企業,全球第三大手機晶元企業;在企業級IT服務細分領域排名中國第一、世界第二。

在企業信息服務、IT製造業、移動設備等領域,紫光集團與聯想控股所投資企業有較大合作空間。

此外,聯想控股豐富的海外併購經驗,也將與紫光集團的跨境併購需求,產生有效結合。當前,各國政府對集成電路產業實施嚴格的技術封鎖,可以想象,運作過多個大型海外併購項目的聯想控股,無疑將助力紫光集團的海外收購計劃。

於此同時,力爭成為世界科技強企的紫光集團,需要對外進行戰略性投資。而斥重資布局存儲晶元及晶元製造,紫光集團也需要進行合理的財務投資。

另外,聯想控股在港上市已近三年,諸多限制將被解除,紫光集團的投資也踩准了時點。

鑒於上述原因,紫光集團的這筆投資也就順理成章。

延伸閱讀《趙偉國 抗衡國際巨頭》

運營人員: 魏宇波 MX008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