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決定壽命

俗話說得好:「早飯吃好,午飯吃飽,晚飯吃少」。遺憾的是我們的日常飲食卻是恰恰相反。大部分人早上想多睡會,白天又忙著加班趕時間,只有晚上才有空坐下來好好吃頓飯或者各種應酬,於是乎,晚餐就成了一天最豐盛的一頓,雞、鴨、魚、肉、蛋擺滿餐桌,這些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再加上白天積累下來的飢餓感,這一餐註定了會吃撐。這往往也是導致現代社會各種代謝性疾病患病率突增的主要原因,因為這些錯誤的就餐習慣可能會導致以下這些問題:

1.導致肥胖和糖尿病的發生

晚餐進食過多,會給胃腸道增加很多負擔,同時晚餐后運動量少,能量攝入過多會產生脂肪堆積,導致肥胖的發生。肥胖是各種慢性疾病的誘因,被稱為是「健康的頭號殺手」。晚餐酒足飯飽后,血糖和血中氨基酸、脂肪酸濃度增高,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長此以往,胰島不堪重負,就會不能很好的調節血糖,從而導致糖尿病的發生。

Advertisements

2.增加胃腸癌患病率

晚餐吃太多會加重胃腸道負擔,尤其是各種肉類攝入過多,必然有一部分蛋白質不能消化,也有小部分消化后不能吸收。這些物質到達大腸後會產生氨酚、氨、吲哚等有毒物質增加對腸壁的刺激。另一方面,大腸中過多的蛋白質產物對腸道菌群也是一種破壞,久之會增加胃癌、腸癌的風險。

3.誘發冠心病

晚飯吃得太多、太油膩,易攝入過多膽固醇,由於睡眠後人的血液流速明顯減慢,過多的血脂就會逐漸堆積在血管壁上,形成動脈硬化,最終可能發展成冠心病。吃得太多還會使血液集中於胃腸道,導致心臟供血相對不足,也可能誘發心絞痛。

4.影響睡眠質量

進入睡眠以後,大腦皮質的細胞經過一天緊張的工作(興奮)后,多已進入休息(抑制)狀態。如果晚餐過飽,飽脹的胃腸對周圍臟器的壓迫;胃腸肝、膽、胰等臟器的緊張活動,都會產生信息,並傳入大腦,使大腦相應部位的細胞活動起來。一旦興奮的「波浪」擴散到皮質的其他部位,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夢。可怕而壓抑的惡夢常使人驚醒,並感到疲乏不堪。久而久之,會釀成疾病。

Advertisements

晚餐決定壽命絕不是危言聳聽,為了您的健康和長壽,改變不良的飲食習慣,合理的安排一日三餐。對於晚餐怎樣吃才會更好,我們有以下建議:

1. 進餐時間把握好最好在晚上5-7點。食物在胃腸道一般需要4-6小時消化,吃的太晚會加重消化負擔,影響睡眠質量。

2. 進食量一定要控制好一日三餐的量最好是平均分配,或是按照3:4:3的比例,一般吃到七分飽就該放下筷子,離開餐桌,以免吃太多。

3. 晚餐的種類要選對。晚餐留給消化的時間相對較短,故我們應該進食一些易消化且清淡的飲食,如清粥小菜、牛奶麵包就是不錯的晚餐選擇,也可以少量吃肉,但以魚肉、瘦肉為佳,最好不要選牛肉等纖維較粗的蛋白質食物。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