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分享:養魚最重要的,硝化細菌的理想工作環境!

水族箱中如果沒有硝化細菌的存在,必然會面臨氨含量的激增的危險,不論您採用何種方法或任何水族用品都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當水中的氨濃度達到水族生物致命濃度時,對於任何一種水族生物而言,結果可能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死亡,這時您一定會心疚不已。但如果水中含有足夠數量的硝化細菌為您不斷地解除水中的氨,則整個水族生態平衡系統的穩定性將獲得確保,並使水族生物安全地生活於水族箱中。所以硝化細菌承擔著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魚缸內的垃圾,比如屎、所有大細生物屍體、分泌物、吃剩的食物等,都是有機化合物,會被NH3 生產菌吃了,化作NH3 /NH4,是為氨化作用。

NH3 有毒,NH4沒有(有說有毒,不過輕微)。兩者的相對含量,與水的pH 有關。pH每上升1.0,NH3的含量升十倍。Ph7時有99.7%NH4,0.3% NH3;pH8.4時有84.7% NH4,15.3%NH3。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 是兩個步驟:

1. NH3 化為NO2。

2. NO2 化為NO3。

由兩種細菌,化NH3 菌和化NO2菌負責,它們統稱硝化菌。

硝化菌的理想工作環境:

1. 溫度:攝氏8-30 度。30度為最佳,即工作效率最高。所以在開缸時,把水溫調至30度,有最好效果。

2. pH:7.5 –8.5。在pH6或以下,硝化工作會慢下來,甚至停下。所以水草缸中,ADA 的泥,因太酸,pH肯定低過6,這使泥中完全沒有硝化作用。

海水、淡水的硝化作用,會生產H 離子,副作用是使水質的pH 下降,即消耗鹼性。其公式是:NH3 + 2O2 化為NO3 +H2O + 2H (公式1)。

3. 氧氣:起碼高過2ppm。從公式 1的左手邊,可看見須加入O2氧氣,才能成事。水流去生化濾水器(包括底喉),第一關卡的硝化菌開始搶劫氧氣,經歷硝化菌十入銅人陣后,後面的氧可能已所余無了。因此多生物環未必多硝化菌。運作良好的水缸,水中應有約6ppm的氧含量。所有魚缸,氧多百利無一害,沒有高壓,你不可能做到有害的含量。足氧更是護墊,能應付萬一有生物死去,腐化時,有關細菌的搶氧。

4.毒害:有趣的是,雖然硝化菌吃NH3,NO2,但它們含量高時,也會毒死硝化菌。就如有些珊瑚愛光,但你用十萬w燈來照牠,一樣照死牠。微元素也一樣。

所以開缸時,有不要心急的格言,其真義在於不能使到NH3太多,化NH3 菌才能生存,又NH3給菌降至一定度數時,化NO2菌才能生存。有些「天才」誤會了,以為狂落開缸魚,食物,或他們以為能使NH3上升的東西,比方食物、死屍,就開缸開得快。這些東西加得太多,第一步就是使NH3生產菌得益,用去大量氧,霸佔生物過濾濾材的空間,酸化住所,生產大量NH3,總總使化NH3菌更難起頭。

重金屬對硝化菌有毒性,銀、水銀、鋅、鎳等是例子。醫魚病的銅也是重金屬,施藥時應考慮。

它在NH3含量高時,毒性更重[Satoetal,1988]。沙(所以要洗)、水喉水、和低質鹽有可能含重金屬,有些新水劑如seachem的prime能除之。廁所水就一定有添。

有人覺得用廁所水來飼養好勁。用邏輯推理,香港的廁所水從那處抽來?會否從離岸遠處?或近嚴重污染之地?會否先好好過濾,才送到你家來沖屎?把廁所水自行處理,用碳等,是否浪費時間金錢?又幾有效?是否比用鹽節省很多?舊式魚店用廁所水是否必定正確?有否研究?

水喉水的氯和chloramine氯胺是用來殺菌的,硝化菌等益菌也是菌。把水喉水放一段時間,打氣,前者能散出,後者不能,新水劑卻能清除。

植物,藻會分泌出phenol,也對硝化菌有毒性,幸好正常來說量不多,活性碳,skimmer能幫手除之。不過沙面,石面有太多藻,可能對沙,石的生物過濾有點影響。

Reference: 1[USEPA ,1977, Wastewater biology, BittonGabriel]上面所說的有毒物質,影響化NH3菌較大;pH,溫度則影響化NO2菌較多。每化一個NH3,其細菌得能量2.75KJ。每化一個NO2,得75KJ。這是化NO2菌生長速度較高的其一原因。

NH3,為什麼咁毒?

如果在水中,有鯊魚張大口沖向你,你應引牠攻擊閣下的要害,在最後一刻,就快咬到時,牠定照單全收,后而逃走。全因尿中的NH3。

水族缸中,NH3 另一來源,是尿。這句只答對一半,因滲透壓力,淡水魚會痾很多尿,但海水魚卻小得交關。鹹水魚排放NH3的機制,主力是鰓,以擴散形式進行。水中的NH3濃度越高,擴散率越低,即魚本身的排毒(NH3)率越低。理論上,當魚內和水中的濃度相等時,便擴散不到。

NH3 的另一麻煩處,是它不帶電荷(NO2,NO3,NH4全帶電荷)。以此特性,它很容易便進入生物的細胞,話入就入,冇得防禦。題外話,H2S也是不帶電荷的。

NH3=0 魚缸才算合格。

它含量高,魚會有爛鰭、爛鰓的癥狀。珊瑚會不開。

NH3 會傷害生物的器官。

0.5ppm 的份量已能使魚的紅血球失去運輸氧的能力,於是魚便吸氣快急。同等份量也傷害到珊瑚[MattClarke,2002]。

咸、淡水水草,巨藻(如提子草,羽毛草),藻(包括珊瑚的共生藻)等植物,最喜愛,最優先吸取的不是NO3,而是NH3。全因其不帶電荷,話入就入的特性,植物吸取NH3時,花費的氣力是最低的。若吸取NO3,植物又要用多些能量去吸,又要自制出酵素來幫手。第二原因,植物會以NH4的形式來貯存,及使用。植物吸NH3 再把它變NH4 不難,如植物體內是低pH,NH3自動變身。這比直接吸NH4節省工夫。但植物吸NO3 后,把它變為NH4,便要多多任務序了。

所以,一缸水中,若有齊NH3、NO2、NO3,植物會優先吸NH3,吸到冇,才吸NO2和NO3。

因此,開缸時見到啡藻開始出現,是不等於NO3 已形成的。另一謬論是,N 氮循環的結尾是NO3被植物吸收了。只是很多人講極都唔信。蠢人和氮氣,永遠是過剩的。要注意,太高NH3濃度,一樣毒死植物的。植物吸食NH3,硝化菌也吸食NH3,故,彼此是敵對的。植物有對策,就是剛才說硝化菌毒害的phenol,還有vanillicacid, syringic acid, gallic acid,tannic acid 等都是硝化菌抑制素。Tannic acid是單寧酸,我們飲紅酒時的澀味,就是它的味度。這些植物毒素是有機物質,skimmer,碳能幫手,通常缸中也不會有大量。

NO2=0 魚缸才算合格。

它含量高,魚鰭會有啡色條紋的癥狀。珊瑚會不開。

跟 NH3 一樣,它能影響紅血球失去運輸氧的能力,和傷害生物的器官。海水中的鹽是NaCl,原來其Cl氯化物會幫助海水魚抵抗NO2 的。Cl和NO2會爭著被魚吸收,前者通常是贏家[MattClarke,2002]。所以淡水魚有加鹽療法,不過大部分人都不知為何加鹽,卻加鹽。

脫氮作用 Denitrification

也談談NO3。脫氮作用就是NO3---->(化成)NO2---->N2O---->N2------------(公式2)。由化NO3菌掌管。最後產品是N2 氮氣,會升上水面,再蒸發到空氣。

化 NO3 菌喜歡的環境:

1. pH7-8.5,最好是7[Christensen and Harremoes, 1977]。

2. 溫度,攝氏35-50度[Christensen and Harremoes, 1977]。

3. 含氧量:低[Christensenand Harremoes, 1977]。即是微氧anoxic 0.5 to2.0

ppm,但不是無氧anaerobic。如果在無氧狀態,化NO3 菌不會行公式2,卻會行:

NO3---->NO2---->N2---->NH4[BobGoemans,2000]。最後產物NH4又會有

部分變成NH3,因海水缸的pH。

Plenum過濾法,沙內那個架的功能,就是氧氣貯存室,用來保證沙內的微氧量,不至去到無氧。這過濾法很妙,妙在其中文名。照翻譯它,及它的別名,可叫做天然硝酸鹽(NO3)減除過濾法(NNR,NaturalNitrateReduction),充水層過濾法(plenum),質巴過濾法(發明者是Jean Jaubert質巴博士,他在80年代後期,於Nice 大學提出)。

或改個貼切的名,但不知那位天才,改為活沙過濾法。活沙是livesand,乃沙的一種,指沙內住有菌、蟲及其他生物的沙。「Plenum用活沙啊!」DSB 也用活沙,又叫那名字嗎?那麼底喉過濾法用活沙,或放些活沙去濾水器,也應叫做活沙過濾?

4. 4,毒害,跟硝化菌的相同,但敏感度較低。

為何魚缸的NH3,NO2低到測不到,但卻有NO3?

第一,從化NO3 菌喜歡的環境中,pH與溫度兩項,可見到海水缸的環境是偏心向硝化菌的。

海水缸一例pH8.2,攝氏25度。

第二,微氧環境較難做成,掌握。九成DSB 專家都是靠估的。

第三,化NO3 菌工作效率較硝化菌慢。

此脫氮作用會便pH 上升。

NO3 一樣有毒,只是害性較低。

海水魚,珊瑚缸中,它應低過15ppm。過高NO3 與頭洞病lateral line erosion的形成有直接關係[J.Davids,1993]。淡水魚的應低過40ppm。

今天就先分享到這裡,還有更精彩的內容!!請關注微信號:zhongguojinyu(中國金魚)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