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區最早的醫院——株洲三三一醫院

醫院早期辦院地址——袁家祠堂

株洲市三三一醫院始建於1950年,是株洲市建院最早、規模頗大的現代化三級綜合醫院,其前身為中國南方航空動力機械公司職工醫院,2009年移交株洲市人民政府管理。醫院佔地面積75961平方米,編製床位610張,在冊醫護人員749人。上個世紀,三三一醫院的外科、五官科和婦產科名聞全市,那時社會上曾流傳株洲三三一醫院外科有「三把刀」,指的就是黃茂芬、周士貴、毛政瑚三位外科醫生。全市醫療系統首批主任醫師(教授級)只有11名,三三一醫院就有6名!57年來,歷滄海桑變,爍爍征程,全院職工同心同德,披荊斬棘,堅持以人為本,以德立院,發奮努力,終獲大成,先後榮獲全國改革創新醫院和湖南省「文明醫院」等稱號。近年來沐改革春風,醫院正逐步向全省乃至全國一流醫院邁進!

Advertisements

前蘇聯援建的醫院大樓

1936年,國民政府在株洲董家段修建兵工廠,即第十一兵工廠。第十一兵工廠主要生產野戰炮和榴彈炮以及炮彈還有步槍、機關槍子彈。正是有了這個兵工廠,才有了株洲的第一條馬路:株董路。株董路由湖南公路局負責,從株洲鎮湘江邊上的十二碼頭(現沿江路滿江紅農貿市場處)一直修到董家段的兵工廠。第十一兵工廠設有一個醫務室。這就是株洲三三一醫院的前身。

1950年10月,已被解放軍接收的株洲第十一兵工廠與華東工礦部兵工局徐州第三兵工廠合併組成中南兵工總局株洲七一兵工廠。第一任廠長就是被譽為「中國的保爾•柯察金」的吳運鐸。株洲七一兵工廠設有工人醫院,是由徐州第三兵工廠醫療所和株洲兵工廠醫療所合併組建而成,隸屬工廠行政科領導。凌公善任院長,有病床40張,工作人員37人(原株洲市三三一醫院院長周士貴在談院史時是這樣說的,原株洲兵工廠醫院一共才三個人,一位院長兼醫師,一位助產士,還有一位衛生兵出身的同志。徐州醫療所來的33個同志,有醫師、護士、藥劑、檢驗人員和行政管理、事務人員,還有炊事、勤雜人員)。這是株洲市區最早建立的職工醫院。

Advertisements

70年代醫院老住院樓

醫院最初用房是原國民黨兵工廠廠長的住宅。由於該住宅太小實在不適合作醫院用,廠領導在距工廠約3公里處找到一間荒蕪的舊祠堂——袁家祠堂(在五里墩鄉百井村),經與當地協商,用來改造為醫院並在1951年春節前的一天,醫院正式在袁家祠堂安家了。為了充實醫護人員,除從柳州等地調來了田學琛醫師和幾名醫護人員外,於1951年2月,就地招生,開辦了一個近20人的護理訓練班,學習期限半年。這批同志,在醫院以後的發展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80年代住院部

進入五月以後,天氣日趨炎熱,來自北方的職工不適應,職工及家屬的痢疾、瘧疾、腸炎、肺結核等疾病的發病率急劇上升。不僅門診工作量增大,住院病人也迅速增加,最多達到70人。那麼多住院病人,僅有3名醫師和8名護士,其任務是相當繁重的。急診病人往往是夜間抬來住院,醫師在煤油燈下問病史、查體征,進行緊張的檢查、治療和搶救工作,顧不上汗流浹背和蚊蟲叮咬。8位護士中有6位是男護士,他們除了完成日常一般護理任務外,還要為重病人作口腔護理、床頭擦浴和洗頭等。擔任晚夜班的護士,手提馬燈一個一個病床巡視,給病人喂水喂葯,端便盆,倒屎尿。他們一心一意為著病人,不叫苦,不叫累,即便先一晚為搶救病人加班至深夜,甚至通宵未眠,早上照常按時參加早會,堅持查房和各種治療工作,認真執行交接班和查、對制度。

醫院老領導合影

後勤工作人員的工作也十分賣力,為了保證供應,他們每天要到廠區、五里墩,甚至將近10公里的株洲鎮領取物資和採購蔬菜,並且全靠一擔籮筐,肩挑手提,糧食和作燃料的劈柴等大宗物資,也只能用木質獨輪車推運。工廠領導深知醫院設在農村的困難和病人住院的諸多不便,決定儘早在廠區內興建醫院,經反覆磋商和現場勘察,最後選擇在楓溪河西南側山邊的一片地方為院址,即現在醫院所在地。院址確定后,即組織設計施工,1951年,約1200平方米三棟磚木結構平房及配套設施全部竣工。1951年9月3日,醫院職工又像戰爭年代的戰士返回根據地一樣,喜氣洋洋地告別袁家祠堂,搬進了屬於自己的醫院。

醫院實施全市首例腎移植手術

1951年10月更名為國營湘江機器廠工人醫院,亦稱三三一醫院。病床增至80張。此後醫院不斷發展壯大。1953年,一棟1600平方米的兩層住院樓投入使用。至此,醫院職工增加到135人,床位增至100張。臨床科室從單一的內兒科,劃分為內科、兒科、傳染科、外科、婦產科、五官科等,醫技科室新成立了化驗室、X光室和手術室。醫療設備也增添不少,如250MAX光機、顯微鏡、離心機、各項生化及培養檢測儀器,以及各專業專用診療、手術器械等。

現醫院辦公樓

醫院創建於1950年,原名株洲兵工廠工人醫院,

在這段期間,醫院先後開展了肺頁切除術、脾臟切除、膽囊切除、甲狀腺全切、胃切除術、腰椎間盤手術、骨髓等穿刺術,普腹外、骨外、泌尿外及普胸外、脊椎和關節內手術,刮宮、剖腹產、引產、器械助產術和盆腔腫瘤及子宮全切除術,沙眼、倒睫、鼻淚管吻合等眼外手術和眼內異物、青光眼、白內障摘除等眼內手術,鼻息肉、扁桃體、聲帶息肉、鼓膜修補手術和內耳各竇腔、乳突、鼓膜成形手術等。那時每遇疑難重症和大型手術,院領導都親自動手並主持全院醫療大會診,開諸葛亮會,集思廣益,攻克了不少難關,挽救了不少危重病人的生命。到1958年至1959年間,株洲三三一醫院以具有一定技術和初具規模的綜合醫院而享譽株洲新城。不僅實現了工廠職工、家屬大小傷、病不需出廠的願望,而且還吸引著遠道慕名而來的病人。

三三一醫院的眼科非常有名,圖為醫院急診科

1983年更名為南方公司醫院,1984年8月,正式定名為三三一廠工人醫院。到1990年,醫院開設病床388張,有工作人員508人。如今為國家三級綜合醫院,有病床600多張,工作人員700多人。

「株洲醫院哪家好,人人都說三三一!」在上個世紀,三三一醫院的外科、五官科和婦產科在全市是挺有名的。那時社會上曾流傳株洲三三一醫院外科有「三把刀」,就是指黃茂芬、周士貴、毛政瑚三位外科醫生。全市醫療系統首批只有11名主任醫師(教授級),三三一醫院就佔有6位。

現任院長張志勇

三三一醫院的章炘炎老先生原本是徐州第三兵工廠的子弟,1950年徐州第三兵工廠搬遷株洲與株洲第十一兵工廠合併時隨全家來到株洲。章老先生長期在三三一醫院從事衛生防疫和科普宣傳工作。

1956年章老先生曾出席「全國第一次職工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積極分子大會」,受到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接見,當時還只有20歲。章老先生曾被打成右派,並較長時間從醫院下放到工廠養牛場工作。由於章老先生在養牛過程中積極鑽研獸醫業務,不少人都叫他「牛醫生」。後來章老先生還出版了關於牛病防治和寵物疾病防治方面的書籍。

株洲市三三一醫院是株洲市建院最早、

規模較大的現代化三級綜合醫院


株洲發布 特約撰稿人/牛八

編輯/清淺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聲明:分享要尊重原創,轉載「株洲發布」文章,請註明來源、作者。

運營人員: 趙穎 MX007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