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椎病引起的頭暈,該怎麼辦?

個案介紹

深夜,熟睡的趙女士扭頭翻身後突然發作頭暈,緊接著出現噁心、視物旋轉、嘔吐、心慌。在劇烈的痛苦中,趙女士只能持續保持一個姿勢卧床緩解,只要稍微轉一下頸椎就會出現嚴重的頭暈、噁心。

在堅持了4個小時后終於等到天亮,匆匆到當地醫院就診,由於趙女士主要以頭暈為主,給予拍攝頭顱CT,但檢查結果沒有見到一點異常。懷著急切的心情趙女士及其家屬就診於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接診的是醫院脊柱外科張大明主任,在詢問病史后了解到趙女士是一位兢兢業業的辦公室職工,平時需要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低頭伏案工作,而且以前經常出現頸肩部酸沉、僵硬、疼痛等不適,但都在休息后緩解,所以沒有特別重視。

由於趙女士頭暈發作時都與頸椎活動有關,在張主任初步檢查后確定趙女士所患疾病為交感型頸椎病,也就是頸源性頭暈。確診后張主任快速的做出了治療方案:卧床休息,靜脈抗炎藥物治療,頸肩部熱敷、理療,同時輔以治療頭暈、改善腦供血藥物治療。在住院當天輸液完畢后,趙女士就感覺頭暈明顯緩解,頸椎也可以旋轉了,在接下來的一系列治療後趙女士的癥狀得到了進一步改善。

現階段,電腦已經成為日常生活及工作不可或缺的工具,進而出現越來越多的電腦工作者,這類人大多數都是坐在電腦前,對著電腦進行操作,而且時間較長,通常都達到3至4個小時。就像圖中這個人一樣:

長期長時間保持上面這個姿勢,就會導致脊柱一些正常組織的改變,比如頸椎後方韌帶鬆弛,進而引起頸椎不穩定、曲度不良。由於頸椎交感神經位於頸椎橫突前方,其周圍並無堅韌的組織鄰近,較為鬆弛,具有一定的活動度。由於其緊貼頸椎,任何機械性紊亂和鄰近筋膜、韌帶及關節囊的炎症,都可累及頸交感神經。

據張大明主任介紹,由於椎間盤退變和節段性不穩定等因素,從而對頸椎周圍的交感神經末梢造成刺激,產生交感神經功能紊亂。交感型頸椎病癥狀繁多,多數表現為交感神經興奮癥狀,少數為交感神經抑制癥狀。主要臨床表現有頭暈或眩暈、頭沉、睡眠欠佳、記憶力減退,眼脹、乾澀或多累、視物不清,眼前好像有霧,耳鳴,噁心甚至嘔吐,心悸、胸悶、心律失常,面部或某一肢體多汗、無汗等。以上癥狀往往與經常不活動有明顯關係,坐位或站立時加重,卧位時減輕或消失。

交感型頸椎病多數為慢性勞損所致,因其有別於明顯的外傷或生活、工作中的意外,因此易被忽視,但其與頸椎病的發生、發展、治療及預后等都有著直接關係。此種勞損的產生與起因主要來自以下三種情況:

1不良的睡眠體位

不良的睡眠體位因其持續時間長及在大腦處於休息狀態下不能及時調整,則必然造成椎旁肌肉、韌帶及關節的平衡失調。

2不當的工作姿勢

大量統計材料表明某些工作量不大、強度不高,但處於坐位,尤其是低頭工作者的頸椎病發病率很高,包括家務工作者、刺繡女工、辦公室人員、 打字抄寫者、儀錶流水線上的裝配工等。

3不當的體育鍛煉

正常的體育鍛煉有助於健康,但超過頸部耐量的活動或運動,如以頭頸部為支撐點的人體倒立或翻筋斗等,均可加重頸椎的負荷,尤其在缺乏正確指導的情況下。

交感型頸椎病的診斷目前尚缺乏客觀的診斷指標。出現交感神經功能紊亂的臨床表現、影像學顯示頸椎段不穩定,可增加確診依據。對部分癥狀不典型的患者,如果行星狀神經節封閉或頸椎硬膜外封閉后,癥狀有所減輕則有助於診斷。同時應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眩暈,主要有耳源性眩暈、眼源性眩暈、腦源性眩暈等。

在治療上,該型頸椎病由於無明顯脊髓及神經根壓迫,故通常可保守治療。由於交感型頸椎病主要為頸椎不穩定所致,故應針對穩定性行相應治療。在急性期應囑患者以卧床休息為主,避免坐起活動,以免增加頸椎負荷,進一步增加不穩定節段的炎症刺激;同時給予抗炎藥物治療,減輕由於不穩定所引起的炎症反應,減輕交感神經的刺激;並可適當於頸肩部做一些理療、熱敷,促進恢復。

在癥狀明顯緩解后,應當增加頸背肌鍛煉,比如「小燕飛」、「五點支撐」、「頭手對抗」等,從而增加頸椎穩定性。然後,在工作和生活中應減少低頭伏案工作時間,選好合適舒服的枕頭。總之,保持正確的生活方式和鍛煉方式,就能維持健康的頸椎。

北京德爾康尼骨科醫院宣

諮詢病情請加小編個人微信:gushihuixz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