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張老師學國畫——張清平詳解《芥子園畫譜》(連載之二)

第二講:《芥子園畫譜》中包含的歷代畫家畫論信息

主講老師:張清平

上一講我們講到,《芥子園畫譜》是中國歷史上繪畫理論的集大成者,它的最大特點在於首次以圖文形式進行理論的編攥和禪述。同時,《芥子園畫譜》所收錄的歷代畫家有關繪畫理論方面的信息也非常龐大。在《學畫淺說》中,主張學畫者「惟矩度森嚴而後超神盡變。有法之極歸於無法。」這一理論對後代的書畫家影響深遠,鄭板橋在論及自己畫竹時說:「四十年來畫竹枝,日間揮寫夜間思,冗繁削盡留清秀,畫到生時是熟時。」其中堂奧,即是「由生而熟,由熟而生」的求索和成熟的過程。

近代畫家黃賓虹說過自已的畫「物理不盡然,而畫理始終在握「,」作畫應入乎規矩範圍之中,又應超出規矩範圍之外。「其中的「畫理」和「規矩」,都是從傳統技法中來,學畫者惟其先循規踱矩地從傳統入手,」欲無法必先有法「,厚積薄發,方能目無全牛,變規矩為自由。

Advertisements

說到這裡,我們不可不說一下《芥子園畫譜》中首要闡述的畫論——六法。

六法是南齊謝赫在《古畫品錄》中所定的評價國畫的重要法則,該畫論距今一千四百年,至今仍然是評定一幅國畫好壞的重要法則之一。

六法是:一、氣韻生動。二、骨法用筆。三、應物寫形。四、隨類傳彩。五、經營位置。六、傳模移寫。

錢中書先生對六法重新作了句讀標點:六法者何?「一曰氣韻,生動是也;二曰骨法,用筆是也;三曰應物,象形是也;四曰隨類,賦彩是也;五曰經營,位置是也;六曰傳移,模寫是也。」

無論是謝赫原文還是錢鍾書的新解,六法中的意思都是非常明顯的,它所想表達的對一幅畫的評定,無非是以下幾層意思:

一、國畫必須是「骨法用筆」,這也是對國畫這一畫種特徵的界定,換句話說,只有「骨法用筆」的畫,才能稱得上是國畫,其他的半洋半中或洋為中用的做法,充其量只是國畫的變種。正因為這一界定,千百年來國畫都能保持自己的民族特性。

Advertisements

二、是指國畫的色彩和寫實,中國畫中的色彩,反映的是物象的本色,大膽地省略色彩在光影下的變化。所以,國畫中的物象,極少表現出物體的陰影,就連郞世寧這樣的西方畫家,畫國畫時也不得不入鄉隨俗。

三、說的是國畫的最高境界——氣韻生動,也即是國畫的意境。國畫追求的不單是物象,更多的是一幅畫中的意境,甚至為達到意境,完全忽略掉物象。齊白石老人說:畫畫妙在像與不像之間,太像為媚俗,不像為欺世。正是這個道理。

此外的「經營位置」和「傳移模寫」指的是畫畫的技法和構圖方面的問題,這是一個畫者必須具備的繪畫基礎知識。

張清平《彩繪芥子園百圖》之一

(本文作者:張清平。部分圖片來自網路,更多有關書畫的資訊,請關注藝術與教學頭條號)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