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當肥料種出金獎小米

在山東濟南南部山區的柳埠街道辦 事處,提起寶峪村金牌小米,人人 都誇品質好。據了解,寶峪村從上 世紀80年代開始種植小米,雖然當 時面積不大,但是種植管理模式卻 很科學,一直延續著「炒芝麻當肥 料」的方式。

三面環山小山村 種出優質金牌米 寶峪村位於濟南南部山區柳埠 鎮的西南部,是一個三面環山的小 山村,村落位於山的腰窩子里。這 里環境優美,空氣清新,只有東面 有一個可以出村的公路。 「我們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 種植小米,因為我們村地處山區, 村裡土地本來就少,所以小米種植 面積不大。」寶峪村村委會主任王 付有說,村裡發展小米種植雖然也 有近40年了,現在全村才剛到100畝 小米,全部都種在山上。

Advertisements

從每年的5月10日播種,到9月 底收穫,寶峪村的小米生長期有近 100天。王付有告訴記者,小米是一 種喜旱的農作物,光照太強、時間 太長或者沒有光照對它們的生長都 不利,而這些習性恰恰在寶峪村得 到了滿足。另外,寶峪村的小米一 年就種這一季,剩下的時間,地都 在歇息。

由於是在山上種植,寶峪村的 小米依舊保持著傳統的人工種植模 式,從種到收,一斤小米的成本高 達10元錢。「環境氣候決定了它的 生長條件要比別的地方好,種植管 理模式決定了它的好品質。」王付 有說,每年的9月底,從山上往下 看,小米梯田一層一層的,顏色非 常喜人。

2016年,寶峪村的小米參加了 濟南市舉辦的第一屆小米品鑒會, 來自濟南市各縣區的50餘個小米品 牌一起角逐金牌。「我們慕名前 往,大會當時準備了很多鐵鍋,同 等重量的小米加上同樣的水,熬出 粥來,專家和現場的消費者品嘗后 進行打分。」王付有說,小米都臨時 編上號,大家都不認識,很公平。 打分過後,到了宣獎階段,誰 都沒想到品鑒會金獎竟然讓寶峪村 拿到了。王付有介紹,他當時有點 蒙,因為前去參加評獎的有很多是 已經出名的小米品牌了,結果卻被 寶峪村的小米打敗了。

Advertisements

寶峪村的小 米成了當地村民致富的好門路,村 民收入不斷增加,腰包漸漸地鼓了 起來。2008年,在村主任王付有的 帶領下,寶峪村成立了富有生態農 業專業合作社。 說起成立合作社的目的,王付 有說,他希望合作社能帶動村民一 起抱團致富,另外他希望利用合作 社把傳統的種植模式發揚光大。

「我們村的小米之所以能夠贏得消 費者的信賴,除了氣候田間等因素 外,我覺得主要還是種植模式。」 王付有說。 從 村 里 一 開 始 發 展 小 米 種 植,當地人就有了一個習慣,就 是把炒好的芝麻連同小米種子一 起播下。「這種種植方式一直延 續 至今 , 一 畝 地大 概 用2 0 斤 芝 麻,相比較,一畝地就多投入120 余元,但是產出的小米品質好, 熬 成 粥 后 米 油 特 別 多 , 特 別 香。」王付有說。 現在村裡有了合作社,村民有 了組織。王付有在原來炒芝麻施肥 的基礎上,增加了糞肥的使用量, 然後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管理體系進 行推廣。 「省農科院作物所的小米專家 管延安定期來我們村指導工作,給 合作社社員上課,用無公害綠色環 保的方式管理小米。」王付有說。

為了提升寶峪村小米的品牌意 識,該村還註冊了「之房洞」商 標。現在周邊的里石村、石匣村在 寶峪村小米合作社的帶動下,也陸 續發展了小米種植。 「我們不求發展大,也不求發 展快,一步一個腳印,把品質做好 比啥都強。」王付有說。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