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醫養生,為什麼要強調養心

在人體胚胎的時候,第一個開始工作的器官就是心臟,生命結束,工作到最後一刻還是心臟,心臟在人體生命中從不怠工,不休息,心跳的速度默默配合著我們情緒的變化,因恐懼而緊張、高興時的喜悅……

解剖學中,心臟重量300~400克左右,不到成人體重的0.5%,每一跳要泵出70毫升血液,按每分鐘心跳70次計算,每分鐘泵出近5升的血液,每天泵出約7噸的血液。假定人的壽命為70歲,那麼一生中心臟要跳動近26億次,而心臟泵血所做的功,大約相當於將3萬公斤重的物體向上舉到喜馬拉雅山頂峰所做的功。

根據現代科學家的計算,我們每個人本應該都能活到120歲,可是絕大多數人都活不到這個年齡,最大的障礙是心血管疾病。心臟承擔著給身體輸送新鮮血液的工作,心臟一旦衰老,我們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會因為供血不足,而變得遲緩、獃滯,身體自然也就呈現出了老態。

Advertisements

《悟真篇》說:「心者,道之樞也」。玄中子認為:「養生之旨,以養心為本。善養生者,修養人之公正、善良、真實、安靜,心必泰然,行必光明」。道醫認為心為君主之官,即心相當於一國之君,是人體五臟六腑的主宰,《內經》指出心為「生之本,神之變也」。表明心是生命的根本,同時主管人的精神思維活動;並且「心主血脈」,控制全身的血脈系統。人體的五臟中,腎有兩個,肝臟有兩葉,肺臟有五葉,唯獨心臟只有一個,它晝夜不停地工作,又被視為人體最累的器官。心臟通過血脈向全身各組織器官輸送養料,以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因此心的功能關係全身的生命活動,是非常重要的器官。

道醫強調「養生之要,首在養心」,同時道教也認為:「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於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現空赤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亦無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既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這裡的「空」、「無」,是要人們要通過修鍊使其心境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去掉自私、猜疑、貪慾、憎恨之心等,唯靜者能看得透的境界。

Advertisements

人的心理、情緒與軀體可以通過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互相聯繫、互相影響。在情緒波動時,人體會因為精神上的負面刺激造成免疫力的低下。情緒既受大腦皮層的調節,又與邊緣系統、腦幹網狀結構、植物神經系統以及內分泌系統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繫。臨床研究發現:緊張的情緒可導致神經功能失調,交感神經系統功能亢進,致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糖升高,胃腸功能紊亂,有的出現頭痛、腰背痛、唾液分泌減少、呼吸加快、尿頻等現象。緊張的情緒還可以影響白細胞的活動,而白細胞是人體重要的免疫細胞,所以情緒緊張可以降低人的免疫功能。出現各種不同的疾病。人們在感到憤怒和絕望時,身體會大量分泌諸如皮質醇和腎上腺素之類壓力激素,從而誘發高膽固醇血症和高血糖,易怒的人也更容易患有心梗、心絞痛或其他冠心病癥狀。此外,許多證據表明那些性情急躁易怒的人很容易出現房顫。

靜心的至高境界是無為。養心務必要養德,德高才能神凝氣定。返樸歸真、道德追求是道家的養生思想 。靜心重在養神,養神說到底是凈化人的靈魂。《養神氣銘》指出:「神者氣之子,氣者神之母,形者神之室……神去則形腐。」神產生於氣,寓舍於形,但卻對形、體、精、氣起著主宰作用,是它們存在的價值和標誌。精與神的關係,《固精法》形象地喻為「神似火,精猶油」。精可以理解為人體物質基礎,這種物質生命活動整體集中概括就是「神」,如燈之焰。一個人養生長壽,要必須抓住三寶一一保精、蓄氣、養神。

養心小貼士

午睡30分鐘:每天堅持午睡30分鐘,可減少心臟病的發病率30%。午睡保護心臟健康,但不宜超過1小時,姿勢應採取頭高腳低位。日照30分鐘:陽光可促進人體代謝,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可補充更多鈣質,陽光能幫助人們解脫消極情緒,振奮精神,從而保護心臟。

運動15分鐘:每天堅持至少15分鐘體育鍛煉,如散步、氣功、太極拳,可使心臟肌肉強壯,心肺功能良好。冷靜不發火:經常保持冷靜,不發火,會使體溫相對降低,使心臟搏動更穩定。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