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糾結的「心肌缺血」

令人糾結的「心肌缺血」

剛過完年,來醫院就診的患者就明顯增多,其中有一部分是來體檢的。尤其是這半個多月,幾乎每天除了看門診患者外,總會有十多個拿著體檢報告來諮詢的,多數諮詢的都是同一個問題--「心肌缺血」。

這些朋友們大多都沒有什麼癥狀,只是在做體檢心電圖的時候,報告提示心肌缺血,有一部分還是挺年輕的朋友,要說這還真是一個讓人糾結的問題。

其實,心電圖提示出心肌缺血在臨床工作中是很常見的,那麼問題就來了,他們到底有沒有心肌缺血呢?下面,我們先來了解一些什麼是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指的是當心臟心肌灌注血流減少、供氧減少,心肌能量代謝受到影響,不能保證心臟正常工作的一種病理狀態。可以伴有心絞痛或心前區不適的癥狀,也可以毫無癥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即冠心病。一般來說,當發生真正的心肌缺血時,往往說明供應病變心肌的冠狀動脈已經發生了固定性狹窄,在這種基礎上,心肌的供氧和需氧失衡,從而導致病理性後果或癥狀發生。當然,這裡我說的是真正的「心肌缺血」。

Advertisements

而我們在體檢心電圖報告中「提示心肌缺血」這個詞,只是一種心電圖的常用報告術語,與此相近的還有「心肌呈缺血性改變」、「提示心肌供血不足」、「ST-T異常改變」等,僅僅是心電圖範疇的東西,並不能確診冠心病。

因為目前靠心電圖能夠確診的心臟病只有兩種,一種是急性心肌梗死,一種是心律失常。

簡而言之就是說,心電圖做出來的心肌缺血並不靠譜,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假性缺血」。因此在拿到一份報告心肌缺血的心電圖時,心內科醫生一般會綜合考慮患者的情況后再下是否存在冠心病的定論,有時候還會建議患者進一步做一些對冠心病有篩查意義的檢查。比如,當患者年紀較輕,又不具備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時,這時的「心肌缺血」就十分可疑,就要結合患者的癥狀來看,如果沒有癥狀,大可不必進一步檢查,或者先觀察。如果有類似的胸悶、心悸等癥狀,就有必要進一步進行如心肌酶、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或一些能夠鑒別是否假性缺血的藥物試驗等,因為這些癥狀並非冠心病所獨有。

Advertisements

當然了,作為心內科醫生,在遇到具備冠心病發病危險因素的人群,如男性超過45歲、絕經后的女性,冠心病早發家族史,肥胖、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抽煙、久坐不動等,無論患者有沒有冠心病的癥狀,為了能夠早期篩查出冠心病,一般都會建議進行心電圖運動平板試驗,儘管這種運動試驗存在一定的假陽性率,但是結果陰性的話,排除率還是很高的。

而對於普通心電圖查出的明顯具備冠心病心肌缺血特徵的患者,也可以直接進行冠狀動脈造影或CTA檢查,來看看冠狀動脈到底有沒有病變。當然,一般這種情況都是醫生在經過對冠心病證據的採集和深思熟慮后所建議的,往往是真正的「心肌缺血」。

因此,在體檢發現「心肌缺血」時,大可不必一廂情願的為自己戴上冠心病的帽子,也不必糾結吃不吃藥,更不建議上網查關於心肌缺血和冠心病的資料后,買保健品吃,這樣是很容易誤導的。正確的做法是諮詢心臟科專業的醫生,依照醫生的建議考慮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