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總是「相中」你?艾灸幫你解決便秘那些事兒!

便秘對於大家來說應該並不陌生,

而且便秘對於人體的影響可不小。

由於毒素沉積體內不能按時排出,慢慢地小肚腩、痔瘡、痘痘、面色黯淡發黃......都無法避免地出現了。

這討厭的便秘,想要擺脫它真的就那麼難?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樣通過艾灸治療便秘。

便秘艾灸——辯證取穴

1.寒性便秘

艾灸天樞、上巨虛、支溝穴

寒性:不常喝水不會覺得口渴,常覺得精神虛弱且容易疲勞,臉色蒼白、唇色淡,怕冷、怕吹風、手腳冰冷,喜歡喝熱飲、吃熱食、常腹瀉、常小便且顏色淡,月經常遲來,血塊多,舌頭顏色為淡紅色。

天樞:在腹中部,臍中旁開2寸。

上巨虛: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6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支溝: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Advertisements

2.熱結便秘

艾灸大腸俞、內庭、大橫、曲池穴

熱結:熱結於胃腸,則出現腹滿實痛、大便燥結、甚則潮熱譫語、舌紅苔黃、脈沉實等。

大腸俞:在腰部,當第4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內庭:足背第2、3趾間,趾蹼緣後方赤白肉際處。

大橫:仰卧,在腹中部,距臍中4寸。

曲池: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

3.氣虛便秘

艾灸肺俞、脾俞、中脘穴

氣虛: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

肺俞: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4.氣滯便秘

艾灸太沖、陽陵泉、支溝穴

氣滯:胸悶,兩脅、胃、腹脹痛,噯氣,咽部如有異物梗阻,情緒波動時易腹痛腹瀉,女性乳房、小腹脹痛,舌色暗,脈弦等。

Advertisements

太沖:在足背側,當第1、2跖骨結合部之前凹陷處。

陽陵泉: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

支溝:在前臂背側,當陽池與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尺骨與橈骨之間。

5.血虛便秘

艾灸血海、足三里、三陰交穴

血虛:面色淡白或萎黃,唇舌爪甲色淡,頭暈眼花,心悸多夢,手足發麻,婦女月經量少、色淡、後期或經閉,脈細等為常見證候。

血海:屈膝,在大腿內側,髕底內側端上2寸,當股四頭肌內側頭的隆起處。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脛骨前緣1橫指(中指)。

三陰交: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

6.陰虛便秘

艾灸太溪、照海、復溜穴

陰虛:低熱、手足心熱、午後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心煩失眠、頭暈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等症

太溪:在足內側,內踝後方,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的凹陷處。

照海:在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

復溜:在小腿內側,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7.陽虛便秘

艾灸腎俞、命門、中脘、神闕穴

陽虛:陽虛主證為畏寒肢冷、面色蒼白、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脈沉微無力等。

腎俞: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命門:在腰部,當后正中線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上4寸。

神闕:在腹中部,臍中央。

如果便秘久治不愈,請先去正規醫院檢查。排除病變之後,再想想原因,調整飲食和適當艾灸,不要亂用瀉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