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哲學還給民眾——讀《大眾哲學》

哲學對於我們而言,並不陌生,讀大學的時候,馬哲毛概鄧論三個代表科學社會主義,本本門清;哲學對我們又顯得陌生,一方面是因為教科書的內容考的挺好但是領會的少,另一方面就是在工作和生活中主動運用哲學解決實際問題較少。

《大眾哲學》這本書講述的內容比較通俗易懂,丟棄了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細細讀來既能勾起你大學讀書時淡淡的回憶,又能讓人對許多問題茅塞頓開,對當下的工作和生活還是挺有指導和幫助的。

該書有點厚,目前我讀了一部分,先將部分感悟敘述出來。

一、什麼是哲學

說哲學是一切學術的源頭不為過,但對於哲學是什麼卻少有人能回答出來。

百度百科的定義: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但是又補充道在學術界里,對於哲學一詞並無普遍接受的定義,也預見不到有達成一致定義的可能。

Advertisements

普遍的一個觀點和定義就是哲學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既是對實現世界的總的看法和認識,又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的指導。

注意是方法論的指導,而不是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方法的指導,這個概念要分清楚,這裡涉及到具體科學和哲學之間關係的問題,具體科學是解決具體領域的問題,哲學解釋的是整個世界。

二、我為什麼學習哲學

學習和研究哲學的目的是什麼?這也是我一直思考的問題。通過斷斷續續的學習領悟,我的理解是為了掌握正確的哲學思想,避免思想上的混亂。

一個人思想上的混亂常常讓自己觀點難以自洽,造成精力內耗和生活上的苦惱,而哲學提供的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無疑給我鋪就了一條認識世界、認識社會和認識自己的捷徑。

Advertisements

大千世界,世事紛擾,不同個人對於相同或不同的事情各有見解,觀點或同或異,歸根結底都是我們對於世界的一部分事物的思想認識,在這些看法中必然包含著一種哲學思想,哲學思想是其他各種思想的世界觀基礎。

如果我們掌握了正確的哲學思想,在我們看事情和認識問題的時候,也就掌握了正確的方法,而這種方法就使得我們對於每一件事情和每一類事物找到了正確的認識和看法。

前面一直提到一個詞叫「正確的思想認識」,那麼什麼是正確的思想認識呢?就是能夠正確反映事物發展規律的思想認識。進而,較真的問一句什麼是正確的哲學思想?就是要能夠正確的反映整個世界發展的總規律。

如此,對於哲學的研究就必須時時刻刻抱著解決實際問題和指導行動的目的。

三、哲學的簡單分類

首先給一個結論:哲學學派雖然繁多,哲學史上有千種萬樣的世界觀和什麼什麼主義,歸根到底一切哲學上的爭論,都是唯心論和唯物論的爭鬥,找不到真正的第三種的中間的哲學。

上圖是我總結的分類,如果對比度娘我總結的可能不夠全面,但是有此概念足夠了。哲學之所以有不同的分類,是由於研究哲學的人有不同的思想認識,歸根結底是由於人們所處的歷史階段和社會階級不同,哲學思想是有階級性的。

從哲學研究的角度把世界上一切現象歸結為兩大類:一類是精神、意識等主觀的東西,另一類是物質的客觀的東西。這兩類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繫,至於兩者之間到底是怎麼發生關係的是哲學分類的根本問題。接下來的內容大家都非常清楚,如果認為主觀的精神意識決定了客觀世界,就是唯心主義者,反之則是唯物主義者。

1、主觀唯心論和客觀唯心論有什麼區別呢?

主觀唯心論認為世界一切都是我們主觀精神以內的東西,此外別無它物,比如三百多年前明朝的王陽明,就是最著名的一個,他說「天下無心外之物」。這種思想在理論上是荒謬不通的,如果世界萬物都是自己心中想象出來的,那麼很容易陷入一個悖論——生我的父母是我的主觀所生。

當這種理論越來越站不住腳的時候,客觀唯心主義就出現了,相比於主觀唯心主義,前者認為世界的一切都是神的感覺、思想的活動,也就是虛擬了一個至高無上的神出來,唯心論成為走向宗教迷信的橋樑。

所有的宗教信仰都是唯心的,這一點沒有人不知道,但是並不能因此而認為宗教就沒有價值,它們僅僅是不科學。比如基督教和佛教,除了一些神話儀式之外,還有一套其自己的宗教哲學。

2、唯物論的簡單分類是形而上唯物論和辯證法唯物論,區別在是否承認物質是不斷發展變化的。

唯物論首先承認世界是物質的,但是在如何正確認識物質上,產生了不同的見解。

形而上唯物論者認為物質只有位置和數量的變化,不存在質的變化,辯證法唯物論者否認這一觀點,物質不僅有數量和位置的變化,同時其自身依照本身的發展規律而不斷變化,這種變化不會隨著主觀意識的改變而改變,而且不同事物的變化規律並完全不一樣,我們不能用同一個簡單的看法去對待他們,不同事物變化發展的共同規律部分叫做普遍規律。

既然事物發展變化規律不可改變,那麼「宿命論」是不是就有了市場?因為一切規律均已註定嘛。

其實不然,這一點也恰恰關係到哲學學習的用途——認識世界,改造世界。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以後,並不是意味著任由規律的變化,而是通過改變「條件」,趨利避害,我們就可以利用規律來正確規定我們主觀努力的方向。

既然認識事物的發展變化規律如此重要,如何才能獲得之?調查研究。唯有仔細調查,認真研究,才能正確解決問題,換言之,唯有調查研究才有發言權。(註:我們一定記得這樣一段話「馬克思主義哲學包括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怎麼理解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之間的關係,辯證唯物主義是關於自然界、社會、思維最一般規律的科學,它包括辯證唯物論、辯證唯物認識論和唯物辯證法。把辯證唯物主義貫徹到社會歷史領域,就形成了歷史唯物主義,也就是說辨證唯物主義是基本理論,歷史唯物主義是前者在歷史中的表現。)

書的後半部分講的是辯證法唯物論基本規律和範疇,以及如何運用於生活中去,後期再分享。

文|張緯良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