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過量飲酒,當心「酒傷」!控制在這個量最好

年味將近,馬上又到了傳統佳節——春節,在這個闔家團圓的日子裡,和家人一起辭舊迎新,歡聚一堂共飲「屠蘇酒」,想想都覺得溫馨、美滿。不過美酒雖好,可不要貪杯!

飲酒是把「雙刃劍」

我國釀酒文化可以追溯到夏禹時代甚至更早時期,《黃帝內經》湯液醪醴論中就有提到,醪醴即酒類,古人用以防病治病。

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醫生介紹,適量的飲酒,在中醫看來可以活血通絡。而現代研究亦證實,適當喝酒可以振奮精神,加速人體的血液循環,能夠有效地調節、改善體內的生化代謝和神經傳導。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恰當的飲酒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一定損害,尤其是對肝臟。

中醫將這種損害稱之為「酒傷」。大量飲酒可傷及肝臟、腸胃等部位,還會導致肝膽之火上逆竄胸,引人發怒,喪失決斷力等等。

Advertisements

現代醫學分析,乙醇是酒的主要成分,它在進入人體之後,通過胃腸道吸收,由呼吸道、尿液和汗腺以原形排除僅佔2%~10%,剩下的90%在肝臟內氧化,被肝外代謝的很少。

乙醇在氧化時,肝內的耗氧量會增加,細胞氧化還原狀態會改變,干擾到肝細胞的新陳代謝。同時在氧化乙醇生成乙醛的時候,其產生的大量活性氧中間產物還會誘導一系列炎症反應,進而損傷肝組織。

可以看出,酒精對我們的身體,特別是肝臟的損害之大。權威機構推薦,適當飲酒的基準量是每周140克左右酒精的含量。換算下來,也就是說,50度的白酒一周的飲酒量應該小於280毫升。

飲酒過量有沒有補救方法?

親朋好友歡聚一堂,飲酒難免過量。那麼飲酒過量,有沒有什麼補救方法呢?中醫是這樣推薦的。

Advertisements

《脾胃論》中有提到,剛被酒傷時,宜發汗驅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經常看到醉酒後「驚出一身冷汗」,醉意就全無了。

中醫理論認為,酒助熱生痰濕,當從小便利其濕熱。還可以用藥物泡水飲用化痰利濕,藥物有葛花枳椇子茯苓白朮神曲等。可是,藥物僅僅只能起到亡羊補牢的作用,最為重要還是控制好自己的飲酒量,謹記「小酌怡情,豪飲傷身」!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