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種姓制度」

在印度,最想了解的「印度特產」之一就是所謂的「種姓制度」, 但偏偏印度人對此最是諱莫如深。和印度人的交談中嘗試涉及一下這個話題,但他們立刻表現出來的拒絕和厭惡。外國人以獵奇的眼光去看印度的「種姓」,就如同外國人跑到中國來津津樂道「小腳」、「辮子」一樣,很可能被當地人視為侮辱。

很多人對「種姓制度」最大的誤解是以為它仍然作為一種「制度」 存在著,其實,印度1947年獨立后頒布的第一部憲法里就明確規定廢除種姓,在今天,印度人的身份記錄里沒有任何關於種姓的記載。至少從法律上說,印度不存在任何形式的身份歧視。如果想一想美國真正廢除對有色人種實行隔離的制度要到60年代民權運動以後,印度倒可稱先驅者。

Advertisements

當然,法律只不過是一紙文章,問題在於是否能夠落實。而事實上,種姓制度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於印度教社會裡,因為它的依據就是出自印度教教義。這個我想大家或多或少都應該知道:印度的大神以自己身體的各部分創造出人,婆羅門是以頭部創造的,所以最尊貴;賤民是用最不潔凈的左腳創造的,所以最低賤。對於印度教社會,顛覆種姓制度等於顛覆神聖的印度教義,其阻力可想而知。我們一般認為印度只有四大種姓(婆羅門,剎帝力,吠舍,首陀羅),外加不被納入種姓的賤民,事實上每種種姓又可以以職業或者地域來細分,所以真正意義上的種姓在印度全土有好幾千。

種姓制度在印度的影響依然廣泛存在,它決定了一個印度教徒在哪裡出生,在哪裡居住,吃什麼樣的食物,穿什麼樣的衣服,從事什麼職業,同什麼樣的人交往,與什麼樣的人結婚,享有怎樣的社會地位和負有怎樣的義務及責任,死後在哪裡埋葬以及怎樣埋葬,等等。婆羅門在印度人口中只佔2%-5%,卻佔據著聯邦政府和司法部門超過70%的崗位,醫生、工程師、律師等高收入的體面工作多數仍屬於婆羅門。

Advertisements

2006年5月,在印度孟買附近的帕爾嘎鎮,一名青年殺死了他的姐夫。這名青年一家人是婆羅門,但他的姐姐卻愛上了低種姓的鄰居小伙普拉布。普拉布一家人是吠舍,經營著一個牛奶場。普拉布和女友偷偷相愛了八年,最後不顧所有人的反對步入婚姻殿堂。就在他們的蜜月還沒有結束的時候,他的小舅子夥同另外兩名親戚用菜刀砍死了普拉布。最後,兇手被判處死刑,但恩愛夫妻卻陰陽相隔。像這種極端的例子在印度,尤其是在廣大農村地區還有很多。

在這種情況下,賤民考文德的上位,對提升印度賤民的地位影響有限。事實上,印度的憲法之父Ambedkar就是賤民出身,但即便地位崇高如他,也改變不了印度社會對賤民的歧視和以尼赫魯為首的婆羅門政府高層在改善賤民地位上的消極態度。可以說,考文德的當選,就和南亞出了不少女總理女總統但改變不了女性受壓迫的地位一樣,其實質影響都極其有限。

賤民當上總統,會對印度的種族等級觀念有什麼實質性的影響嗎?實際上,印度憲法之父就是賤民出身,然而,即使這樣,仍然改變不了印度人對賤民的歧視。即使現在賤民出身的考文德當選總統,仍然還是改變不了印度人根深蒂固的種族觀念。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