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財中國年之古代人賺錢手段,學會一招受用無窮

中國古代重農抑商,早期商人政治地位低,甚至不能穿絲綢衣物。到了明清時代,商人地位逐步提高,清朝已經出現了如胡雪岩等紅頂商人的存在。那麼古代成功的商人是用什麼手法積累財富,我們從中能借鑒什麼呢?

古代商人

一是低買高賣。古代是農耕社會,商品大部分是農產品及手工物。大部分商人的發家秘訣就是低買高賣,在糧食豐收價格便宜時儲存糧食,在蠶繭上市時又買進絲織物。春秋大富豪范蠡就是使用這法子賺錢的高手,他的名言:「賤取如珠玉,貴出如糞土」,講的就是要像對待珠寶一樣對待降價的商品,像厭惡糞土一樣丟棄漲價的東西。

古代金子

二是見微知著。商場如戰場,商情瞬息萬變。很多人看到別人賺錢就一窩蜂鑽進去,到頭來血本無歸,而最先發現商機的其實早已滿載而歸。經商要善於判斷及預測,及時發現下一個商機。宋朝時有一條街失火,眾多商鋪被毀,其中一家商人店鋪也被殃及。但他沒有去救火,而是馬上安排人去購買磚瓦等建房材料,後來果然被搶購一空,也彌補回了損失。

Advertisements

古建築失火

三是薄利多銷。經商要善於順應人們貪便宜的心理,合理安排利潤。司馬遷說過:"貪買三元,廉買五元」,意思是同樣的時間內貪利的人只能賺到三成利潤,而薄利多銷的能賺到五成。劉邦的軍師張良在沒有發跡前白天幫人賣剪刀,晚上讀書。後來他覺得賣的慢佔用了讀書時間,他把同樣的剪刀分為上、中、下三等,上等價格不變,中等少一文,下等少兩文,結果一天下來銷量翻了兩倍。所以民間有句諺語:張良賣剪刀——貴賤一樣貨。

古代小販

所以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需要我們去挖掘借鑒,最後祝大家新年發財行大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