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經》「治未病"理論探討

古醫籍《黃帝內經》中首次提出治未病的概念,而「治未病」是中醫學術思想的基本內容之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所謂:「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1唐代醫家孫思邈把疾病分為「未病」、「欲病」、「已病」。並指出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字里行|'日蘊涵著對「無事之前」的養生防病及欲病早調的觀點。這種未雨綢繆、防

微杜漸的預防思想在後世一直有深遠的影響,是中醫學重要的理論基礎。伴著新的健康理念「治未病」更有了深刻的現實意義。將成為本世紀最有發展前景的領域。所謂中醫「治未病」,一是「未病先防」,即強調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二是「既病防變」,即突出著重於疾病的早期發現,早期處理,防止疾病的發展和傳變,以及病後防復止遺,是防於疾病未複發、后遺之時。

Advertisements

1未病先防

1.1

調攝精神《素問·上古天真論》提出「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中醫學認為,精神情志活動,與人的生理、病理變化有密切的關係。可見,中醫學早就認識到調養精神。可以增強正氣抗邪能力,預防疾病。由於人的精神情志活動可影響機體氣機的正常升降出入。正如《素問·舉痛論》所謂「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靈樞·百病始生》亦謂「喜怒不節,則傷臟」。故突然強烈的精神刺激或反覆持續的精神刺激。可使人體氣機逆亂,氣血陰陽失調而發病。正氣內虛,易感外邪而致病。在疾病過程中。情志波動又能使疾病惡化。相反,精神愉快,心情舒暢,氣血調達,氣血和平有利於恢復健康。

Advertisements

1.2

加強鍛煉生命在於運動,經常鍛煉身體,能增強體質,減少或防止疾病的發生。在春秋戰圍時代,已應用「導引術」和「吐納術」來防治疾病。東漢名醫華佗根據「流水不腐,戶樞不蠹」的道理。創造了「五禽戲」健身運動。模仿虎、鹿、熊、猿、鳥5種動物的動作來作防病健身的運動。晉代葛洪強調氣功攝生治未病,其在《抱朴子·地真》中提出「是以聖人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醫之於無事之前,不迫於既逝之後」。隨後,健身方法日益發展,創製了太極拳、八段錦易筋經等多種健身方法,不僅能增強體質。提高健康水平,也對藥物治療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總之.加強鍛煉,持之以恆,促使血脈流通,關節靈活,氣機調暢,形神合一,就能夠收到內以養生、外以卻惡的效果。

1.3

四時合序《素問·四氣調神大論》對四季的起卧作了詳細的論述「春三月⋯⋯夜卧早起,廣步於庭。被發緩行,以使志生;夏三月⋯⋯夜卧早起,無厭於日,使之無怒;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冬三月⋯⋯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中醫學認為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人與自然界息息相關。《素問·上古天真論》謂「提挈天地,把握陰陽」,「故能壽蔽天地」,「和於陰陽,調於四時」,「此蓋益其壽命而強者也」;「法於天地」,「分別四時」,「可使益壽而有極時」。所以,四時有序是保持人體健康,預防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中醫學對起居十分重視。以上論述說明,人的起居,應符合季節、氣候的變化,體現了中醫學「人與天地相應」的整體觀,如能順四時之序則諸病不起。逆四時之序則百病叢生。

1.4

合理飲食「五穀為養,五穀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和而服之,以補精益氣」。「治未病」,就是要合理飲食,保證營養全面,以增強人體自身免疫能力和防病抗邪的能力。飲食關乎人之康壽與疾病。《金匱要略》指出「凡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以此致危」。唐代孫思邈雲「食能排邪而安五臟。」並認為「若能用食平痾釋情遣疾者,可謂良工」。肯定了食療有祛病或治療作用。合理的飲食要求「食飲有節」,即強合理的飲食結構和飲食方式。假若飲食起居無規律,而是「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說明飲食起居對人體的正氣強弱有很大關係。

飲食有節包括三點:一是節制,即不偏食、不嗜食、不多食;二是節律,指飲食要定時定量;三是節忌,指要禁口。

1.5

藥物防病《素問·遺篇刺法論》有「小金丹」,「服十粒,無疫干也」的記載。藥物預防歷史悠久,用焚香、佩香囊、香枕、藥物沐浴及服藥等方法預防多種傳染病。人痘接種法預防天花,開創了人類用接種方法來預防疾病的先河,預防疾病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用貫眾、板藍根或大青葉預防流感,用茵陳、梔子預防肝炎,常有防患於未然之效。

2既病防變

2.1

欲病救萌《素問·八正神明論》雲「上工救其萌芽」,就是說疾病雖未發生,但已出現某些先兆,或處於萌芽狀態時,應採取措施,防微杜漸,從而防止疾病的發生。這也應該屬於治未病的內容。健康與疾病之間沒有截然的界限,中間可能存在一個「病前狀態」。在「病前狀態」,儘管事實上體內已開始發生某些異常變化,但病象尚未顯露,或雖有少數臨床表現,卻不足以確診,其有可能發為具有明最癥狀的疾病,若能及時施治,則可阻止其發展,從而使「病前狀態」向健康方向轉化。《素問·刺熱篇》雲「肝熱病者,左頰先赤;心熱病者,顏先赤;脾熱病者。鼻先赤;肺熱病者,右頰先赤;腎熱病者,頤先赤。病雖未發,見赤色者刺之,名日治未病」。顯然。這裡的治未病,不是未病先防,而是在病雖未發生、但將要發生之時,採取措施治其先兆。臨床如中風之類的病證,多數有先兆癥狀。若能及時發現,採取果斷措施,就町避免許多危重症的發生。還有一些發作性疾病,當出現先兆癥狀時,或在緩解期,也町採取措施,阻止疾病的發作。

2.2

已病防變《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亦云「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在診治疾病時,僅對已發生病變的部位進行治療是不夠的,還必須掌握疾病發展傳變的規律,準確預測病邪傳變趨向。對可能被影響的部位,採取預防措施,以阻止疾病傳至該處,終止其發展、傳變。疾病發生的初期,就及時採取措施,積極治療,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這也應屬於治未病的內容。《金匱要略·臟腑經絡先後病脈證第一》雲「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Hp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此即強調疾病的早期治療。在疾病初期,一般病位較淺。病情較輕,對上E氣的損害也不甚嚴重,故早期治療可達到易治的目的。《難經·七十七難》雲「所謂治末病者,見肝之病,則知肝當傳之與脾,故先實其脾氣,無令得受肝之邪,故日治未病焉」。這是說,內臟疾病有可能按照五行相乘或相侮的規律傳變,在治療時就應當首先辨明有可能被傳的臟器,從而採取相應措施,以防傳變。又如清代溫病學家葉天士p』根據溫病的發展規律,熱邪傷及胃陰,進一步發展,叮損及。腎陰,主張在甘寒養胃的同時加入咸寒滋腎之品,以防腎陰被損,並提出r「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則,可謂是既病防變原則具體應用的典範。

2.3

瘥後防復愈後防復亦是「治未病」理論另一內容,並且與已病防變和未病先防密切相關。採取各種措施,防止疾病的複發。疾病初愈,雖然癥狀消失,但此時邪氣未盡,正氣未復,氣血未定,陰陽未平,必待調理方能漸趨康復。所以在病後,可適當用藥物鞏固療效。同時配合飲食調養,注意勞逸得當,生活起居有規律,以期早日康復。從而避免疾病的複發。否則,此時若適逢新感病邪,飲食不慎。過於勞累,均可助邪傷正,使正氣更虛,余邪復盛,引起疾病複發。如《傷寒論》於六經病篇之後,設有「辨陰陽易差后勞復病脈證並治」。指出傷寒新愈,若起居作勞,或飲食不節,就會發生勞復、食復之變,從而示人疾病初愈,應慎起居、節飲食、勿作勞,做好疾病後期的善後治療與調理,方能鞏固療效,防止疾病復作。以收全功。所以,病後調攝,以防疾病復作。亦不失為治未病內容的延伸。其調理的基本原則,一是調理正氣,即採取綜合凋治方法,如精神調養、飲食和藥物調理、針灸、氣功等以提高人體正氣的防n能力,使機體逐步恢復其有序的平衡狀態;二是廓清余邪,疾病初愈,病邪已去大半,尤未盡祛。正如《外感溫熱篇》所謂「熱減身寒者,不可雲虛寒而投補劑,恐爐煙雖熄,灰中有火也」。三是慎防誘因,導致疾病複發的一個重要凶素是誘因引動,如新感病邪,過於勞累,飲食不慎,用藥不當,精神因素等,均可助邪而傷正,使正氣更虛,余邪復燃,從而引起舊病複發。所以在愈后調理中除注意驅邪務盡,扶助正氣外,還應避免各種誘發因素至關重要。

3結語

從《內經》提出「治未病」開始,標誌著中醫學的發展已從被動治療提高到主動預防的水平。疾病是由邪正鬥爭的相對靜止性和不斷變化的絕對性組成的一個完整的動態過程。治未病是中醫預防治療學的一大優勢,涵蓋了所有未病、欲病、已病各階段預防為主的思想,需要我們不懈的努力去發掘與探索。在臨床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才能最大的發揮中醫藥在預防治療學方面的潛力,從而才能收到最好的效果,讓中醫藥為人類健康事業發揮應有的作用。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