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國人才遠比秦多,為何最終是秦統一六國?難道人才越多越差

戰國時期,六國的人才遠比秦國多。別的不說,就說著名的戰國四君子的養士,每個人都是數千以上,孟嘗君甚至多達三千多人。

(戰國地圖)

這在秦國是不可想象的。其實,去秦國的知識分子也是比較少的。去得少,秦國還不怎麼歡迎,還發生過秦始皇要把這些知識分子全部攆走的情況。

那麼,去秦國的人才少於六國,為什麼反而最終秦國滅了其他六國呢?難道說,人才對國家的強盛是有害的嗎?

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把戰國時期的人才情況大致清理一下。

第一種人才是以儒家為代表的人才。這種人才在春秋時期,就是要求君王要克己復禮,剋制自己過分的慾望,維護周天子的權威,維護周朝的禮儀制度。到了戰國以後,儒家對君王的要求已經發生了改變,克己復禮顯然是不現實的,這時候,儒家對君王的要求,一般就是要行王道,施仁政,也就是要關心自己的老百姓,做更多的惠民工程,獲得老百姓的擁護。

這樣做,對富國強兵有沒有好處呢?有一些好處,但是好處不明顯。因為在國家財富總量一定的情況下,給老百姓的越多,國家積攢的物資儲備就越少。這樣,百姓願意為你打仗,但是並沒有更多的錢打仗。打一些小仗是可以的,但是要進行大規模的滅國作戰,顯然是不行的。

(儒士覲見)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儒家學說並沒有與軍事有關的思想,對強兵並沒有什麼大的幫助。

第二種是道家和墨家的人才。道家講的是小國寡民,墨家講的是兼愛非攻。這兩種學說都是反戰的,反對爭霸兼并的。顯然這種人才對富國強兵基本上是沒有什麼幫助的。

第三種人才是縱橫家及兵家。這兩種人才都有個顯著的特點,就是講計謀,講詭道。縱橫家是講政治上的詭道,通過外交策略實現國家利益的最大化。兵家是講戰爭中的詭道,以期在戰爭中實現以少勝多或者四兩撥千斤的效果。這兩種人才,說白了,就是一個字:騙。通過騙的方式使國家獲得一些效益。但這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有點像「黔之驢」,可以在短時間內騙到對方,嚇倒對方。最終還是要憑實力說話。

第四種人才就是法家。法家講的東西,用明白的話來說,就是統一意志,實施激勵機制,實現力量的集約化,集中化。很顯然,法家才是爭霸時期最有用的思想,法家人才,才是最有用的人才。

咱們再來看,這些人才在各國的流動情況。

儒家人才是很少去秦國的,他們心中有正統思想,非常瞧不起秦國這樣的國家。連孔子周遊列國都不去秦國。道家人才和墨家人才,他們是不願意出來當官的,連六國都不願意去,何況去秦國。

(張儀欺楚)

去秦國的主要是法家,兵家和縱橫家的人才。而這幾家,也是對富國強兵最有用的人。從這裡可以看出,秦國集中的應該是當時最有用的那些人才,而六國集中的,反而是一些對當時用處不怎麼大的人才。

我們再來看六國對於人才的使用情況。

六國在使用人才的時候,很少有比較連貫的。國君往往根據自己的喜好來選擇人才。這個國君覺得這種人才好,他就實施這種國政。到了下一個國君,他覺得另一種人才好,他又實施另一種國政。這就使得國家的發展缺乏一種延續,遇到好的國君,國家就強盛一陣子;遇到不好的國君,國家立刻陷入動亂。齊桓公賢明,齊國就強盛。齊桓公一死,國家立刻衰敗。

而秦國,從秦孝公開始,就一以貫之地實施法家策略。秦孝公去世了,秦惠王不喜歡商鞅,把商鞅車裂了。但是商鞅改革所實施的那一套政策,他並沒有變,而是延續了下來。秦國的國政就具有延續性,積累性,國家就自然越來越富,越來越強。

從這裡可以看出,並不是人才對國家富強不起作用。而是必須要用正確的人才,而且要持續不斷地使用這種人才。

(參考資料:《史記》)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