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質疏鬆症,到底該如何防治呢?3大常用藥物要分清慎用!

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量低、骨組織微觀結構損壞,導致骨脆性增加、骨折危險性增加為特徵的全身性骨骼疾病,多發於老年男性和絕經後婦女。

根據病因分原發性骨質疏鬆{包括I型(絕經后)骨質疏鬆和II型(老年性)骨質疏鬆}、繼發性骨質疏鬆特發性骨質疏鬆{包括青少年型}。

發病病因

1、鈣調節激素的分泌失調致使骨調節紊亂:甲狀腺「C」細胞所分泌的降鈣素(PTH)使骨代謝活躍,促進骨吸收。

2、性激素分泌減少:絕經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雌激素對破骨細胞抑制作用減弱,破骨細胞數量增加、凋亡減少,且壽命延長,骨吸收比骨形成更快,造成骨量丟失。

3、蛋白質、鈣、磷、維生素及微量元素攝入不足

4、運動減少:適當的力學刺激有利於維持骨重建,修復骨骼微損傷,避免微損傷累積和骨折。

Advertisements

臨床表現

防治原則

1、提高骨峰值:堅持體育鍛煉、攝入足量的鈣、戒煙、限酒、避免過量食用碳酸飲料和濃咖啡等。

2、降低骨丟失率:補充雌激素、提高鈣攝入量、應用骨吸收抑製劑等。

3、避免跌倒和骨折。

常用藥物

1、促進骨礦化藥物(基本補充劑)▼▼▼

1)鈣劑:

鈣是骨質礦化的主要原料,以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於骨,骨鈣與血鈣不斷地保持動態平衡。當機體攝取鈣不足或需要量突然增加時,可引起一系列鈣調節激素的水平變化,如甲狀旁腺素、降鈣素等,動員骨中的儲存鈣釋放出來以調節機體的需要。

無機鈣:碳酸鈣、枸櫞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等。有機鈣:L-門冬氨酸鈣等。

臨床應用:防治骨質疏鬆症,也用於妊娠、哺乳期和更年期婦女、老年人等。高鈣血症、高鈣尿症、洋地黃中毒者禁用。

Advertisements

藥物評價:

註: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成人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800 mg(元素鈣),50歲及以上人群每日鈣推薦攝入量為1000~1200mg。

2)維生素D及其衍生物

天然維生素D,即維生素D2和維生素D3;活性維生素D主要為阿法骨化醇和骨化三醇。

適用於骨質疏鬆症,是治療骨質疏鬆症的基礎藥物。常與鈣劑合用,加速小腸對鈣的轉運,提高療效。

附:2013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成人推薦維生素D攝入量為400IU(10 ug/d);65歲及以上人群因缺乏日照、以及攝入和吸收障礙常有維生素D缺乏,推薦攝入量為600IU(15ug/d);可耐受最高攝入量為2000IU(50ug/d);維生素D用於骨質疏鬆症防治時,劑量可為800~1200 IU/d。

2、促骨形成藥物 ▼▼▼

1)甲狀旁腺素(PTH)

甲狀旁腺素對骨重建具有雙重作用,小劑量時促進骨形成,而大劑量則抑製成骨細胞,同時動員骨鈣入血,提高血鈣濃度。

適用於男性骨質疏鬆症和絕經期後婦女骨質疏鬆症,也可用於假性和原發性甲狀旁腺功能減退症的鑒別診斷:若靜脈注射後患者尿磷增多,血鈣升高,血中1,25-(OH)2-D3生成增多,可初步診斷為甲狀旁腺功能減退。

2)甲狀旁腺素類似物

特立帕肽:一種合成的多肽激素,為人甲狀旁腺素PTH的1-34氨基酸片段。用於原發性骨質疏鬆及性腺功能減退性骨質疏鬆、絕經后骨質疏鬆。

3)他汀類藥物

降脂葯,適合治療血脂代謝異常的骨質疏鬆症患者。需要與鈣和維生素D類藥物共同使用。

4)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

適用於胰島素樣生長因子I水平較低的骨質疏鬆症的防治。需要與鈣和維生素D類藥物共同使用。

3、抑制骨吸收藥物 ▼▼▼

1)雙膦酸鹽類

雙膦酸鹽能夠特異性結合到骨重建活躍的骨表面,抑制破骨細胞功能,從而抑制骨吸收。目前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的抗骨質疏鬆葯。

2)降鈣素

鮭降鈣素

藥理毒理:抑制破骨細胞的活性,從而抑制骨鹽溶解,阻止鈣由骨釋出,而骨骼對鈣的攝取仍在進行,因而可降低血鈣。主要用於治療老年骨質疏鬆症、絕經后骨質疏鬆症、骨轉移癌致高血鈣症。

注意事項 :對降鈣素有可疑過敏史的患者在使用前必須做皮試。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3)雌激素類

尼爾雌醇、妊馬雌酮、炔雌醇、替勃龍等。雌激素替代療法對防止骨質疏鬆效果明顯。

4)選擇性雌激素受體調節劑

雷諾昔芬:CFDA批准的適應症為預防和治療絕經後婦女的骨質疏鬆症。正在或既往患有靜脈血栓栓塞性疾病者(VTE),包括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和視網膜靜脈血栓者禁用。

生活中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也希望能夠點贊分享!

想要收到更多健康養生知識嗎?

喜歡它!撩它吧!更多驚喜等你哦~

Advertisements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