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為什麼不叫「摔跤吧!女兒」?

《摔跤吧!爸爸》是2017年評分最高的電影,它講述了前摔跤好手馬哈維亞訓練自己女兒成為優秀摔跤手的故事。從內容來看,主要是受到社會文化背景影響,印度婦女的地位一直很低,女孩子被視為天生就該相夫教子,不能有自己的追求,誰不遵守這些「女則」就要受到周圍人的冷眼嘲笑。

而曾是印度國家摔跤冠軍的馬哈維亞不甘心自己的摔跤夢想因為自己的生活所迫而永遠斷絕,而是將更大的希望寄托在女兒們身上。他不顧旁人的冷嘲熱諷,毅然選擇讓兩個女兒,吉塔和巴比塔進行艱苦的摔跤訓練,為此強硬地剪掉了兩女兒的長發,換了長裙改穿方便的運動裝。這在文化觀念還很落後的當時的印度,確實需要莫大的勇氣。觀眾也正是被這樣的精神感動,好評如潮。

按理說,這個故事應該叫《摔跤吧!女兒》,畢竟,是爸爸逼著女兒摔跤的。這樣的話,說話者當然是站在父親的角度。但是,《摔跤吧!爸爸》,則是站在女兒的角度來賦名。

Advertisements

其實,除了角度的不同,更有情感的不同。「摔跤吧!爸爸」既能體現出女兒的拼搏,又能體現對父親的感激和敬重。

這是女兒從被動摔跤到主動積極練習摔跤的轉變。

這是女兒從國家最高培訓機構回家時對爸爸的傲慢。

這是用信念和勤奮戰勝自我突破命運的發自內心的吶喊。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