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在皮膚科的應用,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止癢之功效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蒺藜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乾燥成熟果實,別名白蒺藜、刺蒺藜、硬蒺藜等,在我國有悠久的用藥歷史。其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主惡血,破癥瘕積聚,喉痹,乳難。久服,長肌肉,明目」。蒺藜性味辛苦微溫,歸肝經,具有平肝解郁、疏肝、活血祛風、明目止癢之功效,用於風疹瘙癢、頭痛眩暈、胸脅脹痛、乳閉乳癰、目赤翳障,為歷版《藥典》所收載。蒺藜的花、苗、根也有藥用價值。筆者就近年有關蒺藜的單味、復方在皮膚科的應用綜述如下。

蒺藜化學成分的研究始於20世紀60年代,迄今已證實蒺藜主要含有皂苷類、黃酮類、生物鹼、多糖類等化合物,其他尚含甾醇類、氨基酸類、萜類、脂肪酸、無機鹽等成分。蒺藜有「草中名葯」之稱,主要藥理作用有抗病毒,抗過敏,對色素性疾病的影響,抗衰老,對心腦血管系統的作用,對視網膜神經細胞的保護,降血脂,調節免疫反應,抑癌,對性功能的影響,降血糖,保健,利尿等。

皮膚性病的臨床應用,蒺藜在治療病毒性、昆蟲性、性傳播、機械引起的、變態反應性、神經精神障礙、丘疹鱗屑性、皮膚附屬器、色素障礙性等方面都有作用,常應用於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而導致的肌膚失養、氣血不合等諸多皮膚疾病,如尋常疣、痤瘡、白癜風、疥瘡、尖銳濕疣、手足皸裂、接觸性皮炎、急(慢)性蕁麻疹、皮膚瘙癢、神經性皮炎、銀屑病、玫瑰糠疹等。其具有平肝解郁、活血祛風、止癢之功效。

點擊文章末尾藍色「了解更多」,體驗【中醫智庫】,獲取更多中醫知識、養生食療方、名家醫案。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