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渡舟教授講《傷寒論》的起源

一、《傷寒論》的產生與演變

《傷寒論》原書名為《傷寒雜病論》(或《傷寒卒病論》),為後漢張機所著。

張機,字仲景,南郡涅陽(今河南南陽鄧縣)人,生卒年代約為公元150-219年。他曾跟隨同郡名醫張伯祖學醫,經過多年的刻苦鑽研,無論是醫學理論水平,還是臨床實踐經驗,都勝過了他的老師,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一)《傷寒論》成書的歷史背景和主客觀條件

張仲景生活於東漢末年,由於當時封建統治階級的殘酷剝削與壓迫,特別是戰爭連年不斷,加之疾疫(傳染病)廣泛流行,以致民不聊生。據《傷寒雜病論》的序言記載:「余宗族素多,向餘二百。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傷寒十居其七。」這是張仲景寫《傷寒雜病論》的直接原因。就拿張仲景的家族來說,有兩百餘口人,但建安元年後不到十年,就死掉了一百二十多人,占人口的三分之二,其中,死於傷寒的達一百餘人。從這個死亡數字來看,當時疾疫的猖獗是相當驚人的。因此,張仲景作為一個很有抱負的醫學家,立志和疾病作鬥爭,治病救人,才寫出《傷寒雜病論》這部著作。

Advertisements

原序「建安紀年以來」的「建安」是漢獻帝的年號。從歷史的情況考察,與張仲景所說的疾疫流行情況不大符合。「建安紀年以來,猶未十稔」,是說還沒到十年,張仲景的家族死了那麼多的人,全國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從史書上來看,只在建安四年發生過瘟疫,但規模比較小,也不是很嚴重。因此,「建安」可能是「建寧」的誤寫。「建寧」是漢靈帝的年號,在建安之前。據《後漢書》記載,自漢靈帝建寧四年到光和二年,時間相去近九年,就有三次大疫流行,而且是很大的瘟疫,死的人很多。推測張仲景是在建安之時回憶建寧年間大疫流行的死亡情況,這就符合歷史的事實了。建安年間發生的大疫在什麼時候?不是在建安十年以內,是在建安二十二年。據《太平御覽》記載,曹操之子曹植說過建安二十二年的癘氣流行情況,達到了「家家有殭屍之痛,室室有號泣之哀」的慘境。

Advertisements

除了當時疾疫流行的歷史背景之外,促使張仲景寫成《傷寒論雜病》還有一個原因。後漢時期,我國醫學的發展為張仲景著書提供了條件。在原序裡面,張仲景列舉了他寫《傷寒雜病論》時所參考的豐富醫書,包括「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陰陽大論》、《胎臚》、《葯錄》,並《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張仲景在這些參考書的基礎上去粗取精,成就了《傷寒雜病論》這一巨著。同時,後漢時期藥物學的蓬勃發展也促進了方劑學水平的提高,已經開始用復方治病並大量應用於臨床。《傷寒雜病論》理法方葯齊備,被稱為「方書之祖」,關鍵是具備了這一先決條件。一些出土的文物也可以說明這個問題。因此,《傷寒雜病論》的問世反映了後漢時期我國醫藥學的發展水平和成就。

張仲景不僅繼承了漢以前的醫學成就,而且還有創造性的發展。扼要地說,他大大提高了中醫學的辨證論治水平。雖然辨證論治在張仲景之前就有,但水平還是有限的。《傷寒雜病論》針對臨床各種疾病,建立了完整的辨證論治體系。傷寒病就是急性、傳染性、發熱性的疾病,發病急,發病快;雜病就是傷寒以外的許多慢性疾患。如果不提高辨證論治水平的話;既論傷寒,兼論雜病,將是不可想象的。譬如說,《傷寒論》的六經分證方法來源於《素問·熱論》,但不限於熱證和實證,而是兼及虛證和寒證,同時客觀反映臟腑經絡、陰陽表裡、寒熱虛實的具體情況。把這些病變和證候都概括進去,六經分證就全面了,也更豐富多彩了,是一個很大的貢獻。張仲景所使用的藥物和湯液也十分豐富,《傷寒論》有113方,包括91味藥物,就使理法方葯一環扣一環,切合於臨床實用。

由此可見,《傷寒雜病論》確實是一部承前啟後、繼往開來的著作,發展了漢以前的醫學理論和治療方法,直到現在也有一定的指導意義。張仲景有創造性,不是故步自封的,在前人的基礎之上有所前進,有所發展。

  未完待續……

本文摘自《劉渡舟傷寒論講稿》(人民衛生出版社)

尊重版權,轉載請註明出處。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