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公司用「寵物中轉倉」解決異地購寵存在的「星期狗」痛點

寵物從寵舍到用戶家,一次看似簡單的活體銷售流程其實並不簡單。屢見不鮮的「星期狗」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給活體銷售市場蒙上一層灰色。

究其緣由,問題可能發生在源頭,也就是寵舍,寵物本身是否健康,他們應該最清楚;也有可能發生自終端,由於養寵用戶不具備足夠的養寵經驗,導致寵物患病甚至死亡同樣存在。如果在增加一個異地購寵的環節,那麼問題還有可能發生在託運環節,因為這些幼小的生命總是經不起折騰,寵物換環境會感到不適或者在途中感染病毒,種種可能性存在和發生,都在說明一個事情:

寵物活體銷售並沒有那麼容易做好。

16年寵業老司機用「寵物中轉倉」解決星期狗痛點

「2002年開始涉足於寵物行業,至今已經有16個年頭了。」

寵太盟CEO李海濱告訴雕兄,「多年活體繁殖和銷售經營過程中,我遇到一個壁壘就是星期狗的問題,當我看到這個問題出現的時候,我一直在想我能不能把這個痛點徹底解決掉。直到2015年開始,我們正式成立了『寵太盟』這個品牌,開始用「寵物中轉倉」的想法來解決活體銷售中存在「星期狗」現象。」

Advertisements

李海濱解釋,「寵物中轉倉」其實是一個解決本地用戶異地購買寵物的解決方案

「用戶通過在我們平台上預購寵物品種,然後我們通過幾百家合作犬舍進行匹配,通過合作的託運機構運送至我們搭建的倉內,有專門配置的醫護團隊,進行為期3-5天的檢測、治療、護理的流程化操作,再交付到用戶手上,在幼寵適應環境期內,提供實時的人工養寵諮詢服務。」

3年經驗教訓沉澱到倉服務實現狗狗99%成活率

但是這個想法的落地一開始並不順利,甚至讓他有點動搖。

「2015年這一年,進倉200多條寵物狗,最後出倉的只有100多條,成活率只有50%。我自己總結失敗的原因,是因為在寵舍源頭把控力度不夠,進倉的寵物狗品質參差不齊,最後吃了不少啞巴虧。痛並思痛,還是選擇了繼續做下去。在2016年開始優選品質可信的犬舍合作,同時通過兩道關卡把控——犬舍自查和倉前複查,然後在進入倉內進行護理。這一年有400多條狗進倉,出倉的成活率上升到了70%。經過兩年的摸索,到去年我們已經實現1000多條狗的銷售,到倉服務成活率達到99%。

Advertisements

如何能夠做到如此高的成活率,李海濱表示:「兩次檢測的排查預防是一方面,因為每一個狗狗體內都有病毒體,就像人體內的癌細胞一樣,通過排查是為了確保寵物身體有沒有發病狀態。另一方面,這要得益於我們的醫護團隊的經驗積累和流程化服務的建立。」

「我們的醫護團隊跟寵物醫院醫師不太一樣,因為治療和護理屬於完全兩個不同的領域,而我們關注的是後者。護理能夠抑制狗狗體內病毒發作,然後通過注射疫苗產生大量抗體,維持狗狗自身原有的抵抗力。另外,幼犬每換一個地方,抵抗力會受到環境的影響有所下降,尤其是異地購寵尤為明顯。這就是為什麼每一隻狗狗抱回家,必須觀察一周后才可以免疫的原因,其實是為了讓狗狗能夠自身回復抵抗力和適應新環境。」

去年盈虧平衡未來實現到倉服務覆蓋主要一二線城市

「2017年是我們的一個轉折點,完成了1300萬銷售業績,實現公司盈虧平衡。」

李海濱表示,「在寵物中轉倉上,我們已經建立起自己的優勢,一是我們已經將護理流程化,進出倉時間控制上從之前的半個月縮短到3-5天;二是中轉倉的可複製性上,我們可以在兩周左右完成醫護團隊的培訓和中轉倉的建設。」

談及未來的發展規劃,「我們計劃將『寵物中轉倉』這一模式實現複製,招募合作夥伴加盟,像名創優品一樣,打通生產到銷售的個中環節,為合作夥伴提供從供應鏈到運營管理培訓的服務支持,覆蓋到主要一二線城市,從源頭解決星期狗的問題,並真正為養寵用戶們提供健康有品質的愛寵。」李海濱說道。

名字略黃心地純良的作者:雕兄

長得不美還胖的美編:土豆

首發:寵業家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