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你不知道的《敦刻爾克》歷史真相!(上)

最近戰爭片《敦刻爾克》上映,豆瓣評分高達8.5,讓我們來一起回顧那段歷史!

大撤退前後時間表

1940年5月10日,德軍B集團軍群向荷蘭,比利時進攻。

5月13日,德軍裝甲部隊充分利用空軍猛烈轟炸陷敵於極度混亂和驚慌之機,突破荷軍防線,與在首都鹿特丹空降的傘兵會合。

5月14日,德軍B集團軍群突破法軍色當防線,對法軍第9集團軍展開扇形攻勢,法軍全線崩潰。同日德軍占鹿特丹,荷蘭女王流亡。同日德軍A集團軍群在法軍第2和第9集團軍結合部的色當地區渡過馬斯河,並給予法軍重創。

5月15日,荷軍總司令溫克爾曼將軍宣布投降。英國遠征軍頑強戰鬥,頂住了德軍的攻勢,但由於荷蘭投降,同盟國的戰線出現了巨大的缺口,英軍為避免被圍殲,被迫後撤。

5月17日,德軍肅清了英法軍的抵抗,佔領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然後繼續向西發展進攻。

5月18日,德軍裝甲部隊佔領索姆河上的重要城市亞眠。

5月19日,英國就預見到失敗已成定局,戰時內閣指示海軍部制定組織遠征軍撤退的計劃,代號「發電機行動」。該行動由多佛爾軍港司令伯特倫•拉姆齊海軍中將全權指揮,計劃從法國沿岸的加萊、布倫和敦刻爾克三個港口,每天撤退1萬人,並集中了30艘渡船、12艘掃雷艦。

5月20日,索姆河入海口的重鎮阿布維爾失守。德軍裝甲部隊隨即北上,從後面攻擊在比利時的英法聯軍。

5月21日,德軍主力到達英吉利海峽沿岸,英法聯軍約40個師被包圍在法、比邊境的敦刻爾克地區。此時,英法聯軍在敦刻爾克地區三面受敵,一面臨海,處境非常危急,唯一的生路就是從海上撤往英國。

5月22日,英軍2個步兵師和1個坦克旅在蒙哥馬利的指揮下在阿臘斯地區對德軍進行了反擊,這次出其不意的反擊重創了快速推進之中的德軍。

5月24日,希特勒下令裝甲部隊停止追擊。

5月26日晚18時57分,英國海軍部下令開始執行「發電機行動」,此時形勢比制定計劃時更險惡,原準備使用的法國三個港口只有敦刻爾克可以利用,布倫和加萊分別於23日和27日被德軍佔領。

5月26日晚,即「發電機行動」的第一個晚上,在海軍努力下,首批1312人,主要是後勤部隊,順利離開敦刻爾克回到英國。

5月27日,德國空軍第三航空隊和第二航空隊大舉出動,對敦刻爾克港區和海灘進行了猛烈轟炸,總共投下1.5萬枚高爆炸彈和三萬枚燃燒彈,敦刻爾克幾乎被夷為平地,英國空軍從本土起飛兩百架次戰鬥機竭盡全力掩護海灘上的登船點和執行運輸任務的船隻,儘管英機沒有能阻止德機對敦刻爾克的空襲,但卻給德機以沉重打擊,僅德軍第二航空隊就被擊落23架,空勤人員死64人,傷7人,損失超過最近十天的總和!因此這天被德軍稱為「災難的一天。」英機損失11架。

5月28日上午,敦刻爾克地區大霧瀰漫,德國空軍在戈林的嚴令下,不顧惡劣天氣的影響,出動兩個轟炸機大隊,到達敦刻爾克之後,終因能見度太差,被迫帶彈返航。而英軍則利用這一時機,抓緊組織官兵撤退,由於港口損毀嚴重,海灘的作用越來越大,官兵們每50人一組,每組由1名軍官和1名水手帶領,以組為單位從海灘下海,涉過逐漸加深的海水,登上小船,再乘小船擺渡到距離海岸較遠的大船,撤回英國。

下午,德軍不斷以三至五架飛機組成的小編隊對敦刻爾克實施擾亂性空襲,企圖干擾英軍的撤退。但英軍很快發現德軍空襲幾乎沒有什麼損害,大部分炸彈都落到海里和空曠地帶,少數炸彈即使在士兵集結地點附近爆炸,柔軟的沙灘也能吸收了爆炸的絕大部分能量,甚至在身邊爆炸也不過是震動一下,飛濺一臉的泥沙。等待撤退的士兵們見狀,紛紛從隱蔽處走出,有的在海灘上踢足球,打板球,有的在海水裡洗澡,還有的甚至悠閑地玩起了沙雕,似乎對近在咫尺的死亡,毫不在意,充分顯示了對德軍的輕蔑。

入夜後,海灘上似乎有成千上萬隻螢火蟲在夜空中飛舞,——那是成千上萬等待撤退的士兵在抽煙,煙頭一明一暗的閃光所形成蔚為壯觀的場面!全天,有17804人撤離,比前一天多了整整1萬人,這是因為公開呼籲的民船開始陸續到達,發揮作用。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