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後的我,將會死在哪?

截至2014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佔總人口的15.5%。據預測,本世紀中葉老年人口數量將達到峰值,超過4億。

4億是什麼概念,一頓飯,吃掉大約10000粒米(五到六兩),每天吃兩頓飯,要吃14年,就能吃到一億粒米飯。

2014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的結果顯示,絕大部分(94.2%)的老年人選擇在自己家或子女家養老,這樣的方式養老方式對老人來說是最好的養老方式嗎?

美國著名外科醫生,哈佛醫學院教授阿圖·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別:關於衰老與死亡,你必須知道的常識》中從一個醫生的角度,分享了關於疾病、衰老和死亡的思考,尤其是他對「尊嚴死」的理解。

隨著社會和醫療的進步「百歲笑嘻嘻,九十不稀奇,八十多來兮,七十小弟弟,六十搖籃里」,長壽的老人越來越多。與此同時身體功能的逐漸退化,許多基本生活需求都需要旁人的幫助。

Advertisements

田園牧歌式的老年生活

阿圖·葛文德的爺爺老年生活完全是田園牧歌式的。斯塔拉姆·葛文德是一個農民,住在距孟買約500千米的一個叫猶提的村莊。那時,他雖然已經一百多歲了,但還掌握著家裡的大權,其他人需要在婚姻、土地糾紛、商業決策等方面請教他。

斯塔拉姆·葛文德差不多110歲才過世。他從公共汽車上摔下來,傷到了頭部。他為什麼一直不去療養院,因為他想按照自己的意願生活,一直到死,家人都陪在他身邊。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過去的社會老人因為久經歲月的見識和閱歷,一直到死,他們往往維持著一家之長的地位和權威。在家養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但是,現在高齡不再具有稀缺價值。在美國,1790年的時候,65歲以上的人在人口中的比例不到2%,今天,這個比例已經上升到14%。在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這個數字已經超過了20%。現在,中國是地球上第一個老年人超過1億的國家。

Advertisements

去養老院,老人做好準備了嗎?

承認「年紀大了」才能活得自然

醫學進步雖然延長了老人的壽命,但醫生的治療僅僅是延遲下滑的時刻,使生命衰竭的曲線看起來不是懸崖峭壁,而是下山的緩坡,我們要接受這個事實。

接受沒有隱私的生活

高齡老人也許他們最害怕的並不是死亡,而是那之前的種種狀況——喪失聽力、記憶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

在養老院愛麗絲的失落和悶悶不樂是她有廚房,但是她不再做飯,她和大家一起在餐廳吃飯。對一個人而言,有一個覺得是自己家的地方,其重要性就像水之於魚一樣。但是在養老院屈似乎一個信念:一旦失去身體的獨立性,有價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勇氣:最好的告別

在年老和患病的時候,人至少需要兩種勇氣。第一種勇氣,是面對人終有一死的事實的勇氣;第二種勇氣,依照我們發現的事實採取行動的勇氣。

也許生活中最好的事,就是能自己上廁所!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