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為咖啡之前,你知道咖啡豆經歷過什麼嗎?

在入咖啡坑之前

大部分人對於咖啡的了解

應該僅限於星巴克

排隊等待咖啡的時候

你也許也曾抬頭看過磨豆機的豆倉里

一顆顆棕色的咖啡豆

在成為可以喝的咖啡前

它們其實是一種水果

從樹上採摘下來之後的他們

經歷不同的處理方式

成為擁有不同風味的咖啡豆

日晒處理法

也叫乾燥法

最古老的一種生豆處理法

第一步咖啡豆採摘后挑出未熟豆

第二步直接放在露天接受太陽的暴晒

然後放入桶內靜置一到兩個月

讓咖啡風味更完整更穩定

第三步用脫殼機脫殼去皮

最後裝入麻袋

水洗處理法

在進行乾燥前

需要先去除咖啡豆上的果肉

保證乾燥的時候

不會過度發酵或者產生更多的黴菌

第一步將咖啡採摘后倒入水槽

熟的果實會下沉,未熟的果實會浮在水面上

Advertisements

第二步用去果皮機把咖啡果肉上的果皮去掉

然後咖啡豆放入水槽中

放在水中發酵去除果膠和果肉

第三步發酵完成後

帶殼咖啡豆用清水洗凈去除表面殘留物

第四步將帶殼咖啡放在露天爆曬

然後放進桶內讓咖啡更穩定

最後去除咖啡殼咖啡皮裝入麻袋

蜜處理法

介與水洗和日晒之間

細分為白蜜

(更接近於水洗處理,去除了80%以上的果肉和果膠)

黃蜜、 紅蜜、黑蜜

(黑蜜更接近於日晒處理,幾乎不去除果肉)

這種處理法的不同

只是去除果肉時候保留多少果膠層的不同

第一步咖啡採摘後放入水槽中

成熟果實沉下去

未熟的果實浮上來

第二步去除果皮以及大部分的果肉

第三步放在露天爆曬

因為咖啡豆乾燥的更快

會增加咖啡的甜度和厚重感

Advertisements

第四步放入桶內靜置一到兩個月

第五步用去殼機去殼包裝

半水洗法

也叫濕泡法

印尼的曼特寧就是用這種處理方式

採收的咖啡果實去果皮

進行短時間乾燥

和其他處理法區別

不是直接把咖啡豆曬到12%的含水量的程度

而是先曬到35%的含水量時脫去內果皮

然後繼續乾燥到想要的含水量

相當於二次乾燥

日晒處理法會有更多的熱帶水果風味

水洗處理法的檸檬酸和蘋果酸的含量更高

蜜處理的咖啡會保留更多的甜度

半水洗的咖啡酸質較低

會有明顯的香料,煙草,藥草的味道

不同的處理方式

會讓咖啡豆擁有不同的風味

你都品嘗過嗎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