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悟《內經》中的五味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奠基巨著,雖然「其文簡,其意博,其理奧,其趣深」(王冰語),初學者不易讀懂,但這種由源及流的學習方法,似迂而反捷,為歷代醫家所推崇。

初讀《內經》,不甚理解,只求強記,甚則囫圇吞棗,及至臨床見習,方才慢慢有所體會。往往聽完病人主訴之後,《內經》條文立即閃現腦海,以前覺得艱澀難懂之處,突然容易多了,甚至恍然大悟。「學好內難,臨證方有源頭活水」,絕非虛語。

以味覺變化為例,通過臨床學習,我認為「五味關乎五臟,然不離乎脾」,按《素問·至真要大論》病機格式,可寫成「諸味之變,皆屬於脾」。

五味的變化在臨床上極為常見,有五味偏嗜者,有自覺口中發苦或甜、咸者,有疾病過程中忌咸、忌甘者。以上種種,皆與「脾」有關,涉及其餘四臟。這從「味」的造字即可看出。左「口」右「未」,口為脾官,未在十二地支屬土,亦為脾所主。《靈樞·脈度》曰:「脾氣通於口,脾和則口能知五穀矣。」脾不和,則不能知五穀五味,故五味不離乎脾。但五味之生,由乎五臟。《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靈樞·五味》曰:「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入肝;谷味苦,先入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腎」,即五味酸苦甘辛咸與五臟肝心脾肺腎相應,故五味關乎五臟。

Advertisements

味覺的減退,五味的偏嗜,皆與脾有關,或虛或實或虛實雜夾或它臟及脾,導致脾不能化生五味上呈於口。虛者多脾氣虛,實者多為濕邪困脾,脾氣不醒。有一種痰熱證型高血壓,味覺變化多提示病情的進退。病人喝大苦大寒之葯,反不覺味苦,多提示葯病相應,葯已中病,守方几劑,味覺恢復,患者報怨方葯太苦難喝時,往往血壓已降。細細思之,此類味覺減退有2種原因,一為痰濁內阻,心脾之氣不能上達;二為肝強克脾,清火化痰平肝,味覺自然恢復。

自覺口中發苦或甜等,多提示對應臟腑病變,如火味苦、木味酸等。但亦與脾有關,所謂「土為萬物之所歸」,它臟必借道於脾,方能顯本臟之味。

五味的禁忌,亦是此理。如糖尿病多忌甘甜,高血壓多忌咸等。

Advertisements

糖尿病之忌甘,因甘入脾,過食甘則傷脾,提示本病與脾土的氣化功能有關。或虛或實導致脾不化精。在大二抄方期間,我就見到不少糖尿病患者舌苔多白厚膩,甚者下肢浮腫(已是火不生土,陰寒內盛重症)。施今墨先生治療本病喜用蒼白朮運脾化濕,或是此理。糖尿病三消是否一定不離陰虛,是否可從脾論治,可做思考。

高血壓病人多忌鹽,西醫病理學認為這與鈉的代謝有關,但《內經》卻認為「水味咸」「咸走血」,多食咸則傷腎、傷心(與西醫高血壓病理損傷心腎有關,但是否完全等同,有待進一步學習研究)。因此是否可以從心腎論治,或治療中應當顧護心腎,值得研究。

《內經》對五味的論述散於各論,內涵外延極廣,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應當努力學習繼承。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