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切中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動脈」

透視

當下,校園物質環境建設往往流於雷同化格式化碎片化,一些校園景觀簡單地「拿來」,膚淺地複製,鮮能體現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容易導致人的審美疲勞與麻木。標準的操場、氣派的體育館等看上去大同小異。正所謂有了氣派,少了氣氛;有了物象,少了物趣;有了空間,少了空靈。

校園文化是學校環境、活動、秩序、精神和制度的綜合體現,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校園文化建設要把握文化靈魂,匯聚師生智慧,融合歷史地域資源,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校園文化力爭做到「環境養眼、內涵養神、人文養心」

環境養眼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學校要「讓牆壁會說話」。其實,這「牆壁」所代表的,正是學校文化建設中的硬體設施或環境建設。

筆者所在的縣域內有所村小,是影片《鳳凰琴》的拍攝地,校園是「黑屋子,土檯子,裡面坐著泥孩子」,安於現狀的教師則是「土罐肉,樹兜火,除了神仙就是我」。顯然,這樣幾乎沒有文化介入的純天然學校承擔的教育是大打折扣的

而與其一山之隔的另一所學校從辦學規模及師資配備上幾近相同,幾十年來,該校一直重視校園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將有限的資金用在刀刃上。

數任校長接力靜心培育屬於自己「肌理」的校園文化:使校園一草一木、一樹一石、一牆一畫都有聲、有色、有形、有氣,其作用不在於單純的美化,而在於「育人」,在於人與物化的環境之間有信息的傳遞、有心靈的對話,達到了景觀怡人、環境育人的功效

內涵養神

面子易學,裡子難補。學校內涵是什麼?說開了主要就是校園人文環境,而人文環境的營造,不是「打補丁」,絕不只是停留在對環境表面的打扮。

更重要的是,校園裡的師生具有人文理念、精神和素養。學校必須全面開科開課,不斷提高體、音、美、勞等學科教育質量。因為從特定意義上講,體、音、美、勞更能熏陶孩子們的品行修養,才不至於讓「學生全面發展、主動發展」成為一句空話。

時下我們的一些鄉村學校,「美術課,隨意畫;音樂課,自己唱;體育課,鴨子放」,而在一些所謂的重點學校,這些課程更多地停留在課表層面上。這種文化如何「養神」?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方面,校長不能讓「開科開課」成為口號,同時保障體音美這些「貴金屬」不「挪作他用」,造成稀缺師資的浪費;另一方面,國家理應繼續加大對教育的投入,讓更多的有為青年從事教育。或許這一舉措能讓「『錢學森之問』不至於成為多年沒答案的天問」。

人文養心

明代王守仁說:「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其心。」通過「養心」以達到潤其身、恆其志、貴其德。一所學校的質量既包括教師的執教水準及歸屬感,也包括社會的認同感。

行於花海中,不意識花香。我們欣喜地看到一些學校將一些建築物做了富含哲理的命名,給了「死」的建築以生氣和靈氣,寄託了師生的教育追求和人生態度。師生身在書香花海之中,滿眼書香,滿心書味。一言之得,一念之獲,引發思考,入腦入心。久而久之,行為多見斯文。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用「價值風景」裝點校園文化,需要根據實際提煉培植合身的學校文化,而今我們進入校園,左右兩側大多是學校的「豐功偉績」,少數學校高估了自己的作用。

其實,優秀的學生並不完全是由教師教出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學生的成功取決於他先天的素質,就像牛頓絕不是他的老師教出來的一樣。對於學生來說,最好的「養心」即是學校教職員工「把整個心靈獻給孩子」。一個故事,一個道理,可塑造孩子們的人生;一句話,一種思想,讓學生收穫未來

文字來源:中國教育報刊社蒲公英評論

圖片來源:網路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