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徐」難治一汽,根源不止於人

自2017年8月2日一汽董事長徐平和長安董事長徐留平換防以來,「共和國長子」一汽,迎來了第五任董事長。巧合的是,十年間,從徐建一到徐平再到徐留平,這三位一汽「一把手」都姓徐。

「一徐在發展過程中腐敗掉了,挖了許多坑,也種下許多惡果;二徐在位僅兩年時間,更多工作側重反腐和政治建設;三徐拿出來的架勢不錯,但要把這個已經患上癌症的病人治好,難度可想而知,那應該是刮骨療毒的過程。」關於三位徐姓董事長,一位熟悉一汽的行業人士如此評價道。

而徐留平之所以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於一汽已經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從徐建一時代逐步沉積下來的毒瘤開始,到徐平時代進行的政治修正,再到徐留平時代刮骨療毒式的革命,這位萬眾矚目的中國汽車長子,經歷了一場又一場的洗禮。但毫無疑問,「三徐」都面臨了同樣的難題和考驗。

Advertisements

低調和高調

關於前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建一,最近一次亮相是在2017年9月份央視綜合頻道播出的反腐專題紀錄片《巡視利劍》第四集中,該紀錄片用了10分鐘的時間,講述徐建一腐敗案例。毫無疑問,中央已經給徐建一貼上了「大老虎」的標籤。

在媒體眼中,徐建一是位低調內斂的人。執掌一汽七年來,除了必要場合的正式發言和演講,他極少接受媒體採訪。「低調、不張揚,可能官員都是這個作風吧。」一位不願具名的一汽內部人士表示,徐建一在位時,還是做過一些事情的,但遺憾的是,一汽的自主事業和紅旗戰略近年來發展得並不理想,這使得徐建一的「低調」變成了一種理所當然。

「成王敗寇」,徐建一這個與一汽同齡、寓意著「建設一汽」的名字,照理說他的成長經歷應該會為其職掌一汽后的壯志凌雲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但卻事與願違,反倒成為了一汽歷史上的一個污點。特別是在其任職後期,在反腐行動之中,徐建一併沒有堅守規則和底線,拿錢辦事兒的不良風氣持續蔓延,嚴重破壞了法律和制度。

Advertisements

就在徐建一被帶走的兩個月後,來自東風的老將徐平臨危受命,火速上陣一汽董事長職位。事實上,「穩」曾是徐平的一個性格標籤。從1982年進入東風,到2005年開始執掌東風,33年的時間裡,「低調」似乎也是旁人對徐平最深刻的印象。

執掌東風以來,徐平領導制定了大自主計劃、整合集團資源來支持自主品牌的發展;一手主導的入股PSA讓合資布局更為夯實,並完成了集團的整體上市,助推東風自主平穩起步,且進入了發展快車道,也促成了沃爾沃與東風商用車的合作,實現了走出去。

在東風立下赫赫戰功的徐平進駐一汽備受期待,特別是在自主品牌領域,徐平被寄予厚望。更重要的是作為空降兵的徐平,在一汽脫離了原有的人情網路和利益糾葛,更有利於大刀闊斧地清除阻礙、開展工作。上任伊始,徐平分別從集團公司的結構、人事、品牌營銷等方面大動手術。不過,看似大刀闊斧,實則無奈面對盤根錯節的一汽環境,改革中道受阻,「因為那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與氣場。」有行業人士如此評價道。

而和前兩任不一樣的是,第三任董事長徐留平的風格迥然不同,相信很多人對徐留平「騎馬上場」的舉動還歷歷在目。的確,1964年出生的徐留平可以稱得上汽車行業的少壯派,在一汽還有很大的發展和發揮空間,這就決定了徐留平在辦事風格和行動上,與過去的二徐並不太一樣。

「在改革的過程中,肯定不會面面俱到地滿足各方利益,甚至會得罪人,但這些不應成為改革持續推進和深化的障礙和阻力。堅定改革方向、把握改革節奏,是中國一汽必須要做的。」在新上任一汽集團董事長不久后的徐留平,就表達出了這樣的觀點。

甫一上任,徐留平就迅速頒布了一項又一項鐵血政策,振興紅旗、競聘制度、白加黑、「7-11」工作模式,而人們對這些刀刀見血的動作褒貶不一,有人欣賞他的大刀闊斧,有人覺得他是「沙皇」。

在公開場合特別是面對新聞媒體,徐留平主動提出「一汽集團作為共和國的長子」、「重振『第一汽車、第一品牌』的雄風」等字眼,這在過去的二徐身上都不多見。「我這個人就是有點野心,過於執著,這可能算是我的一個缺點吧。」對於自己的苛刻無情,徐留平也顯得非常坦誠。

打破掣肘

除了合資品牌支撐集團利潤外,可以說在三徐上任期間,最大的難點在於自主品牌,最大的矛盾在於長久以來國企制度的根深蒂固,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弊病阻礙了企業的前進步伐。

徐建一落馬後,不少行業媒體用「功過徐建一」來評判這位央企董事長。除了一汽-大眾2014年登頂中國車市的輝煌之外,更多的悲愴之處在於保守的徐建一沒能在汽車行業大躍進的時代跑好這一棒,讓一汽集團喪失了行業前兩名的江湖地位。

「住別墅、坐奧迪、拿高薪,就是搞不好自主品牌。」就像更多人認為的那樣,徐建一在一汽的這七年乏善可陳,定下的整體上市、大自主、新能源、紅旗品牌等系列戰略目標一個都未實現,還挖了許多坑。特別是在以一把手為首的一系列的腐敗行為,給原本冗雜且盤根錯節的一汽集團種下了諸多惡果。

「徐建一為什麼沒能治理好一汽?」當《汽車公社》記者把這個問題拋給諸多行業人士時,「一汽是大型國有企業,體制方面掣肘太多。」有行業人士表示,很多時候機會就在漫長的決策流程中喪失了。

而到了徐平時代,在反腐行動的衝擊中,一汽陷入了混沌的狀態。「剛來的時候,很多人都對徐平抱有很大希望,但一年多的時間裡並沒有多大變化,的確有一些失望。」一汽集團內部人士稱,徐平到任一汽后,主抓的仍是反腐工作。在這樣的政治目的下,大多利益團體和糾葛在反腐的旗幟下開始了「無為」的休養狀態,外面的力量難以進入,這是一場依賴既得利益體來革自己「命」的改革,一汽的銅牆鐵壁比想象中還要牢固。

好的現象在於,至少到了徐留平時代,這種改革的行動加速了。「全體起立」般雷厲風行的行動,讓這個位於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最大企業有了一絲生機。在徐留平的經驗里,有真干自主的志氣,也有從小到大再到「自主一哥」成長路徑。「五國九地」的國際化研發,也說明徐留平是具有開放心態、前瞻視野的企業領導者,這些特質,也都是解決提升一汽競爭力所需要的。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換的不能只是領導人,關鍵在於積貧積弱的一汽需要釐清所有的枝枝蔓蔓,內部管理混亂、辦事效率低等弊端和體制掣肘是根本。」行業人士如此評價道。那麼如何向現代化企業轉變,在業績考核、用人管理、繁冗的審批流程方面如何優化,也正是考驗徐留平最關鍵的地方,何況目前徐留平的系列鐵血政策,已經讓諸多一汽幹部和員工倍感不適。

「建一」這個被父輩期待建設一汽的期望已經破滅。走過了徐平,如今這個重任已經交到了徐留平肩上,而他名字里的「留」字,是否意味著徐留平的確需要留下來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呢?

本文節選自《汽車公社》雜誌1月刊封面故事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