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痢疾

知識概要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由痢疾桿菌引起的常見腸道傳染病,有急性和慢性之分。

應試流程

【診斷及診斷依據】

病史夏秋季多發,有進食不潔食物或與菌痢接觸史
癥狀急性期有發熱、腹痛、腹瀉、里急后重及黏液膿血便;中毒型菌痢多見於2~7歲的兒童,有高熱、驚厥、意識障礙及呼吸、循環衰竭
體征可有左下腹明顯壓痛
輔助檢查糞便檢查中毒型需及時采便檢查。鏡檢有大量白細胞,少量紅細胞可臨床診斷,確定需要靠糞便細菌培養痢疾桿菌陽性慢性患者可做乙狀結腸鏡檢查以助診斷

【診斷公式】

夏天+不潔飲食史+膿血便+里急后重+腹痛腹瀉=細菌性痢疾

鑒別診斷特點
細菌性食物中毒培養細菌可做鑒別
阿米巴痢疾鏡檢可發現阿米巴原蟲和滋養體
其他病原菌引起的腸道感染癥狀多與急性菌痢相似,但糞便培養可發現不同的病原菌

【進一步檢查】

Advertisements

1.血常規。

2.糞常規。

3.糞培養。

4.糞便鏡檢找阿米巴滋養體。

5.鋇灌腸。

6.纖維結腸鏡+活檢(注意有禁忌證者不要使用)。

7.中毒性菌痢必要時查腦脊液。

【治療原則】

1.急性菌痢

(1)一般治療:注意休息,消毒隔離。

(2)對症治療:保持水、電解質平衡,高熱適當予以退熱葯及物理降溫。

(3)抗菌治療。

2.慢性菌痢

(1)一般治療:飲食應營養豐富,容易消化。

(2)抗菌治療。

(3)調整腸道菌群。

(4)中醫中藥治療。

3.中毒性菌痢

(1)抗菌治療。

(2)抗休克治療。

(3)解除血管痙攣。

(4)防治腦病。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