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暮年的民間傳統藝術

 速讀提示:皮影戲,「借燈顯影,配聲以演故事」,即用燈光照射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在過去電影、電視等等媒體尚未發達的年代,皮影戲是十分受歡迎的民間娛樂活動之一。

  

  皮影戲最早誕生在兩千年前的西漢,成熟於唐宋時代的秦晉豫,極盛於清代的河北,又稱羊皮戲,俗稱人頭戲、影子戲,驢皮影,發源於中國陝西。

  皮影戲是中國民間一門古老的傳統藝術,也是綜合表演戲種,表演時,藝人們在白色幕布後面,一邊操縱戲曲人物,一邊用當地流行的曲調唱述故事,同時配以打擊樂器和弦樂,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一個皮影人,要用五根竹棍操縱,藝人手指靈活,常常玩得觀眾眼花繚亂。不僅手上功夫絕妙高超,嘴上還要說、念、打、唱,腳下還要制動鑼鼓。演皮影的屏幕,是用一塊1平方米大小的白紗布做成的。白紗布經過魚油打磨后,變得挺括透亮。演出時,皮影緊貼屏幕活動,人影和五彩繽紛的顏色真切動人。皮影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場地限制,演員也不需正規訓練,所以深受人民的喜愛。在皮影戲盛行的地區,人們親切地稱它為「一擔挑」藝術。

Advertisements

  皮影戲音樂結構介於板式體與曲牌連綴體之間,在木偶戲腔調的基礎上,吸收當地民間小曲、鼓子、說唱等各種藝術形成,借鑒秦腔、川劇的一些特點,逐步形成了獨特的曲調。皮影戲高亢粗獷,而又悠揚婉轉,有時直接採用當地流行的秧歌曲調,有時套用民間鼓樂曲牌,因此有人說秧歌劇。其板路唱腔沒有秦腔嚴謹系統,需採用一些秧歌曲調,如《淚漣漣》、《賣雜貨》、《尼姑下山》等,其行腔咬字,採用當地方音,旋律較接近民間小調,悠揚婉轉,鄉土氣息非常濃郁。所用曲調分為「花音」、「苦音」兩種。「花音」明快、開朗、歡悅,「苦音」壓抑、抑鬱、低沉。

  影子腔音樂在保持民間音樂風格的同時,又有創新發展,形成了自己的戲曲音樂,有一套較不固定的戲劇板式和唱腔,如「二六」、「慢板」、「冒腔」等。特別在「冒腔」,類似川劇的幫腔和隴劇的嘛簧,是皮影戲音樂中最富表現力的曲調之一。最突出的是有形成其獨特風格的「冒腔」,即在唱詞告一段落處,一人唱滿台和。在音樂伴奏上不是由鼓師指揮,而是以鑼開頭,文樂以三弦為主,四弦包音。傳統的皮影戲表演手段比較原始,搬上舞台後增加了伴奏樂器,在特技性的表演中顯示了藝術感染力,表演效果獨特。

Advertisements

  千百年來,這門古老的藝術,伴隨著祖祖輩輩的先人們,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皮影不僅屬於傀儡藝術,還是一種地道的工藝品。它是用驢、馬、騾皮,經過選料、雕刻、上色、縫綴、塗漆等幾道工序做成的。皮影製作考究,工藝精湛,表演起來生趣盎然,活靈活現。 受到外在環境以及獸皮材料質地上的差異等種種因素影響,皮影戲偶造型風格各地不同。

  中國的皮影在宋代已極為盛行,每逢節日,影戲台數甚多。到明代,北京一地的皮影班社竟達四五十家。公元十三世紀,當時的蒙古軍營中也演皮影戲,作為一種娛樂,後來還隨軍把皮影帶到波斯、阿拉伯、土耳其等國。之後,皮影便在東南亞各國流傳,也是最早傳入西方的中國傳統藝術。

  中國的皮影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傳到歐洲。據記載,1767年,法國傳教士把中國皮影戲帶回法國,並在巴黎、馬賽演出,被稱為「中國燈影」,曾轟動一時。后經法國人改造,成為「法蘭西燈影」。

  皮影戲雖然看似拙樸,但拙中寓巧,蘊含著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藝術創造力。它道具小,演出方便,且不受場地限制,演員也不需正規訓練.在皮影戲盛行的地區,一提起這種輕便的藝術形式,人們會親切地稱它為「一擔挑」藝術。

  ……………………

歡迎添加微信號:dushumingyan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