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治國之道——常使民無知無欲

推崇賢才好嗎?《老子》以為不好,說:「不尚賢,使民不爭。」不推崇賢才,人們就不會相互爭鬥。戰國初期,天下紛亂,相互攻伐,各諸侯國紛紛任用賢才,以圖強大。墨子提出「尚賢」的主張,對當時和後世影響很大。《老子》認為,道的本源是淳樸的,本無所謂賢愚。推崇賢才,就會顯示出不賢。人們就會竭其心智、爭強鬥勝,博得賢的名聲,以至於愈演愈烈,天下大亂。解決之道就是「不尚賢」,復歸於淳樸,只有這樣,才能平息人們的爭鬥。

珍稀的財貨好嗎?《老子》以為不好,說:「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以那些珍稀的財貨為貴,人們就不會偷盜。天下事物的屬性本來是自然而然的,無所謂貴賤。貴賤都是人為的規定。自從有了珍貴的事物,也就產生了卑賤的事物,於是偷盜就此產生。如果天下事物無貴無賤,哪裡來的偷盜呢?

Advertisements

名利都是人們想得到的,它讓人們爭鬥、偷盜,費盡心機。停止這一切的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不把名利呈現在人們面前,人心就不會亂。人們常說「眼不見,心不煩」,跟這個道理接近。

那麼,聖人政治的理想境界是什麼呢?就是:「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凈化人們的心靈,滿足人們的溫飽,使他們不再利欲熏心、貪得無厭。減弱人們的追求名利的竟進之心,強健人們的體魄,使他們不再奸巧機詐、圖謀名利。這樣,人們就會心態平和淡泊,沒有機詐和利慾之心。當然,不可能人人都達到聖人的理想,必然還有一些詭計多端的人,聖人能做的,就是讓他們不敢輕舉妄動。

總之,「為無為,則無不治」。一切順應自然、社會的本質規律行事,則天下事無不治。

Advertisements



作者霍貴高,文學博士,河北省國學學會副秘書長,中華家風研究委員會會長,中華家風大講堂發起人。研究傳統家風家訓,致力傳統文化教育,誦讀經典,恢復詩禮,樹德立人,重建斯文。長期發布國學原創文章。歡迎關注本頭條號和微信公眾號: 國學家庭會客廳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