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藏匿的七個老廠房,成了文藝青年的聚集地

新的高樓拔地而起,老舊建築成為一種珍貴的資源。如今,藝術家和理想主義者們紛紛愛上了這些被打上時光印記的老廠房,紛紛將他們打造成自己的工作室和創意園區。

有人愛老廠房可變的空間,有人愛老廠房低廉的租金,有人愛老廠房裡鋼筋水泥殘留的工業氣息,有人愛老廠房裡孕育的新的創意和夢想。

而究竟老廠房的魅力在哪兒,今天米小弟為你推薦杭州7個老廠房,或許你可以找到自己的答案。

(上海老廠房請在文末查看)

1.華豐造紙廠×黑膠唱片工坊

從前的華豐造紙廠不僅在杭州城內盡人皆知,就是在江浙一帶都很有知名度。車間里工人手腳不停,流水線上產品運轉,一件件「杭州製造」就從廠房走向了市場。

時間吞吐著過了半個世紀,曾經老廠房的機器轟鳴早已停止,廠區很安靜,倉庫和廠房被剝離了原先的功能,廢棄在冬日的陽光里。一些地方看上去已經沒了生機,甚至可以算是廢墟。但透過光影,我們依然能想象出半個世紀前這裡熱火朝天的場景。

如今的舊倉庫已經升級到了私人定製時代,正在以另一種方式重生。裸露的排水管、自由隨性的塗鴉……部分老廠房被改造成為創意園區, 目前已經有幾十位創意設計達人入駐。

2.49廠區×LOFT49

LOFT49佔地面積52畝,是杭州著名的藝術聚集地,也是浙江第一個LOFT創意社區。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前,這裡曾呈現出運河工業文明的繁榮景象。隨著杭州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工業企業的外遷,這乍老廠區開始逐步從繁榮走向了衰落。

後來一批充滿熱情的藝術家和設計師相繼進入49廠區,同時老廠房的高空間優勢,有利於空間重組,適合鋼結構加層,使房屋的容率得以大大提高。而且老廠房遺留焉的舊機器設備如:泵閥、管道、料斗等因留有舊工業時代的痕迹,符合部分人的懷舊心理,變得像老式電扇、老式留聲機一樣,轉回成新時尚。

這些工業設計的成果經藝術化的點綴和處理后,變得和新的居住、工作環境既和諧又協調,顯得十分另類而時尚,滿足了入駐者標新立異的心理和藝術表現慾望。

在LOFT49內,昔日藍領工作揮汗勞作的工場,成了白領大師堆砌泥坯和雕塑場地,而吱吱作響的打圖聲,取代了昔日織機的隆隆響聲。

3.杭州捲煙廠×尚城1157

杭州,中山南路。1157年,宋朝南遷的第一任皇帝宋高宗在剛建成的延壽宮內勤心書畫, 宮城外三省六部的官署也在這一年開始建造,周邊的太廟、鼓樓等中心建築在地平線上慢慢升起,圍合出一個悠悠的空間。

這個中山南路上的城市支點,曾經分佈著南宋宮廷的重要機構,如今皇都已經成為故夢, 而這裡正在慢慢發生著改變。

2015年,也就是明年,一座集娛樂、餐飲、購物、休閑、秀場等於一體的8 萬平米潮主題生活MALL——尚城1157將在同一地點開幕。

每一座地標的崛起都伴隨著城市的革新,預示不同生活方式的轉變。而尚城1157,算得上最具神秘感的一件作品, 它位於南宋皇城遺址真正的中心——城南鳳凰山東麓的中山南路一帶。

直觀點來說,整個皇城東西距離約為800米,南北直線距離大約600米。這個範圍現在大部分都在杭州捲煙廠內。

為了響應杭州市政府「退二進三」的產業轉型、城市功能轉型的政策,捲煙廠轉移到了轉塘。這個曾經是這座城市最醒目坐標之一的老廠房已經整體封存,依然完整保留了工業時代老廠房建築群的質樸感官,以及富有層次的建築分佈形態。

當極具大膽的探索精神和富有時代氣息的「工業遺產」邂逅后,這座老廠房將「鳳凰涅槃」的神話真實地呈現在我們眼前。曾經,它是杭州最繁忙的工業企業,創造出可觀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如今,它即將變身,成為一個至潮至in的時尚聚集地。

皇宮,老捲煙廠,尚城1157。寒來暑往,風煙雨雪。當我們在追問時間都去哪兒的時候,時間給了我們最好的回答。

4.杭州絲綢印染聯合廠×166創意產業園

巨大的門牌號碼清晰地表示,這是個古老和時尚並存的地方。運河以東,大關路往北,麗水路上的杭絲聯,曾經是杭州乃至全國絲綢行業的老大,但那是上世紀的事了。

1957年,由前蘇聯專家設計廠房的杭絲聯,原名「國營杭州絲綢印染聯合廠」,建成后是當時國內最大的絲綢聯合企業,蠶繭進廠,成品出去。

改革開放后,國門打開,絲綢印染行業競爭日趨激烈,杭絲聯龐大的產業鏈,在客戶需求和產品更新換代的快速變革中慢慢失去了優勢;民營經濟崛起,也逐步佔領了昔日這家絲綢巨無霸企業的市場份額,使得杭絲聯在上世紀末漸漸失去了它的威風,沒有了當年的霸氣。

有著60多年歷史的老廠房,建築造型雄偉氣派,是浙江為數不多保存完好的工業建築,現如今已被列為「杭州市區工業遺產」了,政府對老廠房建築進行保護的同時也提出,應該合理利用舊廠房,引進新的業態和經營模式,讓其重新煥發生機。

在這個思路指引下,原先32公頃的廠區,今天大約只剩下一半仍是絲織廠(原來的絲織車間),其餘的地塊一半變成了各式住宅,一半則變成了現在杭州人氣很旺的「杭絲聯166創意產業園」。

設計師,攝影師,廣告人,音樂人同時發力,集體亮相,已經把這塊將要被人遺忘的老廠區變成了時下杭州炙手可熱的時尚地標。

這是一家老工廠的意識轉型,也是一個舊企業的華麗轉身,是我們時代的縮影,也是未來的希望。鋸齒狀廠房、砂輪機、巨型排風扇、老式繅絲機……如今蛻變成了創意,演繹成了時尚。

5.轉塘雙流水泥廠×烏托邦工作室

1958年,轉塘的雙流村建立了雙流水泥廠,當時也算老牌工廠,最鼎盛的時候,職工有500多人,擁有三條水泥生產線,年產量25萬多噸。目前我們看到的部分廠房就是在上世紀70年代建造的。

和大部分水泥廠的命運類似,轉塘雙流水泥廠在1999年下半年關停,進行改造。此後,廠房在很長時間內一直閑置著,清冷的風穿過高聳的煙囪,再去向遠方。直到它遇上了西班牙著名建築師里卡多·波菲。

廠區原先的成品車間變成了接待廳,兩個機修車間預備用來舉辦各種時裝、美術展覽,而六個形似煙囪的熟料房和生料房已經變身為各種工作室,蔡志忠、孟京輝、王偉忠、方振華等都入駐其中。

除了已經成名的大咖,還有一些青年,他們懷揣著夢想來到這個水泥廠,把這兒當成自己逃離城市的烏托邦。土家族的田禾就是其中一位。走進田禾的工作室,一衝眼就是旋轉樓梯,旁邊擺滿了黑膠唱片。

6.紡織工業倉庫×聚落5 號

在繁華的鬧市中,艮山路學校正對面,隱藏著一間老倉庫。改造前,這裡是浙江輕工業廳紡織工業公司用來堆貨物的地方,塵煙四起。

到了上世紀90年代初,國營企業實行了壓錠(錠特指一種紡紗的機器部件)限產、下崗分流、減員增效等舉措,很多紡織倉庫就這麼閑置下來。

如今走在舊址上,已經聽不到隆隆的機器轟鳴聲了,也看不見紡織女工忙碌的身影。這裡已經華麗轉身,變成了一處很潮很先鋒的創意產業園:聚落5號。

由於前世是一間倉庫, 本身就有很大的創意空間。就像做景觀園林設計的荷蘭NITA(尼塔)設計集團,他們租下了聚落5 號兩層近3000 多平方米的空間,做足了一番發揮。

一走進四樓,最先注意到的是一片白樺樹林。走近看,這可是12 棵貨真價實的白樺樹, 配合3D 效果,營造出一種鋼筋水泥中綠洲依然的景象。

7.西湖台鑽廠×青瓷工坊

楊家門菜市場在和睦路上,這股子人間煙火氣也順著馬路一路穿行。過了賈家弄再往南走,你會遇上兩幢「H」形的小樓,低調地隱沒在冬日的寂靜里。

車如流水馬如龍,但沒多少人知道的是,這兒原先曾是西湖台鑽廠的老廠房,建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轟轟烈烈的時代洪流中,台鑽廠後來進行了合資改革,廠房被整體搬遷到莫干山路673號,這間和睦路上的老廠房也就這麼空了下來。這一閑置就是五六年,樓里成了流浪漢的聚集地,一度還成為垃圾場。

2008年,這裡終於迎來了新生,被修舊如舊地改建成一個創意園區。

設計師們創意地利用老廠房的鋼筋鐵骨、高大空間、框架結構,並融入了不同時代、地域的獨特設計,將這裡變成了自家門前的創意樂園。隨處可見小庭院以及樓頂的小橋流水,很多入駐的單位乾脆在裡頭又加上一層,裝上兜兜轉轉的樓梯,很有複式小樓的格調。

創意園在全世界都大受歡迎是有原因的,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愛它的理由。比如低廉的房租,比如巨大的空間,很多年輕人都選擇在老廠房裡先紮根,后賺錢。

再比如, 把象徵傳統文化的青瓷工作室開在工業時期的老廠房裡,是不是會比開在嶄新的寫字樓里更有意思呢?龍泉人張於龍就是這麼想的。台鑽廠剛改建完畢,他就把自己的杭州劍瓷視界藝術品公司搬到這裡了。

文章轉載自一米好地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