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病三辨:辨人論治,辨證論治,辨病論治

這是我給我的學生們上課時講的一些內容,現整理出來,撰成文,供大家指正。

首先,醫生治療的是病人,不是病。所以,治療疾病的第一關就是要辨人論治。

同樣的一種病,不同的患者,處方有時是截然不同的,醫囑也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千人一方,這樣去治病,是治不出好效果的。

我們中國的患者,歷來有重葯輕醫的傾向,所以我們在臨床治病時,聽得最多的就是患者直接來問,醫生我這個病該用什麼葯?

還有很多患者和患者家屬,根本不願意看醫生,只願意電話或者網路諮詢一下醫生,我今天哪兒哪兒不舒服了,你看我應該吃點什麼葯?我家某某某生了什麼病,你看應該吃點什麼葯?或者有些乾脆問,醫生,你看某某葯能解決我的病嗎?

我每天接觸到的這類諮詢者多得數不勝數,你若不回復他們,他們焦躁得很,有的直接罵你醫德不好。醫德這個詞,被濫用到令人難以想象的程度。

國家立法禁止醫生在未見到患者的情況下開處方,正是為患者的生命安全考慮。

現在有些患者挂號看醫生,患者本人根本不來,家屬帶著患者的檢查報告直接就找醫生,或者直接通過通訊工具一諮詢,就要求醫生開方治病,這種情況就讓醫生很為難。

病人都見不到,怎麼辨人論治呢?

同樣的感冒,在不同的人身上,有不同的癥狀,素來健壯的人,和素來虛弱的人,用藥就不能一樣。當面看診都未必能用准葯,何況在沒看到病人的情況下,就隨意用藥,搞不好病人就會被治出大問題。

所以做醫生要把的第一關,就是一定要見到病人才能看病開方,看不到病人,不要輕易給患者用藥建議,以免給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我們的很多醫學教科書,都會寫上這樣的一些話:醫療並不純粹只是一個醫療技術的問題,醫療還與患者接受的教育程度患者的社會背景,患者的個人信仰,乃至患者的性格息息相關,醫生行醫治病時,首先對患者要有個直觀印象,對患者的職業特點,生活習慣和性格特徵要有基本的了解。

打個比方說,同樣的一種病,不同職業的人得了,作為醫生,就要用不同的治療方案。

比如說癌症,有些工作繁忙的人得了這種病,病了之後不知休息,依然到處奔波,就很容易一邊治療一邊複發。這時候我們在治療患者的同時,就要叮囑患者一定要多休息,定時作息。

很多應酬很多,經常熬夜,如果不叮囑患者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即便短期控制住,很快也會複發。對這類患者,甚至有必要開一些安神助眠的藥物,幫助他們睡眠,因為他們經常因為業務壓力大,焦慮不安,睡眠不足。

而一些退休或者辭職人士得了這種病,他們有大把的時間休養生息,這時候又要多叮囑患者參加社會活動,甚至要勸說他們去找點有意義的工作做做,別閑在家裡養病。

為什麼呢?因為據我自己的經驗,這種患者一旦閑下來養病,他就全神貫注的死磕著自己的病,結果每天活得憂心忡忡,壓力巨大,這也是很容易導致患者病情複發的。

再比如說,患者在炎熱地帶生活和在寒冷地帶生活,外在的氣候因素不一樣,對人體的影響也不一樣,在我們中醫,用藥就不能不有所考慮。同樣的,長期生活在空氣濕度較大的地區的患者和長期生活在空氣乾燥地區的患者,用藥也是不同的。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用藥也是不一樣,情緒樂觀的患者和情緒悲觀的患者用藥也要有所不同,老年患者和年輕患者用藥也是不一樣的,素來強壯的患者和素來體虛多病的患者,用藥同樣不一樣。

所以我們沒有見到患者,沒有與患者有直觀的接觸,沒有對患者進行中醫的望聞問切的四診,就不能隨便給患者用藥。

理想狀態下,醫生應該對患者的基本情況了如指掌才能給患者治療。國外每個社會成員,基本上都有自己的家庭醫生,這些家庭醫生對自己的患者的基本情況,就非常的了解。

辨人論治還有一層含義,這也是我跟我的學生們屢次強調的,就是醫生要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判斷一下患者的性格特徵,判斷一下一項醫事活動存在的風險。

有些患者或患者家屬,可能會給醫生帶來巨大的職業風險,這樣的患者,在治療的過程中就要格外謹慎。

我曾跟過一個老大夫做臨床,我的老師第一天教我時跟我說,醫生治病,一定要注意安全,首先要保障患者安全,第二要保障醫生自己安全。

我們國內大的輿論環境過於講究醫生要有醫德,很少講醫生處理與患者之間的關係時的技巧性的東西,我認為這是個缺陷。

我們中醫界特彆強調學醫要有藥王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精神,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篇」和「大醫習業篇」也歷來被很多中醫教師當作入學第一課教給學生。

我個人並沒有這樣做,我反反覆復跟我的學生們強調的是既要保障病人的安全,也要保障自己的安全,不能一味的瞎講慈悲仁愛,要認識到我們醫生這個職業存在巨大的風險。

我說實話,我既不希望我自己,也不希望我的子弟們,因為醫療行業存在的天然的風險,而陷入醫患糾紛的麻煩之中。

一個醫生要學會控制風險,不會控制風險的醫生不是一個好醫生。培養一個醫生的成本太高, 無辜犧牲自己,對社會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接著我來說說辨證論治。

學過中醫的,都會知道辨證論治和辨病論治是中醫論治疾病的兩大思想體系。

辨證論治是運用中醫學理論辨析有關疾病的資料以確立證,論證其治則和治法,並付諸實踐實施的思維和實踐過程。

中醫辨證論治較為複雜,在中醫界爭論也很多。但是正是中醫的辨證論治思想,最接近現代循證醫學的理念。我曾多次強調,不可以不重視中醫理論,也不可以過度迷信中醫理論,中醫理論和其他醫學理論沒有兩樣,都只能算是一種有一定合理性的醫學假說。

中醫的辨證論治思想,有很強的實用性,但是若說靠中醫的辨證論治思想,可以解決一切疾病問題,那也是胡說八道。

概括來說,中醫的辨證論治有六經辨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三焦辨證等多種辨證論治的方法。

在講病證論治之前,有必要介紹一下中醫研究問題的一個基本的特點,這個特點,就是中醫書籍里常常強調的「取類比象」思想,中醫的各種辨證論治思路,嚴格說來,均是這種「取類比象」思想的具體應用。

中醫缺乏像西醫這樣完備的解剖學知識,這是中醫的不足,也是中醫常遭人攻擊的薄弱之處之一。古人通過「察外而知內」的方法,來認識人體內部的變化。

所謂「察外而知內」,就是說通過觀察外在的變化,而推測內在的變化。察外而知內思想的延伸,就是通過觀察大自然的變化,來推測人體的變化。

這樣的認識問題的方法,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是也難免失之於主觀臆斷。

金元時期的一位名醫王好古說:「臟腑而能語,醫生面如土」,這話的意思是說,如果人的臟腑能說話的話,那麼那些講起來頭頭是道的醫生們就要面如土色,因為臟腑可能會告訴這些醫生們,他們對臟腑的判斷純屬亂扯淡。

所以中醫的辨證論治思想,我們學中醫的要掌握好,因為它們有一定的科學性,可以指導我們在臨床實踐中解決部分問題。

但是同時又要對它們的不夠完美的一面保持清醒的認識,避免受其桎梏。要隨時隨地能跳出中醫的辨證論治思想的圈子,實事求是的去解決患者的問題。

我下面接著講一講中醫的各種辨證論治思想的具體內容。

六經論證來自於被譽為中醫界醫聖的張仲景的《傷寒論》,在《傷寒論》中,張仲景把常見病分為六經病:太陽經、少陽經、陽明經、太陰經、少陰經、厥陰經。

太陽經氣主一身之表,所以根據中醫「背為陽,腹為陰」的理論,太陽經絡就在人身之背,太陽病以頭項強痛而惡寒的表證為主。

陽明經主里,其病理機制主要與胃和大腸有關,所以陽明病主要是胃與大腸病。

少陽經絡行身之側,後世醫學家認為少陽經屬於半表半里,介於太陽與陽明之間,內屬膽與三焦,所以有「少陽為樞」的比喻。少陽病多表現為樞機不利的證候。

三陰病(少陰、太陰、厥陰)均屬里,太陰病多為脾虛寒濕證,少陰病多為心腎陽虛寒盛證,或腎陰虛心陽亢證,厥陰病多為肝木侮土,犯胃克脾的證候。

這只是簡單的劃分方法,人體是一個複雜的整體,彼此相連,太陽病可能會引發陽明病,陽明病可能會引發少陽病,類似於這樣的情況,在《傷寒論》中叫傳經。

由表向理傳會越來越嚴重,由里往表傳,說明人體的免疫力和疾病抗爭后,病情得到緩解,病人有自愈的可能了。

附帶一提,很多患者不太理解中醫師為什麼強調感冒時要先治療感冒,不能吃治療其他疾病的葯。這是因為根據傳經理論,在患者感冒期間服用治療其他疾病的葯,容易把感冒引起的表邪引入到「里」,導致患者產生各種不可預料的新的病變。

張仲景最了不起的地方就在於把人體各種不同的病症,系統化分為六大類,並給出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疾病的解決方案。

至今為止,張仲景《傷寒論》和《金匱要略》中的處方,依然有很大的臨床價值。我希望在今後有時間就我自己多年來運用張仲景的六經辨證論治思想治病的經驗撰寫一些文章出來,供其他學習中醫者參考。

但是張仲景的六經究竟指什麼,歷代醫學家也是意見紛呈,訟爭不斷的。《傷寒論》在中醫界,就像《論語》在中國古代哲學界一樣,地位顯赫,每個朝代都會有大量的注家為《傷寒論》作註釋,某些醫學家的註釋與另一些醫學家的註釋,幾乎可以打起架來。

我個人傾向於認為這六經論證思想本身就有一定的模糊性,儘管它也有很強的實用性。我們依據六經論證思想確實可以治療很多疾病,但是六經論證思想並不能像某些經方學派(中醫界將崇信以《傷寒論》為主的古方派稱作經方派)醫生所說的那樣,可以解決一切疾病。

金元四大家之一李東垣在盛壯之年,遭遇了一場戰後的大瘟疫,當時的經方派束手無策,每天京城各大門都有兩千多具棺木抬出,可見當時傳染病發作得有多厲害。京城裡的名醫們依據六經辨證論治思想去討論如何解決瘟疫,苦無良策,這件事對李東垣的刺激很大。

常常有些中醫迷認為,這是因為當時的醫生們悟性不夠,沒能參悟到中醫的精髓,未能深入堂奧。有些人自以為如果是他自己遇到這種瘟疫,就能應手而愈,我認為這是胡說八道。

而且我甚為厭惡我們中國人動輒祭出「悟性」這麼個玩意兒來,動輒以學者悟性不夠來為我國傳統哲學和醫學的不足遮羞。

像醫學這樣的應用科學,應該清晰、明確、可操作性強,才能算得上真正的精妙。若真的一直強調「醫者,意也」,則很難大力發展。

八綱論治是按照中醫的八綱:陰、陽、表、里、虛、實、寒、熱等八種主要的證型來對患者的疾病進行定性分析,並據此處方用藥治病。

近代醫學家施今墨先生更是在此基礎上加上氣、血,合為十綱。也有醫學家認為應該是兩綱六目,陰和陽是綱,表、里、虛、實、寒、熱屬於六目,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

現代人可能對中醫的八綱很陌生,但是這卻是中醫學的基礎。而且它確實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依據中醫的八綱辨證思想,確實能解決部分患者的問題。

陰陽是對病的屬性的分類。中醫認為,凡是疾病的產生,都是由於人體陰陽的偏盛偏衰所致,而醫生治病,患者吃中藥治病,其根本也在於糾正陰陽的偏盛偏衰。

《黃帝內經》強調治病必求其本,本是什麼呢?中醫認為這個本是陰陽。這裡的陰陽,很難用一句話概括清楚,學者宜熟讀《黃帝內經》的《陰陽應象大論》和《陰陽別論篇》等篇章,去理解中醫所講的陰陽。

概括來說,陰陽是中國古代哲學家用以將事物歸納和分類的一種思辨工具,是我們古人認識自然認識自我的一種思維方法。

古人發現,凡事有正有反,大自然有白天有黑夜,有太陽有月亮,人有男有女,方向有南有北,太陽有日出日落等現象。古人就用陰陽這樣一對概念來把截然相反的事物一分為二,並通過這種分類方法來認識世界。

具體到我們中醫,凡是陽氣盛,抵抗力強,發為熱證、實證的,就為陽證。陽證患者聲音高亢,一派亢盛的體征。凡是抵抗力弱,發為虛證、寒證的,則為陰證。陰證患者呈現的是一派陽氣不足的現象。

這裡順便要提及一下,與陰陽這對概念相似,「太過」與「不及(或曰」不足「)這兩個概念,在中醫理論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常的人體是平衡狀態,是」陰平陽秘「的狀態,不正常的人體是陰陽失衡的狀態,到了陰陽離決的狀態,人就離死亡不遠了。

疾病是陰陽中的某一種或者兩種皆處在」太過「或」不及「狀態。而醫生治病就是要糾正這種」太過「和」不及「狀態。太過者,抑制之,不足者,補益之。

這種觀點從基本思想上來說,是不會有錯的。即便是現代醫學,也離不開這樣的思想。就如貧血患者,現代醫學就會想到給患者輸血或者補血或者通過治療加強患者的造血能力。

八綱辨證論治思想,整體來說,就是對」太過「和」不及「兩種不正常的狀態進行調整。

我們再來說八綱辨證中的表裡。

表裡是指疾病的深淺。中醫認為病邪在經絡及表的為表證,病邪涉及臟腑的為里證。中醫根據病位的淺深來確定發表攻里的治療原則。

太陽表證,就宜發汗解表;陽明裡證,就應清瀉里熱。或者有些疾病表裡不太容易分清楚的,我們就要仔細分辨。還有一些屬於表裡同病的,就要依據具體情況確定是先發表還是先攻里。

這些都有一定之規,這些規矩也是歷代醫生們在臨床實踐中總結出來的。學習中醫時,要把這些東西吃透背下來,才不至於在臨床時不知所措。

寒熱是病情的性質。凡是病勢亢奮,陽邪熾盛的證候,多屬於熱證。病勢沉靜,陰邪偏盛的證候,多屬於寒。還有一些複雜的則為既有寒,又有熱。

那麼如何判斷患者的病勢是亢奮還是沉靜呢?這就要從患者一系列的脈象、舌象、體征和自感的不適中來尋找依據了,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察外而知內」的那套方法。

患者自利(大便溏泄,小便清長)不渴的,屬於臟有寒,而下利慾飲水者,則為里有熱。脈沉遲者屬寒,脈滑而數者屬熱。舌淡苔白者屬寒,舌紅苔黃者屬熱。諸如此類的可以通過望聞問切收集到的體徵信息,都可以作為判斷寒熱的依據。

但是中醫還有真寒假熱證,比如病人身大熱,反而想穿厚衣服,蓋厚被子的,中醫認為這是熱在皮膚,寒在骨髓。身體寒涼,反而想把衣服都脫掉的,這是熱在皮膚,寒在骨髓。

前者是內真寒而外假熱,後者是內真熱而外假寒。診察這類患者時,就不能被體表的寒熱現象所迷惑,必須詳細問診,再去做深入的判斷。

所謂虛實,是指人體邪正二氣的盛衰。虛是人體正氣虛,實是人體邪氣實。

正氣可以為人體構建一個強大的防禦體系,邪氣是侵害人體的禍根。理想狀態下,人體應該有足夠的正氣護衛,這樣即便有邪氣,也不至於導致人體生病,所以黃帝內經中說「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這種思想發展出了中醫的一條重要的治療原則:「扶正祛邪」,扶助正氣,祛除邪氣。從理論上說,這種思想完全沒問題。但是從臨床實踐來說,實現起來不容易,甚至過度強調這一點,往往會陷入空談。

合而言之,以上就是中醫的八綱辨證。

後人追加了氣血辨證兩條,補八綱辨證之不足。

這是因為中醫認為,氣血是維持人體生生不息的最重要的兩種元素。氣虛血虛,或氣滯血瘀,都會造成人體致病,醫生治病,應當盡量恢復人體氣血的正常運轉。氣血運轉正常,則人體很多疾病將不治自愈。

臟腑辨證是中醫的另一重要的辨證論治思想體系。

中醫將人體內的各個器官和組織分為臟腑兩部分。

那麼什麼是中醫所言的臟腑呢?中醫有五臟六腑之說,還有奇恆之腑。

五臟是心、肺、脾、肝、腎,六腑是膽、胃、小腸、大腸、膀胱、三焦等六個臟器的總稱,這個三焦在中醫史上有三種說法,我們這裡提到的是六腑三焦,還有部位三焦,我們後面還要提到溫病學派的三焦辨證。我們這裡提到的六腑三焦,一般認為是處在腹腔內,相當於腹腔內的腸系膜及大小網膜、淋巴管等組織。

另有奇恆之腑,所謂奇恆之腑是指腦、髓、骨、脈、膽、女子胞等六個臟器。其中的膽既是五臟六腑中的六腑之一,也是奇恆之腑之一。

這裡要強調一點的是中醫臟腑理論中提到的各個器官,雖然與我們現代科學中的很多器官名稱相同,但是其實際所指卻又並不完全相同。

中醫的五臟六腑中的各個器官更像是人體功能的一系列高度概括。為了與現代醫學中的臟腑區別開來,中醫界把中醫的臟腑辨證思想稱之為臟象學說。

整體來說,髒的特點是「藏而不泄」,腑的特徵是「泄而不藏」,臟藏人體之精,所以應該藏而不泄,泄掉了人體的精氣,人的正氣就虧虛了。

腑是轉運人體所需的各種物質如飲食和水液等的器官,所以腑應該保持通暢,以通為補,如果腑失通泄的能力,人體就無法吸收食物中的精華,排出人體每天產生的各種糟粕,必定導致人體生病。

臟腑辨證是根據各臟腑的功能特點,來推斷某種病變屬於哪一臟腑組織的病變,然後採取相對應的治療原則進行治療。

臟腑辨證還與四時五行思想結合起來,這是中醫辨證論治思想中最廣受詬病的部分之一。

中醫認為,一年四季各有特徵,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春的生髮之性與五行中的木相似,與五臟中的「肝喜條達」的特徵相似,所以春屬肝木之季。夏季炎熱,與五行中的火相似,與心陽呈對應關係,所以夏屬心火之季。相應的還有長夏屬脾土之季,秋季屬肺金之季,冬季屬腎水之季。

這些一一對應的關係,可以說是古人為了自圓其「天然合一」之說而採取的牽強論證,並不具有科學性。黃帝內經中有一篇「生氣通天論」,特彆強調人體與自然界是一個整體,人體從大自然界中呼吸空氣,與大自然界交換能量,所以人體的一舉一動受到大自然的影響。大自然中的風雨晴晦,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

根據這一思想,中醫產生了其病因學說,後世中醫總結的人體病因有三,其中之一為外因,該外因被概括為六淫:風、寒、燥、濕、暑、火。

關於這個問題,我認為已故上海名醫姜春華教授的一些說法講得非常到位,用五行思想來進行五臟辨證,發展到一定的程度就成了詭辯之術。我們應該從其合理的部分中汲取精華,拋棄其過度理論化而脫離實際的部分。

限於篇幅,這裡很難對五臟六腑辨證展開討論,他日有暇,再就藏象學說專門撰文介紹。

還有三焦辨證和衛氣營血辨證,這都是後世溫病學派發展出來的新的辨證論治思想體系。經方派一直對溫病學派攻訐不止,所以經方學派的很多醫生是不承認三焦辨證和衛氣營血辨證的價值的。

我個人認為無論是六經辨證、八綱辨證、臟腑辨證,還是三焦辨證和衛氣營血辨證,都是中醫發展過程中留下來的一些寶貴的認識疾病,指導臨床醫生用藥的經驗,是醫生治病過程中需要的工具。都有其價值,又都不是完全正確的真理。學者宜學其內容,掌握其使用方法,同時還不受其桎梏。

除此之外,尚有中醫各科的一些自己的辨證論治的思想,比如瘍醫的按照癰疽來辨證論治的思想,也是很有實用價值的。

辨證論治的介紹就暫且到此為止了,再來看看辨病論治。

辨病論治是醫者根據某種具體的疾病,分析該病的特徵,進行論治的思想方法。

中醫將疾病分為各個門,我們有個成語「五花八門」,這個成語還不足以形容中醫的「門」之多,隨便翻閱一本中醫專著,可能都能找到幾十乃至上百「門」,這些不同的「門」就是按照中醫辨病論治的思想來對疾病進行分類。

辨病論治思想發端於張仲景的《金匱要略》,《金匱要略》與《傷寒論》不同,它將人體的疾病按照二十四大類來分。

這種分類方法就很方便中醫師按照各種疾病的基本特點,來分門別類的尋找某種疾病的解決方案,《金匱要略》的分類是比較粗的。後來的醫學家就把中醫的病類分得更詳細了,有些分類方法逐漸就走入了牽強附會。

概言之,辨病論治是一種專病專方的論治方法。但是辨病論治中又有辨證論治,辨證論治中也有辨病論治。所以辨病論治和辨證論治實際上是密不可分的。

以《金匱要略》為例,每種專門的疾病,都會有好多張處方,哪種處方思路適應治療該類疾病中的哪個小的分類,又要靠辨證論治來仔細區分了。

一個達到理想水平的中醫師,應該把以上三種辨治方法,均掌握到爐火純青的程度。這對中醫師個人的理論修養和文化修養,乃至社會閱歷的要求都很高。

從根本上來說,一個人生病了,可能是既有心理因素又有生理因素的,而其中的心理因素與個人所受的教育和性格特徵又密切相關。

一個好的中醫師,不但要有解決患者生理上疾病的能力,還應有解決患者心理問題的能力。因為就像佛教經典中所說的那樣:心如功曹,功曹若止,從者都息。人的很多毛病,根源還在心。

舉例言之,有些病人喜歡熬夜,熬著熬著,熬成了癌症。作為醫生,不幫助他把這個壞習慣指出來並且督促患者改掉這個壞習慣,只知道用藥治療患者的癌症,即便短暫的將患者的腫瘤消除了,但是只要患者依然保持此陋習,那麼用不了多久,還是會複發。

而一個人又為什麼喜歡熬夜?那就各有各的原因了。有些人是因為應酬,我有個淋巴瘤患者經常通宵達旦的熬夜打牌,原因是要陪客戶。還有個淋巴瘤患者經常通宵達旦的熬夜,原因是因為他是個警察。另一個淋巴瘤患者也是經常熬夜,原因是因為他是個程序員,工作經常加班。

如果作為醫生,我沒有能力說服患者不熬夜,那麼我的治療從一開始就失敗了一半。而要說服患者不熬夜,那又要自己有幾把刷子。第一個患者,要說服他看淡名利;第二個患者,要說服他想辦法調整自己的工作崗位,第三個患者,要說服他改變工作習慣。

所以一個醫生不單純只是一個醫生,他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病人的燈塔,要在思想和行為上能夠影響到患者。沒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和思想深度,就做不到這一點。

清朝名醫葉天士,據說除了行醫之外,還是其本地有名的鄉紳,四鄰八鄉,有人鬧矛盾了,需要找個人主持公道評評理,調解糾紛,就去找葉天士。

這說明葉天士不但醫術過人,學識和聲望也是令人折服的,所以大家願意找他主持公道。

過去對醫生有種看法,認為醫生是「長者」。什麼叫「長者」呢?長者大概可以用「學為人師,行為世范」這八個字來形容,也就是像葉天士這樣的,學問和人品都令人折服。人家心悅誠服的接受他的治療,心悅誠服的把他當人生導師來對待。

若是按照這個標準,我們多數醫生是無法及格的。這個職業承載了社會很高的期望,所以俗話說學醫費人,即便是學富五車之人,也是需要殫精竭慮,才能解決人身心健康上的難題。

醫療從來就不單純只是醫療技術的問題。要想取得相對理想的療效,醫生非但要有過人才智,還需要嘔心瀝血,日夜不輟的為患者的身心健康問題操心費力。

因為稍微一疏忽,就會死一個人。一旦一個人死了,社會輿論就會以摧枯拉朽的勢頭來批評醫生,過激的患者家屬甚至會對醫生的人身安全構成威脅,寧不慎乎?

我認為一個醫生在做到以上幾點的同時,還應該時刻對自己所學的一切保持懷疑精神。

醫學是一門不完美的科學,無論中醫還是西醫,概莫例外。每個臨床醫生都有共同的認識:我們沒有能力治好我們接診的所有病人,總會有病人死在我們治療的過程中。

而從職業的角度來說,那些面臨家人死亡的家屬也是我們不可避免要接觸的對象之一。除了治療患者之外,適當的安慰處在喪痛之中的患者家屬,也是我們的職責所在。

這樣做,一是可以盡醫生應盡的人道主義職責,二是可以潤滑醫患之間的關係,儘可能的減少醫患糾紛。

而在患者死亡之前,醫生尚應對患者家屬做相應的死亡教育工作。

我們必須承認,面臨家人死亡是這世界上最難接受的事情之一。大的醫患糾紛往往是在患者死亡后不久,患者家屬沉浸在悲痛之中,難以自拔時發生的。

必要的死亡教育,有助於幫助患者家人克服死亡瞬間帶來的應急心理障礙,讓患者家屬認識到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自然規律,緩解患者家屬痛苦、恐懼和慌亂的情緒。

醫生的工作的確十分難做,但是一個總的原則,有助於醫生抵抗職業風險,那就是一個醫生在面對患者和患者家屬時,最正確的態度應該是:事實是什麼,就告訴人們什麼,本著合情合理的原則去行事做人。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