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寶寶護理的小知識,你有多少了解呢?

1、新生兒何時曬太陽?

太陽光中的紅外線溫度較高,對人體主要起溫熱作用,可使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加人體活動功能,太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使皮膚里一種叫麥角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維生素D進入血液后能幫助吸收食物中的鈣和磷,可以預防和治療佝僂病;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防止貧血,並可殺除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的抵抗力。嬰兒太小時,不能直接到室外曝晒。一般要等出生3-4周后,才能把新生兒抱到戶外曬太陽,而且開始的時間要短,只曬一部分,然後再慢慢地增加時間和擴大範圍。在戶外,不要讓新生兒吹風太久,不然容易感冒,頭及臉部不要直接照射,可置於陰涼處或戴帽子。

一般說來,新生兒曬太陽可按下面的順序進行:

Advertisements

(1)最初的2一3天,可以從腳尖曬到膝蓋,約5~10分鐘即可。

(2)然後,可將範圍從膝蓋擴至大腿根部。

(3)除去尿布,可連續2~3天都曬到肚臍,時間約15-20分鐘。

(4)最後,可增加曬背部約30分鐘。

新生兒如果流汗,要用毛巾擦凈,再喂以白開水或果汁,以補充水分。

2、人生第一夏寶寶怎樣過

周歲內的寶寶由於身體組織器官還很不健全,抵抗疾病能力十分弱,容易感染各種病毒、病菌,感染后十分容易在體內擴散。嬰兒期發育最快,需要的營養多,且胃腸的適應能力和消化能力弱。很容易發生營養不良和消化不良。在這種前提下,又遇上夏天天氣炎熱,人體代謝加快,體力消耗較大,為使嬰兒適應人生第一個夏天並順利度過第一個夏天,在護理過程中必須特別當心和在意。

Advertisements

炎熱的夏天,嬰兒在環境不好通風不夠環境中很容易中暑或傷風感冒。因為嬰兒大腦發育還不健全,體溫調節中樞以及皮膚汗孔散熱、保溫調節功能都差。天氣熱嬰兒出汗多,飲水不足,體內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腸液、膽汁、胰液等都減少,可直接影響嬰兒食慾和消化功能,有的出現食欲不振,容易發生消化不良而出現嘔吐和腹瀉。大熱天食物容易腐敗變質,如果餵養過程中不注意或不衛生,增添輔食不當,可能引起胃腸功能紊亂,甚至發生腸炎、痢疾等腸道傳染病。

面對十分柔弱的嬰兒,首先要為孩子制定有規律的生活制度,吃奶、吃飯;睡眠、玩耍等儘力按時進行。其次注意防暑降溫,要經常讓孩子在較陰涼的地方休息和活動,無論室外或室內都要保持清潔衛生、乾燥通風,消除蚊蠅和臭蟲。夜間不要露天睡覺,電扇不要直接吹向孩子,氣溫不是特別高時,盡量少用空調。多給孩子喂水,飲水量多時,水中略加一點鹽(250毫升水中加0.3克食鹽)。其它如西』瓜水、綠豆湯、酸梅湯等都能消暑解渴。暑天每日要洗澡1~3次,保持皮膚清潔,排汗通暢,洗后還可以在胸、背、腹部兩側及額部、頸部、腋窩等處撲上小兒痱子粉。出了汗要及時擦乾,睡覺時涼席上鋪上一個小布單吸汗,盡量避免孩子哭鬧。

嬰兒應用的食具及食品等要單獨放在小櫃內,要有防塵和防蠅設備。準備食品和食具時,要先洗手。奶品、食品都要新鮮,食前要經過煮開,食具用后洗凈煮開消毒。提倡母乳餵養堅持定時定量餵食。3個月以內的嬰兒,每2~3小時餵奶一次,每天喂6―7次,夜間睡覺可少吃一次;以後可延長至3~4小時餵奶一次,每日喂5。6次,每次餵奶以15―20分鐘為宜。奶多的母親,每次喂的時間宜適當縮短些。

按嬰兒消化力及營養需要逐步添加輔食,先添加一種,經過一階段適應后再加另一種。千萬不能同時加兩種,或任意增加品種,以免造成消化不良。嬰兒4~6月可用米糊、奶糕、稀粥、蛋黃、魚泥、菜末等,7―9月可用粥、爛面、碎菜、蛋羹、肝泥、肉末、豆腐、餅乾等,11~12月可用粥、軟飯、挂面、碎菜、碎肉等。嬰兒輔食最好單獨細做,添加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夏季炎熱時應從小量開始,不要加大食量。如發生患病或消化不良時,應暫停增加食量。夏季炎熱不宜斷奶,可推遲到秋季再斷,以免引起消化紊亂和營養不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