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天,我們一起讀完《黃帝內經》(5)

讀《內經》第5天,打卡,繼續,友情提示,這一篇好長好長,一口氣讀下來還真需要點兒功力,但真挺好看的,可以收藏一下慢慢看吧……

《素問 陰陽應象大論篇》(5)

原文: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故積陽為天,積陰為地。陰靜陽躁,陽生陰長,陽殺陰藏。陽化氣,陰成形。寒極生熱,熱極生寒;寒氣生濁,熱氣生清;清氣在下,則生飧泄,濁氣在上,則生(月+真,讀chēn,打不出來)脹。此陰陽反作,病之逆從也。

故清陽為天,濁陰為地。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雨出地氣,雲出天氣。故清陽出上竅,濁陰出下竅;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藏;清陽實四支,濁陰歸六府。

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於味。

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壯火之氣衰,少火之氣壯,壯火食氣,氣食少火,壯火散氣,少火生氣。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陰勝則陽病,陽勝則陰病。陽勝則熱,陰勝則寒。重寒則熱,重熱則寒。寒傷形,熱傷氣;氣傷痛,形傷腫。故先痛而後腫者,氣傷形也;先腫而後痛者,形傷氣也。

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干,寒勝則浮,濕勝則濡瀉。

天有四時五行,以生長收藏,以生寒暑燥濕風。人有五藏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故喜怒傷氣,寒暑傷形。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喜怒不節,寒暑過度,生乃不固。故重陰必陽,重陽必陰。故曰: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帝曰:余聞上古聖人,論理人形,列別藏府,端絡經脈,會通六合,各從其經;氣穴所發,各有處名;溪谷屬骨,皆有所起;分部逆從,各有條理;四時陰陽,盡有經紀;外內之應,皆有表裡,其信然乎?

岐伯對曰: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藏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藏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咸勝苦。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生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藏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藏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栗,在竅為耳,在味為咸,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故曰: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陰陽者,血氣之男女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水火者,陰陽之徵兆也;陰陽者,萬物之能始也。故曰: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

帝曰:法陰陽奈何?

岐伯曰:陽勝則身熱,腠理閉,喘粗為之俯仰,汗不出而熱,齒干以煩冤,腹滿死,能冬不能夏。陰勝則身寒,汗出,身常清,數栗而寒,寒則厥,厥則腹滿死,能夏不能冬。此陰陽更勝之變,病之形能也。

帝曰:調此二者奈何?

岐伯曰: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年五十,體重,耳目不聰明矣;年六十,陰萎,氣大衰,九竅不利,下虛上實,涕泣俱出矣。故曰:知之則強,不知則老,故同出而名異耳。智者察同,愚者察異。愚者不足,智者有餘;有餘則耳目聰明,身體輕強,老者複壯,壯者益治。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與天地終,此聖人之治身也。

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強也。

帝曰:何以然?

岐伯曰:東方陽也,陽者其精並於上,並於上,則上明而下虛,故使耳目聰明,而手足不便也;西方陰也,陰者其精並於下,並於下,則下盛而上虛,故其耳目不聰明,而手足便也。故俱感於邪,其在上則右甚,在下則左甚,此天地陰陽所不能全也,故邪居之。

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紀,地有五里,故能為萬物之父母。清陽上天,濁陰歸地,是故天地之動靜,神明為之綱紀,故能以生長收藏,終而復始。惟賢人上配天以養頭,下象地以養足,中傍人事以養五藏。天氣通於肺,地氣通於嗌,風氣通於肝,雷氣通於心,谷氣通於脾,雨氣通於腎。六經為川,腸胃為海,九竅為水注之氣。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故治不法天之紀,不用地之理,則災害至矣。

故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府,其次治五藏。治五藏者,半死半生也。

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藏;水谷之寒熱,感則害於六府;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以診則不失矣。

故曰:病之始起也,可刺而已;其盛,可待衰而已。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漬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彪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翻譯如下:

黃帝說:陰陽,是天地的大道、規律,也是萬物的綱領,變化的起源,生長與衰敗的本源,萬事萬物運行變化的潛在規律,所以治病時一定要追求陰陽之根本。天空是由清陽之氣匯聚而成,大地是由濁陰之氣凝聚而成。安靜穩定是陰氣的特點,躁動不靜則是陽氣的特徵,所以陽氣主宰著萬物的生髮,陰氣主宰著萬物的長養,陽氣還主宰著肅殺,陰氣還主宰著閉藏。陽氣化生出無形之氣,而陰氣給了萬物之形。當寒氣達到極點時熱氣就會產生,熱氣達到極點時寒氣又會產生。寒氣主凝滯,所以化生濁陰,熱氣主主升散,所以化生清陽。如果清陽之氣停滯在下無法升發,就可能讓人產生完谷不化的嚴重泄瀉;如果濁陰之氣反而留在上面不能宣降,就可能讓人胸膈脹滿。這是陰陽逆行的現象,正是由於與陰陽之道相悖,所以才會患病。

天空是由清陽之氣匯聚而成,大地是由濁陰之氣凝集而成,地氣上升形成雲,雲氣降落形成雨,雨雖然是天上落下來的,但終歸出自於地氣,雲雖然是地氣上升形成的,但卻是由天空降下來的。所以,人體中的清陽之氣會從口、鼻、耳等頭部之竅而出,而濁陰之氣比如尿、便則從陰部的下竅而出;清陽之氣發散皮膚、肌肉的腠理間,濁陰之氣則滋養五臟;清陽之氣健壯我們的四肢,濁陰之氣滋養著六腑。

水是陰,火是陽,陽是氣味,陰是味道。飲食五味滋養了我們的身體,而身體的養護又有賴氣的作用。飲食、藥物之氣化生了人的陰精,而陰精的產生則有賴於氣的作用,精氣有賴氣而生成,有形的身體則有賴五味而存在,氣化可以生出精氣,保證了我們肉身的存在。但是,五味也可以損害我們的身體,氣也可以傷害到精氣,精氣可以化生為氣,而氣也可能被五味所傷,原因就是五味過偏。

飲食藥物凡是味屬陰的,在體內運行轉化之後會從下竅瀉出,而氣屬陽的,則會從上竅而出。五味之中,味重、味厚的屬陰,味淡、味薄的屬陰中之陽。氣中厚重、剛勁的屬陽,柔軟的屬陽中之陰。如果五味過於厚重,人就可能發生泄瀉,味薄、味淡的才能保證運化通暢。氣如果薄而平和,身體的陽氣才能正常發散,如果氣過重過盛,人就會發熱。陽氣過盛人的氣反而會衰弱,只有平和正常體內的氣才會讓人強壯。飲食藥物中氣味過盛過重,會損耗人體內的元氣,而氣味溫和的才能滋養人的元氣。飲食藥物中過盛的陽氣會耗盡元氣,只有平和的陽氣才能讓人的元氣生生不息。飲食藥物中,氣味辛、甘及發散性的屬陽,而氣味酸、苦及有涌泄作用的,屬於陰。

人體內如果陰氣過盛,陽氣就會受到損害,陽氣過盛,陰氣則會受到損害。如果陽氣過盛,人體就會產生熱象、熱病,如果陰氣過盛就會出現寒象、寒病。寒象嚴重時,則會表現出熱象,熱象嚴重時,則會表現出寒象。寒氣會傷害人的身體,熱邪則會損害人的元氣。元氣受到損害,人就會感覺疼痛,身體受到損害,身上就會長出腫塊。所以,如果先是疼痛然後出現腫塊的,是由於元氣、正氣受到損害然後累及身體的,如果先是生出了腫塊然後才開始疼痛的,是身體受到了損害然後累及元氣、正氣的。,如果風邪太盛,人就會發生痙攣、抽動,熱邪太盛,身體會發生腫塊,燥氣過盛人體會變得乾枯無華,寒邪太盛則會形成浮腫,濕邪太盛則容易發生泄瀉、便溏。天有春夏秋冬四時,木火土金水五行,萬物才能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但也產生了寒、暑、燥、濕、風;至於人,則有五臟化生出的五氣,所以生出喜怒悲憂恐。如果喜怒太過,就會傷到體內的正氣,寒暑太過,就會傷害到身體;暴怒是會傷害到陰氣的,而狂喜則能傷害到陽氣。逆行的氣如果向上,滿佈於經脈中,就會讓人出現精神、身體異常。一個人,喜怒不加以節制,或是寒暑之氣過度,生命的力量就不會堅固。陰氣達到幾點,陽氣就會生出,陽氣達到極點,陰氣也必產生。所以說,冬天如果被寒邪傷到,春天就會患上溫病;春天被風邪傷到,夏天就會發生完谷不化的泄瀉;夏天被暑邪傷到,秋天就會發生瘧疾;秋天被濕邪傷到,冬天就會咳嗽不斷。

黃帝說:我聽說上古時代的聖人,論證了人的形體,分辨了人的五臟六腑,審視了人的經脈,完全搞清了十二經脈的表裡配合及與所屬臟腑的關聯,確定了經氣流注的腧穴的部位及名稱。肌肉間的縫隙,都有各自的起源;皮部中的浮絡,也有各自的走向、條理;四時與陰陽,都有各自的規律;人體的內外也都有表裡等相應關係,是這樣的嗎?

岐伯回答說:東方(春天)產生風,風可以讓樹木煥發生機,而五行中的木可以生成酸味,酸味的食物可以滋養肝氣,肝氣可以滋養筋脈,筋脈強壯可以讓心氣勃發,而肝氣的外現則在目。春氣在天道中表現為悠遠微妙,在人則為生長衰老的自然規律,而在大地則是化生萬物的力量。化生的力量可以形成五味,人可以生出智慧,而天道可以產生陰陽之神奇變化。這種神奇在天上就是風,在地上就是木,在人體中就是筋,在五臟中就是肝,在五色中是青,在五音中是角,在人的聲音是呼喊,在肝的病變中會表現出抽動,在七竅中是眼睛,在五味中是酸,在情志中是怒。怒氣衝天會傷到肝氣,傷悲則能平抑怒氣;風中之氣可以傷害到筋脈,而早起則能抑制風氣;酸味可以傷害筋脈,而辛味則能平抑酸味。

南方(夏天)可以生熱,而熱可以生出火氣,火氣之下產生了苦味,苦味可以滋養心氣,心氣則能滋養血脈,血脈則可以滋養脾氣,心氣的外現則在舌。火氣在天上是熱與暑,在地上是五行中的火,在身體中是脈,在臟腑中是心,在五色中是赤(紅),在五音中是徵,在人的聲音中是笑,在病變中則表現為氣逆,在七竅中是舌頭,在五味中是苦,在情志中是喜。大喜會傷害到心氣,恐懼則能平抑喜氣,太熱可以傷到氣,而寒氣可以平抑熱氣;太苦的東西能傷到氣,而鹹味則能平抑苦味。

中央(長夏)可以產生濕氣,濕氣可以讓五行中的土變得旺盛,土旺則甘味生,甘味可以滋養脾氣,脾氣可以滋養肌肉、脂肪,而肌肉、脂肪能可以滋養肺氣。脾氣的外現在口。長夏之氣在天上是濕氣,在地上是土,在人身體上是肉,在五臟中是脾,在五色中是黃,在五音中是宮,在人的聲音中是唱,在病變時會發生呃逆,在七竅中是口,在五味中是甘,在情志中是思慮。過度的思慮可以傷害到脾氣,怒氣則可平抑思慮;濕氣太過可以傷到肌肉,風氣則可平抑濕氣;甘味過度可以傷到肌肉,酸味可以平抑甘味。

西方(秋天)生燥氣,燥氣可以加強五行中的金氣,金氣強勁可以生成辛味,辛味可以滋養肺氣,肺氣則可滋養皮膚毛髮,皮膚毛髮得到滋養,可以增強腎氣。肺氣的外現在鼻子。秋氣在天上是燥氣,在地上為五行中的金,在人身體上是皮膚毛髮,在五臟中是肺,在五色中是白,在五音中是商,在人的聲音中是哭,在病變是表現出咳嗽,在七竅中是鼻,在五味中是辛,在情志中是憂。憂慮過度可以傷到肺氣,喜氣則可平抑憂傷;過熱可以傷到皮毛,寒氣則可平抑熱氣;辛味太過也可傷皮毛,而苦味可以平抑辛味。

北方(冬天)生寒氣,寒氣可以生成水之氣,水氣可以生出鹹味,鹹味可以滋養腎氣,腎氣滋養骨髓,骨髓得到滋養后,肝氣也會得到滋養。冬氣在天上是寒氣,在地上為五行中的水,在人身體是骨骼,在五臟中是腎,在五色中是黑,在五音中是羽,在人的聲音中是呻吟,在病變時表現為寒戰,在七竅中是耳朵,在五味中是鹹味,在情志中是恐懼。恐懼可以傷害到腎氣,思慮則可平抑恐懼;寒氣可以傷害氣血,燥氣則可平抑寒氣;過度的鹹味可以傷害氣血,而甘味可以平抑鹹味。

所以說:天與地,覆載、養育萬物,陰與陽,就是一個個有血有氣的男男女女;左與右,天左地右陰陽之道;水與火,是陰陽可以讓你看到的徵象;而陰與陽,是世間萬物的元始。所以說:陰氣在內,是在外的陽氣之根基;陽氣在外,是陰氣得以作用的使者。

黃帝說:那麼怎樣取法於陰陽呢?

岐伯說:陽氣太盛身體就會發熱,腠理間閉塞,喘氣粗重身體也不得不隨之俯仰,汗出不來就會生熱,唇齒乾澀心煩氣悶,出現了腹部脹滿就可能危及生命,能夠忍受冬天但沒法耐受夏天。陰氣太盛身體就會寒冷,出虛汗,感覺冷,哆嗦、打寒戰,這樣的寒證會發生氣逆,氣逆就會腹部脹滿甚至危及生命,這樣的人可以耐受夏天但沒法耐受冬天。這是陰陽輪流不平衡造成的病變以及癥狀表現。

黃帝說:那麼怎樣才能調和陰陽呢?

岐伯說:能明白養生術中的七種有害情形和八種有益情形的人,陰陽平衡就可以調節,不知道不運用的,就會過早衰老。人到了40歲,腎氣就剩下一半了,生活起居也變得不自如;到了50歲,身體笨重,耳朵聽力下降,眼睛也不再明亮;到了60歲,性慾衰退、精子稀少,元氣已經大大衰減,九竅功能都在退化,下面的精氣虛弱,而上面的陰氣卻過盛,經常鼻涕眼淚不由自主地流出來。所以說:了解遵循七損八益的道理,身體就會強健,不知曉不遵循就會很快衰老,所以大家生活在同一個世界,身體狀態、生命長短卻大不相同。聰明的人和同齡人一樣未衰老的時候就能遵循道理糾正偏差,愚昧的人卻往往發現自己已經比同齡人衰老的時候才想著去亡羊補牢。所以,愚昧的人多早早衰老,而聰明的人則陰陽平衡,生氣旺盛,這樣就能耳聰目明,身體輕盈強壯,老年之時「逆生長」,年輕力壯的更加強壯。因此聖人做事講求順其自然,喜歡清靜恬淡的生活,所以才能得到無窮盡的生命,與天地同齊,這就是聖人養生的大道理。

天在西北方高度不足,所以西北方屬陰,而人右邊的耳朵、眼睛不如左邊靈敏、明亮;地在東南方厚度不足,所以東南方屬陽,而人左邊的手、腳就不如右邊的強勁有力。

黃帝問:這是什麼道理?

岐伯說:東方屬陽,陽氣的精髓是聚集向上,所以相應的人的陽氣也聚集在左邊、上部,陽氣聚在上部下部自然精氣不足,所以位於上部左側的耳朵、眼睛就會明亮、靈敏,而下部左邊的手、足卻因此不如右邊強健;西方屬陰,陰氣的精華會聚集在下部,所以必然造成下部陰氣充足而上部不足,所以位於右側、上部的耳朵、眼睛便在靈敏度、明亮度上稍遜,而右側、下部的手、腳卻很強勁有力。所以,如果一個人被邪氣包圍,邪氣在上部的話右側就會更嚴重,如果邪氣在下部的話左側更嚴重一些。天地、陰陽都不能完全平衡,所以邪氣才有可乘之機。

天有精氣,地有其形,天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這八大節氣,地有東南西北中五行之分,所以才能做萬物的父母。清陽之氣歸於天,濁陰之氣歸於地,所以天地的一動一靜,是自然界中所有變化的總綱,所以才能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周而復始。只有那些懂得適應陰陽養生的賢人,才會用天道的法則來養護頭部,用地道的法則來養護腿足,用人應遵循的規律來滋養五臟。天氣與肺相通,地氣與咽喉食道相通,風氣與肝臟相通,雷火之氣與心臟相通,五穀之氣與脾臟相通,雨氣與腎臟相通。太陽經等六經就像江河大川,胃腸就像大海,口、鼻等九竅則有經脈、腸胃的水氣來滋養。如果用天與地來解釋陰陽,陽氣盛時出的汗,就像天地間的雨水;陽氣的表現,就像天地間的勁風。人的暴躁之氣,就像雷鳴閃電,陽氣逆亂時,就像久旱不雨。所以養生、治病不遵循天地陰陽的規律,病患就不遠了。

邪風到來造成的疾病,快得就像疾風暴雨,所以善於治病的醫生會在疾病侵襲皮毛時施治,次一等的在疾病侵入肌膚時才施治,再次一等的在疾病侵入筋脈時才施治,再再次一等的在疾病侵入六腑時才施治,最次的醫生,在疾病已侵入五臟時才施治。如果疾病已經侵入五臟才治療,那麼生與死,就是結果各半了。

天上的邪氣,感染上就會侵害五臟;飲食中的寒邪熱邪,感染上就會為害六腑;地上的濕邪,感染上則會損害皮膚、肌肉和筋脈。

所以善於用針灸治療的醫生,從陰而引出、祛除陽中的病邪,從陽中引出、祛除陰中的病邪,從右側穴位治療左側的疾患,從左側的穴位治療右側的疾患,從自身來推理病者,從外表的跡象知悉內里的病變,用觀察病者陰陽的盛衰以及微細的變化來預測疾病的發展,所以才不會出現差錯。

善於診病的醫生,觀察氣色與診脈,先辨別疾病的陰陽屬性;審視疾病的清與濁而知悉疾病的部位;看喘息情況和病者發出的聲音來了解疾病的輕重;用四季不同的脈象來判斷疾病在哪個經脈臟腑,按脈象是浮是沉,是滑是澀來確定疾病是什麼。以這種方法,就不會出現診斷失誤。

所以說,疾病在剛出現的時候,可以用針灸的方法來治癒;病情發展后,則需要等到病症減輕時才能再用針灸的方法來治療。所以在病情較輕時,利用這個特點採取發散的方式將其祛除;病情較重時,則要根據較重的特點用瀉法減輕病症;治療正在好轉的疾病,則可用瀉法將它徹底祛除乾淨。身體虛弱的人,要幫他溫補正氣;精氣不足的人,要用厚味幫他彌補。病症在膈上的人,要用吐法幫他治療;病在下面的人,要幫他疏導;腹部脹滿的人,要幫他通暢氣機;體表有邪的人,可以用藥浴幫他發汗;病在體表的人,幫他發汗就可;病情兇猛的人,要先抑制病邪,緩解病情再進一步治療;病情為實證的人,要用散法、瀉法。醫生要仔細審視病情屬陰還是屬陽,然後決定治療方法是溫和還是剛猛,陽分有病,也要兼顧陰分,陰分有病,同樣兼顧陽分,分清病邪在氣還是在血,分別進行治療。如果病在血而又過實,則可考慮放血,如果是氣虛則需要提昇陽氣來治療。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