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的親子英語的本質——輸入、輸入、輸入

最近幾年,親子英語這個話題蠻流行的。很多父母英語基礎不錯,所以都想嘗試自己為孩子講繪本什麼的。但是,親子英語給我的感覺非常的朦朧,東西很多、很雜,可能是因為我接觸到的大多是零散的信息:有人說這本繪本特別好,有人說phonics很重要,還有人推薦各種練習冊啊,跟讀法啊,在線外教口語課啊。還有各種網紅小朋友的電台,視頻什麼的。信息碎片化很嚴重。

面對這麼多信息,更需要我們透過現象看到本質,才能不被這麼多信息浪費了自己的時間。

我理解的親子英語的本質,就是輸入,輸入,輸入。

首先,輸入是什麼意思?就是聽到的,看到的,可以理解為聽力階段。相反,輸出,輸出是說出去的,寫出去的。

我想帶大家看一下孩子學說話的過程,之後你就會明白,為什麼這個階段,重點只有輸入,而不是口語。

Advertisements

還記得你們家寶寶多大開始說話的嗎?起碼一歲吧。這個階段,就是輸入階段,聽的階段。這是掌握語言的第一個階段,這個階段孩子慢慢明白你說的是什麼意思。一歲前,你會要求他們張口說話嗎?不會的。因為你知道,孩子得一兩歲才能說話呢。接著孩子真的開始說話了,也就是第二階段,說話的階段,這才開始輸出階段。而且剛剛說話的時候,說的不好,說的很多東西都不清楚,不準確,而且都是單個字地蹦,不會說長句子。慢慢四五歲了,才真的說明白了。接著,慢慢到五六歲大的時候,有的孩子想要認字了,這是第三個階段,認字的階段,或者叫讀的階段。進入讀的階段時候,孩子聽力口語是完全過關的。再來,就上小學了,上小以後學的拼音,學了寫字。這是第四個階段,寫的階段。其實拼音也屬於讀的一部分。

Advertisements

這是我們自然地學習語言的過程。

方便大家理解。提煉一下,是這樣的: 聽/輸入(一年左右的時間)----說/輸出(第二年第三年)——讀/認識單詞(第四年第五年左右)---寫/記憶單詞(第六年以後)

這就是自然地學習一門語言的節奏。掌握母語也好,外語也好,都是一樣的。只不過母語的輸入輸出的環境更充分,而外語由於輸入輸出環境有限,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掌握。所以如果你希望孩子以自然的方式掌握英語,完全可以趁著孩子在語言敏感期,大量地由家長每天提供輸入。通過繪本啊,童謠啊,動畫,遊戲等方式來持續輸入。

那如果我們不遵守這個順序,會怎樣呢?我就是想努力地聯繫口語,努力背誦單詞,不見得英語就不好吧。英語培訓中心不也都是上來都讓孩子開口說話,先輸出后輸入嗎?

我們看一個極端的反面教材——就是我們自己了,八零后一代。

我們的英語怎麼樣?我想大多數家長都會說,我英語特別差。為啥呢?有人說,我記憶力不好,背單詞太難了。有人說,我老師不好,我們老師發音是東北英語。其實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們英語教育的方式有非常嚴重的問題。

不知道您還記得我們是怎樣上英語課的嗎?

就是大塊兒的背單詞,大塊兒學語法,大塊兒翻譯課文,加上可憐的對話和聽力。連考試的內容,都是以這幾個內容進行考核的。

我們的英語學習,您看看和剛才輸入先行的順序有關係嗎?有沒有大量的輸入基礎呢?可能只有聽磁帶那一點點的聽力基礎吧。和剛才談到聽說讀寫的順序是完全對不上的。我們幾乎是跳過了第一個輸入階段,直接把重點放在了讀和寫。

為什麼我們也沒有辦法進行正常的第二階段口語輸出?因為我們沒有第一階段的輸入啊!

您現在已經知道,在零起點的階段,不要讓他練口語,更不要教他背單詞,而是給他提供聽的輸入。就把他當做一個還沒學會說話的小寶寶一樣。每天讓他聽到這種語言。讓他明白這種語言對應的意思。

這就是我說的,啟蒙英語在這個階段,就是輸入、輸入、輸入。

最後再談一個話題,就是關於幾乎每個家長都會考慮的少兒英語培訓中心。到底要不要讓孩子參加一個少兒英語培訓?

剛才我們說,如果要讓孩子自然地學習英語,持續大量的聽,是絕對越不過去的一步。我們看一下培訓中心是不是可以給孩子持續大量的輸入呢?

無論多貴的培訓中心,基本上都是每周一次課。從時間上來看,培訓中心就是不夠的。培訓中心的課程可能很有趣兒,老師帶著唱帶著跳,但是時長和持續性不足。所以無論您是否要把孩子送到培訓中心,都應該自己每天為孩子補充英語的輸入。

具體怎麼做,大家不用擔心,後續我會再專門寫這方面的文章出來。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