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3》即將開播!貴州辣椒、陝西水盆羊肉上榜,吃貨們快來

今天,《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發布會在北京梅地亞中心成功舉辦。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兼中央電視台台長慎海雄,中央電視台分黨組副書記、副台長魏地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宣傳司司長高長力、中宣部文藝局副局長王強、《光明日報》副總編輯沈衛星、中央電視台副總編輯張寧、《人民日報》新聞協調部主任許正中、新華網副總編輯周紅軍共同啟動《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開播儀式,《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創作團隊,和美食屆、紀錄片屆及媒體嘉賓共300餘人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主持人康輝、李梓萌主持。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於2月19日正月初四20:00,在CCTV-1綜合頻道和CCTV-9紀錄頻道同步播出,並在CCTV-2財經頻道、CCTV-4中文國際頻道、CCTV-7軍事農業頻道聯動播出。據悉,《舌尖上的中國》共8集,每集50分鐘,8集的主題分別是:「器具」、「宴席」、「廚人」「小吃」、「點心」、「食養」、「時節」、「融合」。備受網友關注的《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配音人選也揭曉,將繼續由李立宏配音。

現象級節目IP的持續創新

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魏地春

中央電視台副台長魏地春在致辭中表示,《舌尖上的中國》已經成為極具影響力的熱點文化現象,也讓整個中國紀錄片行業為之振奮。第三季是時隔數年後「舌尖文化品牌」的又一次創新與突破,不變的是「見微知著,溫暖人心」的「舌尖溫度」。這部飽含中國人濃郁情感、生活智慧、人文傳統的紀錄片,將再一次給海內外受眾帶來文化的滋養和情感的共鳴,必將成為讓世界通過美食了解中國的一個窗口,也是中國紀錄片作品秉承中國的文化價值理念,給世界提供的一份文化思考與解讀。

中央電視台總編室主任王曉真

中央電視台總編室主任王曉真公布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多頻道播出的信息,以及「融媒體大矩陣、多語言細分銷」的整合營銷傳播規劃,包括電視播出矩陣、新媒體傳播矩陣、和垂直類媒體矩陣,以及國際傳播矩陣,進一步突出中國文化軟實力,在全球再一次掀起「舌尖上的熱潮」。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副總監汪飛舟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副總監汪飛舟表示:創新,始終是央視紀錄片歷久彌新的核心價值所在,面對當下快速變化的全媒體傳播格局,央視紀錄頻道始終對文化保持敬畏,始終在創作上保持年輕,始終在內容和傳播上保持創新。

好故事和美味都是不期而遇

開播發布會上,發布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總宣傳片,現場播放了「陝西水盆羊肉」、「河南穿山灶」和「辣椒的前世今生」三個節目片段。

「陝西水盆羊肉」是「小吃」一集里出現的美食,講述老白在陝西開著一家水盆羊肉店,每天熬湯、煮肉、打饃,定時關門,幾十年如一日。兒子繼承父業后,每天熬湯,老白把關,堅持開店前品嘗湯的味道,不合格就不開門。這個故事讓大家看到了老白在浮躁時代的持守和安靜,看到了他一生的堅守,那正是他數十年如一日所成就的匠心。發現老白故事的《舌尖上的中國》策劃周塬說:「食物在我們這個古老的文明當中,擁有獨一無二的地位,中國食物的精巧可能也是來自於此。好故事和美味都是不期而遇,唯有如此,我覺得我們才會心生感恩,才會有最終的審美。」

「河南穿山灶」出現在「器具」一集,講述的是河南三門峽特有的地坑院內穿山灶,一個灶台七口鍋,蒸煮燉燜還能保溫,可以放置七口鍋同時操作,非常高效,能夠很快做出當地著名的十碗席。這種烹飪方式,是當地老百姓數百年智慧的結晶,也是中國飲食文化的體現。「器具」是《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全新開掘的方向。劉鴻彥介紹,以往的美食節目都將主要注意力放在了美食、人物或故事上面,但是對於參與創造美食、盛放美食、隱藏在美食背後的器具,卻關注較少。《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將「器具」獨立成篇,講述了灶、刀、壇、鍋、盤、碗等美食器具的故事。

「辣椒的前世今生」揭秘了辣椒是怎麼成為食物的過程。最早在崑曲里就出現了辣椒,那時辣椒是作為觀賞植物,後來隨著人的遷徙,辣椒帶到了西南,被人們發現可以食用,後來成為了重要的食材和調味品。這一變遷過程,正蘊含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融合」所關注的主題,每一種食材的普及,每一種味道的遷徙,都來源於人的遷徙與融合,而融合是繼承與包容,也包含著創新和希望。該集導演張木介紹:「中國人有一個詞叫『味道』,我們不僅想品到『味』,還要品到『道』」。這種「道」,正是在中外融合的全球視野下審視中國美食的獨特性,從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流變。

愛是最好的調味品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主創團隊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總導演、分集導演、策劃、攝影師、作曲等三十餘名主創團隊成員在發布會上亮相。據了解,《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的主創團隊在各自領域都有著極高的造詣,總導演劉鴻彥是資深的紀錄片創作人,代表作《中國人的活法》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主辦的第四屆國產優秀紀錄片表彰中,獲得優秀系列片和優秀長片兩大獎項,其中的《想唱就唱》獲得金熊貓獎社會類評委特別獎。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在傳承前兩季節目格調、氣質的同時,不忘持續創新,比如開發出了「器具」、「食養」、「融合」三個新的創作主題方向;節目組還賦予了第三季更深刻的內涵,帶來了更多關於歷史文化、人物命運以及食物關係的思考。

總導演劉鴻彥說:「舌尖三節目里主人公有一句話挺打動我們,他說『愛是最好的調味品』,我們創作團隊的人都是憑著對於舌尖這個品牌的愛,對於這個節目的愛,和對於觀眾這種期待的愛,來做我們這部作品的。」劉鴻彥介紹,食物是中國人感知和把握世界的一個重要方式。本季《舌尖上的中國》希望探索的是在這條發展之路上,中國人是如何一點點吃成了今天的樣子。第三季的節目將完善故事,強化人物,強化食物背後的文化,既近觀食物之美,又遠眺文化淵源。從歷史演化過程中探究中國美食的遷徙與融合,深度討論中國人與食物的關係。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創作團隊將近200人,從60后、70後到80、90后,新老傳承,體現了央視紀錄片創作團隊的經驗積澱和新鮮活力。總導演劉鴻彥在發布會上說:「自己在央視25年,這次做舌尖三,深切地感受到央視平台的影響力、號召力、凝聚力,感恩各位觀眾對我們的支持,同時也感恩央視平台給我們這樣一個機會,讓我們有更多創作的空間,不斷創新、不斷成長。」同時,「舌尖三」創作團隊還有外籍攝影師、剪輯師加盟,豐富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多元的視角和表現力。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啟播儀式將現場氣氛帶入了高潮。啟播嘉賓將書寫有「舌尖上的中國3」的捲軸展開,捲軸由《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導演駱永紅書寫,也正式揭開了《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傳播的序幕。

作為中央電視台出品的現象級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已成為美食文化類節目的標杆和美食文化的符號。開播儀式的啟動,也讓即將到來的春節充滿了「舌尖上的中國年」的期盼。

附:

《舌尖上的中國》第三季電視播出安排:

CCTV-1綜合頻道:

2月19日(正月初四)至2月26日20:00首播,一共八天,每天一集;

CCTV-9紀錄頻道:

2月19日(正月初四)至2月26日20:00同步播出,一共八天,每天一集;

CCTV-2財經頻道:

2月20日(正月初五)至2月27日17:40檔(周末18:40)播出,當天23:00檔重播,一共八天,每天一集;

CCTV-4中文國際頻道

2月25日至3月4日18:00檔播出,一共八天,每天一集;

亞洲版:2月23日—3月1日、3月3日18:00檔播出;

歐洲版:2月20日—27日5:00(倫敦時間21:00)播出;

美洲版:2月20日—23日、26日、28日—3月2日9:00(紐約時間20:00)播出;

CCTV-7軍事農業頻道:

3月3日至3月6日7:20檔播出,一共四天,每天兩集。

你可能會喜歡